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位于长江中游,湖泊形态呈凹字形,东西两端向北翘起,湖体中间向南突出,从高空俯瞰宛如一只鸟巢,因此得名巢湖。
巢湖是安徽省有名的鱼仓,湖区盛产20余种鱼虾,90年代的总产量就已超过5000吨,历史最高产量在3万吨左右。在巢湖众多的湖鲜中,最出名的要属“巢湖三白”,分别是银鱼、白米虾和白丝鱼,和赫赫有名的“太湖三白”遥相呼应。
从2020年开始,巢湖全面进入了十年禁渔期,时间上比长江流域的“一江两湖”还提前了一年。如此大规模的禁渔,在巢湖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次禁渔也为长江湖库做出了表率。
事实上,十年禁渔对巢湖的资源养护不仅恰到好处,而且“一举两得”。特别是湖里的毛刀鱼,其种群数量有望得到抑制,由“疯长”、“失控”回归到合适的密度。
巢湖毛刀鱼
为何偏要点名“毛刀鱼”?
因为这种鱼“主宰”着巢湖渔业的产量,在渔获物中占比超过50%。2020年前的开渔节,巢湖的毛刀鱼多如牛毛,一艘渔船单天就能捕3000斤以上,产量高的可捕1万多斤。
毛刀鱼算是长江刀鲚的近亲,别名毛花鱼、毛鱼,学名是湖鲚(Coiliaectenestaihuensis)。巢湖的湖鲚向来以数量取胜,该物种过度繁殖的局面并非渔民所愿。由于湖鲚个头小,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因而很容易大规模爆发,亲鱼一年后便集体死亡,这也给巢湖的生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湖鲚
渔业资料显示,巢湖湖鲚的产量呈明显的增加态势。在1990年,湖鲚产量达3728吨,当年总渔获为5787吨,湖鲚占比64%。2000年,湖鲚的产量增加到5031吨,总产量为8947吨,湖鲚占比为56%。
2016年,巢湖的湖鲚迎来了大爆发,足足贡献了1.5万吨的产量。多年平均下来,巢湖渔获有60%左右全是小规格的湖鲚。在巢湖市,渔民们常在湖边架起“鱼床”,将捕捞的湖鲚平摊在密网上晾晒,制成干品后再销往全国各地;也有一部分加工成鱼粉饲料,用于河蟹等高档水产的养殖。
总体来看,湖鲚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巢湖的渔业体量,但鱼多不一定是好事,背后有三个原因暗藏隐忧。
巢湖的湖鲚为何会过度繁殖?
首先,湖鲚的爆发和缺少食肉鱼有关。湖鲚为初级鱼类,它的“失控”意味着鱼类结构不协调,缺少高营养级的鱼类。在巢湖,捕食湖鲚的物种有鲌鱼、鳜鱼、乌鳢等等,这些鱼经济价值不菲,深受渔民和市场欢迎。然而,食肉鱼普遍3~5年性成熟,生长速度缓慢,很容易受到人为捕捞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鲌鱼等凶猛鱼类普遍被视为敌害鱼,是各地渔民清除的对象,因此数量一直很少,对湖鲚的捕食强度很低。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失去了天敌的制衡,低等级的鱼类(湖鲚)就更容易泛滥失控。
其次,湖鲚过多和湖闸的修建也有关系。在60年代之前,巢湖原本与长江相通,长江水可直接倒灌入湖,巢湖的水质得以净化。彼时的江湖自然畅通,四大家鱼等半洄游性鱼类均可从长江畅游入湖,大量幼鱼在巢湖中生长肥育,湖鲚处于压制状态。
从60年代开始,巢湖的水文节律发生变化。1962年,巢湖闸建成;1968年,裕溪闸建成。两座闸坝切断了江湖联系,湖水的更新频率下降,水流变缓,水位变化全由人工调度控制。这种封闭的环境恰好有利于湖鲚的生长、繁殖,而不利于四大家鱼的自然产卵,鱼种结构因此发生剧变(家鱼的生态位缺失,只能通过人工放流补充)。
最后,湖鲚的增多也反映出了巢湖的富营养化。湖鲚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重点饵料是象鼻溞,其次是桡足类,很少摄食藻类。我们知道,湖水的氮磷含量越高,水质就越肥,浮游动物的密度也就越高。所以,湖鲚的异常繁殖折射出了巢湖的富营养化,这同样不是一个好现象。
2016年,巢湖蓝藻爆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巢湖就已经出现了水华现象;80年代进一步加重,蓝藻湖靛开始泛滥;90年代时,巢湖已经演变为V类水体。到2008年,巢湖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V类。目前,巢湖水体有所改善,整体处于IV类,但“蓝藻病”仍不容小视。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富营养化和湖鲚的“失控”并不是个例。在江苏的太湖,湖区的“营养病”也很严重,湖鲚的渔获占比高达60%~80%,太湖渔民曾创下过一网捕捞6万斤湖鲚的成绩。从这一角度来看,太湖和巢湖颇有“同病相连”的意味。
湖鲚多到“失控”,究竟有何影响?
当湖鲚成为巢湖的支柱鱼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对经济鱼种的影响最大。
这里就以“巢湖三白”之一的银鱼为例。巢湖银鱼白如凝脂,全身无鳞,肉质鲜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巢湖流域,银鱼被誉为“鱼中皇后”,知名度极高。在上个世纪,巢湖银鱼还曾作为优质产品出口到了海外市场,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国。
巢湖银鱼虽然名气很大,但是产量并不高,远不及“巢湖一哥”湖鲚。在2007年,巢湖银鱼的总产量只有370吨,仅占湖鲚的3.8%。2016年,巢湖银鱼产量为678吨,虽有所增加,但也只占湖鲚的4.3%。
湖鲚的增多,对银鱼的种群不是一件好事。
银鱼和湖鲚有很多相似点:寿命基本只有一年,都有吞食鱼卵的习性;位于相似的生态位上,都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饵料竞争激烈。湖鲚的数量增多,就意味着银鱼的食物资源会被抢占,不利于渔获物价值的提高,也不利于鱼种的多样化,更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银鱼
十年禁渔带来新希望
随着长江流域进入十年禁渔期,巢湖的鱼种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前文已经提到,十年禁渔对巢湖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1,能促使鱼类资源逐步恢复。10年禁渔可使定居性鱼类繁殖2~3代,鱼的规格将变大,数量也将增多,能很好地扭转渔获物小型化的趋势。巢湖的四大家鱼无法自然繁殖,但可通过放流壮大群体,10年内即可长成30斤以上的大鱼。
2,能促使巢湖的食物链更加完善。湖鲚失控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天敌,但在禁渔期间,巢湖渔民离水上岸,湖中的红鳍原鲌、翘嘴红鲌等凶猛食肉鱼将重焕生机,对湖鲚的捕食力度也将越来越大。
巢湖鱼类放流
最终,食肉鱼和湖鲚会形成新的平衡,食物链也将充分延长。历史上,巢湖的鱼类记载有94种,食肉鱼众多,营养结构完善。如今通过适度放流、自然繁殖,食肉鱼就有望重回主导地位,湖鲚将因此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配合长江的十年禁渔,鲢鱼和鳙鱼也将在巢湖找回主场。鲢鳙同样以浮游生物为食,和湖鲚也是竞争关系。尤其是鲢鱼,还能滤食有害的蓝藻,有助于预防水华的爆发,这对巢湖的水质改善至关重要。
所以,十年禁渔带来了新机遇,巢湖的鱼种结构将更加合理、完善,湖鲚“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望转变。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