中国发展网讯在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陈集村,一幅春日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3月18日,阳光洒在金黄的油菜花田,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一排排黑色大棚,大棚内,鲜嫩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代陈俊和父亲代家青手持小刀,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采收着这些“致富伞”,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摄影:赵平
“刚采摘的羊肚菌,经过分选、打包、填单,通过电商物流发货,2至3天就能端上外地消费者的餐桌。”代陈俊一边忙碌,一边介绍道,“今年,咱种的羊肚菌不仅填满了本地市场的‘菜篮子’,还借助电商的东风,远销西安、广东等地,销售路子越走越宽!”
这片4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承载着代家父子的希望。“羊肚菌一亩产量在500至700斤,每斤鲜菇能卖70元,一亩地产值超四万,刨去开支,纯收益达3万元。”代家青难掩兴奋,他坦言,这已是种植羊肚菌丰收的第二年,这份硕果离不开掇刀区农业农村局的倾心扶持。

摄影:赵平
掇刀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李莎莎堪称代陈俊创业路上的“护航员”。自去年代陈俊试水羊肚菌种植起,李莎莎就化身“技术保姆”,频繁往返基地,从菌种甄选、精准播种,到棚内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遇到棘手难题,她第一时间邀请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把脉问诊”,碰上“疑难杂症”,更是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虚心求教。资金短缺曾让代陈俊愁眉不展,今年,李莎莎又为他争取到“城郊设施蔬菜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眼下,李莎莎正忙着帮代陈俊对接“扶贫超市平台”,助力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羊肚菌产业规模化发展。
28岁的代陈俊大学毕业后,在武汉电商物流行业打拼。几年前,瞅准羊肚菌市场潜力大、生长周期短的商机,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乡追梦。远赴四川拜师学艺,加上本地政策“撑腰”,代陈俊的返乡创业之路越走越稳。如今,每逢春光明媚,不少市民自驾前来大棚体验采摘乐趣,品尝这绿色珍馐,也让代陈俊一家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

摄影:赵平
代陈俊的故事,是掇刀区“雁归工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掇刀区全力打造返乡创业“沃土”,每年投入扶持资金近千万元,构建起涵盖种植养殖、智慧物流、商贸服务、工业经济等多领域的返乡创业生态。截至目前,已吸引420余名返乡人员归巢筑梦,他们带着技术、资金与热情,扎根乡土,变身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共富之路,让“归雁”经济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强引擎”,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廖亮 李德银 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