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苦战十月,伤亡惨重,最终为中华立下万世功勋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0-18 10:07:01

1661年,郑成功渡过台湾海峡,驱逐了荷兰,收复了台湾岛,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复台的事情在历史上传播很广,影响很大,至今被津津乐道。郑成功为何要收复台湾?经过了怎么样的过程?本文为你细细道来。

一,明朝时期的台湾状况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清朝之前,没有任何王朝实现对台湾岛的管理。东吴和隋朝都派遣了军队到台湾登陆,都是劫掠而还。宋元明三代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但只是管理澎湖列岛和海峡的治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台湾称为“小琉球国”,列为十五个“不征之国”之列。

明朝推行“海禁”,许多商人铤而走险,从事走私贸易,沦为了海盗。他们以东南沿海的岛屿作为据点,而无政府控制的台湾岛成为其最大的据点,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颜思齐、林凤、郑芝龙等都将台湾岛作为据点。他们据台湾和对抗明朝“海禁”政策,而台湾也成为了中日贸易的中转站,得到了初步开发。

郑芝龙

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频繁在远东活动。1622年,荷兰占据澎湖,作为远东贸易的据点。福建巡抚商周祚建议荷兰让出澎湖进攻台湾,如此就能够坐山观虎斗。1624年,澎湖之战爆发,荷兰寡不敌众,只能弃澎湖和登陆台湾岛。随后,西班牙也进入了台湾岛。

随着荷兰、西班牙势力进入台湾岛,这里的海盗也遭到了排挤。1625年,郑芝龙成为了台湾海盗的首领,他虽然拥有庞大的船队,但是在台湾岛也不是西方殖民者的对手。

郑氏势力范围的变化

1628年,他选择投靠明朝,被册封为“五虎游击将军”,将基地从台湾转移到福建。1630年,郑芝龙和荷兰签订条约,承认荷兰对台湾的占领,标志着郑氏完全放弃了台湾岛。1641年,荷兰又击溃了西班牙,实现独占台湾岛。

郑氏撤离台湾后,其家族势力在大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了一方诸侯,在明末政坛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台湾人民却惨遭荷兰奴役,被迫接受基督教和荷兰语的教育。如果荷兰长期占据台湾,其后果不堪设想。

荷兰殖民台湾

1644年,明朝灭亡。1645年,郑芝龙、郑鸿逵在福建拥立唐王为帝,建立了“隆武”南明政权,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清军穷追不舍,郑芝龙在第二年投降清朝,隆武政权土崩瓦解。郑芝龙投降后,郑鸿逵和郑成功为了保护家族产业,坚决不降清,继续在东南沿海和清朝周旋。

二,开战前的准备情况

郑成功虽然有抗清之志,但是在大陆缺乏稳定的据点,无法和清朝抗衡。加上自己在军事上频繁失误,导致形势越来越严重。1659年,他和张煌言北伐,打到了南京,但因为贻误战机而被清军击溃,被迫退守厦门。就在这一年,南明政权最终瓦解,永历帝逃到了缅甸。

郑成功有感于厦门弹丸之地无法自保,于是重新将目光投降了台湾岛。早在1657年,郑成功和台湾的旧将何廷斌取得了联系。何廷斌原为郑芝龙部下,因为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呼而留在台湾,后来担任荷兰的翻译官。他将台湾的情况告诉给了郑成功,并希望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1659年,何廷斌又将荷兰在台湾的军事部署地图交给了郑成功。

1661年,李定国战败,大西军瓦解,大陆已经难有立身之地,于是郑成功制定收复台湾的计划,准备在台湾“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

但是,渡海作战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除了解决粮食短缺、军队规模小的问题外,还要面对台海复杂的天气。台湾海峡的季风和洋流呈西南—东北流向,流速很快,横渡台海难度很大,基本上要经过澎湖才比较安全。而澎湖到台湾岛之间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但是这里的洋流、气流复杂多变,非常容易发生翻船事故。

1661年二月,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郑成功做出部署:将大部分兵力留在铜山、厦门等地防御清军偷袭,另外派遣精锐的水师组成东征舰队,准备登陆台湾。东征舰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有120艘战舰、2.5万人,由郑成功亲自带领;第二梯队有战舰20艘,部队6000人,由黄安指挥。

当时的荷兰是世界殖民霸主,号称“海上马车夫”。荷兰在台南修建了两座城堡,分别是热兰遮城(台湾城),一座是普罗文蒂亚城(赤嵌城)。1660年,荷兰增加了600名士兵到台湾,使得台湾的荷兰总兵力达到了2800人。其中,台湾城1000多名,赤嵌城400名。“评议会”还决定驻台湾的士兵延长服役一年。

荷兰驻台长官揆一加强各城堡的防御,准备了充足的物资,能够保证台湾城的物资可以用8个月以上。荷兰派遣大批的间谍、传教士到东南沿海收集情报。荷兰还严加控制台湾的中国人,禁止中国人进入赤嵌城,中断和大陆的贸易,并禁止中国人出海打渔。1660年,荷兰取消了进攻澳门的计划,全力对付郑成功。

三,强渡海峡,收复台湾

1661年三月初十,郑成功的军队正式从金门出发。二十四日,舰队到达了澎湖列岛,郑成功认为此地非常重要,于是留下四位将领镇守,自己带领主力部队继续东征。二十七日,海上突然刮起暴风,舰队返回澎湖。当时大风连日不止,大军粮草所剩不多。按照何廷斌的路线,大军必须要在每月上旬利用大潮到达鹿耳门,不然就要再等一个月。时间紧迫,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强渡。

三十日晚上,郑成功留下3000人驻守澎湖,自己带领舰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四月初一早晨,舰队到了鹿耳门港外。荷兰守军驻扎的台湾城和赤嵌城都位于今台南,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为台江港。从外港进入台江,有南北两大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易驶入,但是荷兰再此有重炮防御,难以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行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荷兰人认为此地为天险,就没有设防。

舰队到达鹿耳门港后,立即利用涨潮的时机从北航道驶入内港。荷兰人预判失误,使得南航道的大炮成为了摆设,顿时束手无策。郑军在台江登陆后,立即在此建立滩头阵地,切断了赤嵌城和台湾城的联系。当地的高山族居民听到郑军到达,也积极为郑军提供帮助。

当时赤嵌城只有荷军400人,于是揆一派遣450人以及四艘战舰,兵分三路救援赤嵌城。四月初三,郑军击败了两路荷军。在海上,郑成功以60艘战舰围攻荷兰战舰,最终荷兰的军舰被击沉一艘,重创两艘,还有一艘直接逃到了巴达维亚。荷兰三路军队溃败,使得赤嵌、台湾两城的联系被完全切断,郑成功则继续围攻。

四月初四,赤嵌城水源断绝,选择了投降,不过揆一依然在台湾城坚守。台湾城是荷兰统治台湾的中心,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城墙高10米,城墙上设置有大炮几十尊,可谓易守难攻。当时城内尚有870名荷兰人,而台湾城的已经缺粮、缺水,补给困难。

赤嵌城投降后,郑成功调集了28门大炮,加紧进攻台湾城。然而,由于火器技术上具有差异,郑军围攻台湾城几个月不破。五月二十八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向台湾增援10艘军舰,并运载了700名士兵。经过38天的航行,舰队于七月十八到达台南。最终,荷兰的五艘军队在台南登陆,但是有一艘触礁沉没,其士兵被郑军俘虏。

润七月二十一日,荷兰的7艘军舰,15艘小艇兵分两路,对郑军舰队发动了进攻。没想到,荷兰舰队直接冲击了郑军的包围圈,结果两艘军舰被击沉,3艘小艇被俘虏,损失了128名士兵,其他舰艇狼狈逃回巴达维亚。

台湾城的荷兰军被围困数月,粮食缺乏,疾病流行,士气低落。而郑军则占据了台湾大部分地区,进行屯田,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解决了粮食问题。十月,揆一派遣使者到福建,联系清军夹击郑军。然而清军却要求荷兰先攻打厦门,再谈攻打台湾的事情。揆一无可奈何,派出三艘战舰、两只小艇去攻打厦门。没想到,这支舰队在中途直接就掉头逃往了巴达维亚。

1661年十二月(阳历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调集28门大炮对台南城发动了总攻,最终揆一选择投降。台南城被郑军围困了将近九个月,荷兰军队死伤1600人。当然,郑军也损失了9000多人,伤亡非常惨重。经过六天的谈判,揆一签字投降,随后带领900名荷兰士兵撤出了台湾岛。

揆一签订的投降书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正是荷兰威廉执政时代,是荷兰巅峰时期,号称“海上马车夫”。1688年,荷兰威廉入主英国,成为当时亚欧大陆的四大君主之一。然而,处于巅峰之上的荷兰军队却在台湾被郑军击败,这无疑是一种耻辱,也因为此,揆一被软禁审判。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从殖民者手中夺取土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郑成功不收复台湾,那么清朝也不会追击郑氏到台湾,那么台湾就很难被纳入到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中。因此,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中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