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社区化、全渠道成“竞争风口”

商业汇评 2022-10-10 15:42:03

导读:2021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25.3万家。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1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指出,过去几年的零售消费市场,便利店是实体零售中少见的依旧保持增长的业态,其市场规模及密度都处于上升态势。除了在一线城市进行规模扩张,便利店开店潮同时也快速涌入二、三线城市,尤以连锁品牌便利店为主,以创新战略引领行业变革。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3492亿元,便利店行业整体发展向好。

疫情虽对零售行业造成了冲击,便利店发展依然保持增势。2021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2020年大幅增长17.92%,而和2019年2556亿元的销售额相比,增幅则高达36.62%。

从门店规模看,2021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25.3万家。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为16.3万家,增速约13%。2021年全国便利店企业门店数量前十的为:易捷,美宜佳,昆仑好客,天福,芙蓉兴盛,罗森,红旗连锁,全家,7-ELEVEN,十足之上。

2021年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5117元/天,较去年下降约1%,样本企业来客数与客单价均有所提升,客单价增速高于来客数,坪效67元/天,表现较去年有所提升。

从各类销售占比情况来看,鲜食商品销售占比提升幅度较大,较2020年增长7.1%,便利店企业对鲜食品类的重视已为共识,此外,咖啡品类销售占比实现小幅提升,达0.8%。疫情持续影响下,闭店损失、效率降低、管理与防疫费用增加等因素使得便利店企业的盈利性受到冲击,净利润同比下降1%。

但便利店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如韩国每家便利店的服务人数为1059人,美国与日本的数字与此相当,而我国目前每家便利店要服务7033人,我国便利店未来仍有广阔发展潜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为,便利店行业已步入整合发展期,便利店企业凭借“差异化的商品组合”与“供应链共享”强化自身价值核心,凭借优质服务与精细化运营提升收益水平。头部便利店借助并购、区域加盟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二三线城市小品牌便利店在发展规划上呈现分化态势。本土便利店主导门店加盟模式向紧密加盟转变,外资便利店凭借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借助区域大品牌加盟商模式加快扩张。

几个关键看点:

下沉市场

根据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其中,厦门、太原、东莞、广州、长沙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前五位。全国各城市便利店保持健康发展,稳中有进。多数城市便利店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在城市便利店饱和度方面,跟国际上便利店发展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饱和度远远高于2500人/店。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与便利店发展呈现出较大的不匹配。通过调查发现,西北、西南区域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从相对数量上说,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较为激烈。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城市的便利店同比去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整体发展速度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另外,各城市间便利店的发展差异性在逐渐扩大。便利店的发展趋势也持续向四、五线城市的市场下沉。

社区化

疫情使得社区对便利店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社区成为便利店布局的重点。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商务型门店占比为18.1%,社区型门店占比为30.4%,特定场所型门店占比也高达30.4%。但到了2020年,社区型门店占比猛增至52.7%,特定场所型门店占比下降至14.9%。

2021年,社区型门店占比再度提升至58.7%,商务型门店占比则降为17.4%,特定场所型门店占比降至13.2%。

全渠道

疫情期间,社区团购模式受到欢迎,顺应这个趋势,目前已有超过五成的便利店开通了社区团购业务。同时,疫情促使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来自线上的购物需求增多,推动便利店加快全渠道发展。

调查显示,为了与消费者建立起更为密切的链接,2021年超八成便利店已推出线上业务,打造实体店与网店并驱的全渠道通道。其中,超过七成的企业线上业务以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展开,线上业务占比平均达到7%。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为,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业态的兴起使得便利店经营者面临愈加复杂的全渠道竞争,便利店积极拥抱多样化,通过差异化打法提高店面收益性。人性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粘性,拉动业绩增长。便利店通过以单品管理、用户管理、单店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运营,优化运营与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便利店的市场竞争力。

马太效应逐步凸显,头部便利店借助并购、区域加盟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二三线城市小品牌便利店在发展规划上呈现分化态势。

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的序幕已然拉开,便利店业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本文来源 | 零售商业评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0 阅读:2

商业汇评

简介:精选汇总商业领域第一手资讯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