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某数盲教授的言论,说楔形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成熟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
当然,教授也承认,在楔形文字之前是有很多符号的,都刻在陶器上。
这些陶器,都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有虞氏在浙江上虞一带烧制,然后驾船沿着海上彩陶之路卖到西亚的。地球上最早烧制陶器,最早制造彩陶的,就是以“上陶”著称的有虞氏。
有虞氏卖彩陶的路线如下:

西亚发现的那些发现陶器的地方,都在这条航线的西端,也就是后来苏美尔人和楔形文字“横空出世”的地方。
在西亚这些地方发现的陶器上刻的,全部无一例外是中国有虞氏1.1万年以前就在上山文化使用的文字,比真正成形的楔形文字足足早了六千年。我们在商代大量甲骨上看到的成熟文字,也是这种1.1万年以前有虞氏就在使用的文字。
比如这个“五”字和“卍”字,在1.1万年的有虞氏文字里面就有,商代甲骨文里面还是一模一样。





然而,教授说了,这些陶器上刻画的都是符号而已,而且没有一个符号跟楔形文字有关。
果真如此吗?
我轻轻搜索一下,就在某个宣称甲骨文是从楔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数盲那里找到了一个符号。
当当当当当!一个尖底瓶!一个酿酒专用的尖底瓶!一个上山文化有虞氏首创的尖底瓶!

楔形文字里的尖底瓶
在号称人类最早文字的楔形文字上,表示酒的文字,是和甲骨文一模一样的酒瓶!
这个酒瓶子,是上山文化有虞氏在1.1万年就在使用的酒瓶子。
而且,这样的酒瓶子,一万年前到六千年前,有且只有中国的有虞氏才会制造。
这是楔形文字里面表示酒瓶子的符号。

楔形文字里的酒瓶子
这是七千年前有虞氏使用的酒瓶子。一万年以前的就不贴出来了,免得你说我欺负人——对我就欺负人了怎么的?

仰韶文化尖底酒瓶
甲骨文里面当然也是有这个酒瓶的,长这样。

那么,究竟谁早谁晚?当然是1.1万年前的早。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必然是一个来自中国长江下游的有虞氏人。
当有虞氏人第一次驾着船带着陶器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时,美索不达米亚还在海底下。他们登陆的地点就是在这些地方,在两河流域的上游。

当六千年前海水逐渐退去,乌鲁克这样的地方终于露出地面,成为有虞氏到达的港口城市。
这个地方除了泥巴和芦苇什么都没有。
习惯了用毛笔写字的有虞氏人,只能因地制宜,在泥巴上用芦苇杆子戳。
戳呀戳呀戳……真特么太麻烦了。
我数了数,光是一个“酉”字就要戳27下(不知道数的对不对)。
真特么坑。
只能简化一下。
于是,简化版的“酉”字出现了。
楔形文字就这样出现了。
哈哈哈。
在中国上山文化的有虞氏的文字使用了6000年后,一个来到两河流域的有虞氏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这个有虞氏人,就是来自东方的黑头人,传说中的苏美尔人。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上限不超过西元前一千七百五十年,无文字,夏就是个部落联盟而已,没资格自称朝代,比同时期的商落后很多。[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