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过去后,日本自卫队正在突破和平宪法束缚。2024年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标志着日本军事体系向“国防军”实质转型迈出关键一步——这支本应专守防卫的武装力量,正通过架构重组与美军深度捆绑,悄然改写亚太安全格局。
日本现行防卫体制中,首相通过防卫省统辖陆海空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仅承担参谋职能。而美军参联会下设印太司令部等战区指挥机构,形成“战略规划-战区执行”的军政体系。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正是填补日本“战区司令部”空白,其直接对接美军印太司令部,实现作战计划同步、情报共享和联合演训。据日本《朝日新闻》披露,司令部首任司令官山崎幸二曾任驻夏威夷联络处主任,精通与美军的协同流程。
和平宪法第九条明确禁止日本保有“战争力量”,但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使自卫队具备了军队的核心特征——独立作战指挥体系。防卫省2023年《防卫白皮书》显示,日本近五年新增12座弹药库、8个沿海监测站,九州岛西南部更部署了可覆盖台海的反舰导弹阵地。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日本2024年防务预算达55万亿日元(约合3800亿美元),其中23%用于进攻性武器研发。
东京审判曾对日本侵略行径作出“共同谋议罪”定性(曹鲁晓,2025),但当前军事扩张与历史轨迹惊人相似。1931年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时,正是通过“独断专行”的军事行动架空文官政府。如今统合作战司令部获得“紧急事态先制应对权”,可在首相授权前启动防御行动,这种机制被韩国《东亚日报》称为“新军部抬头的前兆”。
美国国会2023年通过的《印太威慑法案》,明确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防务责任。五角大楼文件显示,驻日美军基地的1550名现役军官已嵌入自卫队指挥链,横田基地的联合作战中心能实时监控自卫队部署。这种深度绑定下,日本《每日新闻》担忧“东京将成为华盛顿战争机器的延伸”,若台海或南海爆发冲突,日本恐被率先拖入战火。
菲律宾前外交部长洛钦在社交媒体警告:“马尼拉湾口的日本扫雷舰,比中国渔船更具威胁。”印尼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分析,日本通过《互惠准入协定》已向菲律宾、澳大利亚等8国派驻军事顾问,其“海上安全合作”实质是重建“大东亚共荣圈”的现代版。更令人不安的是,日本正联合美国在琉球群岛部署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中国东南沿海与南海航道。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团体发表声明:“当日本自卫队的F-35战机从硫磺岛起飞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和平使者,而是帝国野心的复活。”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统合作战司令部总部所在的市谷基地,正是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旧址。历史轮回的隐喻,正在东亚上空投下新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