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早上一直赖在床上不愿意起床,因为昨夜雨横风狂,一下子就降温了,看朋友圈,高山下雪还垫了厚厚的一层,我们城里也下冰雹了,一下子就像回到了冬天,于是就不想起床。但先生叫我陪他一起去芭蕉夷水侗乡钓鱼,于是,我去那片美丽的河边、树林里感受春天里的“倒春寒”。
上周到夷水侗乡来的时候白色的紫叶李花还开得特别灿烂,但一夜狂风暴雨,花儿全谢了,只有道路两边紫色的叶子,这让原本单一白色的花的世界变成了紫色的海洋。虽然紫叶李花谢了,不过,还有更多的花儿盛开了,河边白色的山矾花、紫色的鸢尾花和紫荆花、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桃花、山桃花和山樱桃花在春光中摇摆,花儿上面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雨珠。轻轻触摸,山樱桃花瓣如丝绸般柔软,层层花瓣包裹着花蕊,好像天上的繁星。
走着走着,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让人如坠仙境。原来这是山坡上的山矾树开的洁白如雪的花朵,它们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像天边的云彩。山矾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花语为“记得我”,寓意深情不忘。黄庭坚还特意为它写了诗:“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不仅因为其美丽的花朵和香气,还因为黄庭坚对它坚韧不拔、独自绽放的精神的赞美。
当然,夷水侗乡这里最多的就是茶园,满山坡都是一块一块茶园,嫩绿的茶叶,就像山水间跳跃的音符。茶叶有的一芽一叶,芽尖翘起;有的一芽二叶,舒展自然,轻触摸有细微的绒毛,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我们喝的茶由茶树鲜叶而来,采摘后经多道工序,就变成了能泡出香茗的茶叶。
路边的田地旁还有一种叶片,它呈独特心形,镶着紫红色边儿,它就是我们恩施人爱吃的折耳根,也叫鱼腥草,掐一片叶子尝一尝,嗯,有淡淡的青涩和微微鱼腥味,它还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呢。还有艾蒿叶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背面毛绒绒的,闻起来有淡淡的药香,每到春社恩施人就会用它做社饭。而且艾叶有很高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能祛风邪、保康健,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当阳光洒向大地,叶绿素悄然开启光合作用的奇妙旅程。它以阳光为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让整个地球生机盎然。这是植物生命力的凝聚,更是生命延续的希望之光。
这一路上有许多孩子在春风中奔跑,许多年轻人在桥上拍照,许多旅游来的外地人聊着天在河边漫步。我也在春天里行走,构思着我的小作文,我想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小燕子在河面上飞舞,春天里的繁花灿烂。
要写被春风敲醒的泥土,酥软香甜;要写蚯蚓悄悄松土,唤醒沉睡的种子;要写解冻的小溪,一路欢歌向前;要写山坡上的野花,肆意蔓延,红的、黄的、紫的,像星星洒落人间;写清晨,露珠在草尖上打颤;写午后,阳光温柔地铺展,给大地披上金色的衣衫;写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笑着追赶天上的纸鸢;写年轻人背着行囊,向着远方,追逐梦想的光。如果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要写生命的跃动,写希望的生长,写万物复苏的力量,写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家先生在河边钓了一会儿鱼,寒风冷冽,实在是太冷了,于是叫我回家,我裹紧衣襟往回走。倒春寒的风掠过新抽的茶芽,惊起几片未化的冰晶,在春色里折射出细碎虹光。那些被风雨打落的花瓣正悄悄化作春泥,而更多的花苞已在枝头蓄势待发。钓鱼人的竹篓空空如也,我却已收获满筐春信——柳条编织的指环沾着山矾香,艾草叶裹着初生的希望,折耳根的紫红脉络里流淌着大地的脉搏。此刻终于懂得,春天原是个动词,是冻土开裂时的沉吟,是嫩芽顶破种壳的震颤,是万物在料峭中依然执拗生长的倔强。归途的脚印深深浅浅,拓印着这个寒暖交织的季节里,所有未说出口的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