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日寇交锋,粟裕非常纳闷,怎么鬼子的枪法比我还准?

友鸿阅览趣事 2024-12-17 06:20:43

1961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来华访问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曾对某位开国大将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我的战友中,他最会打仗。”

你知道这位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评价的开国大将是谁吗?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的粟裕大将。

作为从南昌起义就崭露头角的将才,粟裕一直以来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战无不胜”,就连刘伯承元帅都称粟裕是“百战百胜”。

当然,粟裕大将的枪法更是百发百中,妥妥的“神枪手”级别的。

可如此“完美”的粟裕,竟然曾在日本鬼子的枪法下吃过亏,这是怎么回事呢?

少年神枪手的养成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的一个富裕家庭。

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好学的品格,为了扩展知识面,他不仅饱读诗书,还积极地接触各种新奇的事物。

不过,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粟裕依靠自己能接触到的东西还是太少。

但似乎是命中注定,粟裕意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从此,粟裕开始产生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想法。

这个人就是粟裕家中的一位名叫阿陀的长工,他不仅老实能干,而且经常给粟裕讲述一些他从未听过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一些“惩奸除恶”的思想。

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了粟裕,也初步铺就了粟裕未来的人生道路。

而粟裕的人生转折点也与阿陀密切相关,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午后,吃过午饭的阿陀像往常一样来到土匪盘踞的山下。

作为长工,除了少得可怜的工钱,其实在生活上还是比较拮据的,有土匪出没的地方很可能有一些遗落的钱财或者衣物,可以给他们稍微改善一下生活。

也正因如此,阿陀才常常冒着被土匪发现的风险来土匪的底盘转悠。

这天,没有什么收获的阿陀本打算打道回府,却被地上的某个东西硌了一下脚,他低头捡起来一看,发现竟然是弹壳。

阿陀捡起脚下的这颗弹壳,又在附近转了几圈,找到了另外的一些弹壳。

想起在家中百无聊赖的小少爷,阿陀决定将这些弹壳带回去。

拿到弹壳的粟裕很开心,但拿在手里玩了一会之后,新奇劲过去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然而,让粟裕没想到的是,阿陀转头竟然把自己玩腻了的几个弹壳做成了一把小土枪,这可把粟裕激动坏了。

长这么大,虽然听过几声枪响,但是却从来没摸过枪,阿陀做的这把小土枪虽然简陋,却让粟裕爱不释手,谁来了都不给。

有了枪以后,粟裕再也不觉得无聊了,每天除了学习之外,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练习枪法。

因为是一把假枪,大人们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但粟裕却很是认真,他每天都在家里的院子里

练习射击,久而久之竟然真的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射击技巧。

随着年龄的增长,粟裕对枪的喜爱分毫没减,相反,他的枪法在夜以继日的练习下日渐炉火纯青。

一个神枪手,就在拿着一把小土枪练习的一天又一天中,逐渐养成了。

革命生涯的开始

从1916年开始,粟裕正式进入学校学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求学之路。

1925年春天,粟裕考入了湖南的省立第二师范,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革命信念。

1926年,在学校长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浸润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1927年,长沙发生了反革命事变,史称“马日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反动军官许克祥调集军队大肆迫害共产党员,其中就包括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的校长。

与此同时,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的众多同学也陷入了随时可能被害的危险之中。

为了积蓄革命有生力量,党组织果断组织学生们转移,而粟裕和几名同学就在其中,他们从学校的地下道逃出长沙,奔赴常德,并乘船来到了武昌。

在武昌,他加入了叶挺任师长的国民党二十四师教导大队,成为了队伍中的学员班长,同年,粟裕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粟裕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出色地完成了策应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起义的任务。

后来,粟裕跟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积累了不少的战斗经验。

1928年,粟裕跟随朱德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在井冈山期间,粟裕不仅参与了多次反“围剿”作战,还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能力和指挥能力。

到了1934年,因为出色能力,粟裕被任命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参谋长。

然而,由于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再加上当时我军对游击战的了解和运用并不多,军团主力最终被七倍于己的敌人合围在了江西怀玉山一带。

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大部分战士都壮烈牺牲了,只剩下粟裕和一小部分战士还在苦苦支撑,而因为战线拉得太长,敌军也筋疲力尽,无力对粟裕和战士们进行追击。

在之后的数十次战斗中,运动战的劣势越来越大,可游击战此时又还没有被广泛认可。

但粟裕没有选择放弃,和方志敏等人商量后,他带领着一部分先头部队和突围出来的先遣队部队,顺利通过了化婺德苏区与闽浙赣苏区之间的封锁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了新四军。

1938年4月中旬,粟裕带队抵达皖南,这支部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粟裕则担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

随后,毛主席要求刚刚组建的新四军尽快深入敌后,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在此之前,可以成立一支先遣支队,在溧水一带对江南敌后的日军进行战略侦查。

陈毅、项英和叶挺等人经过多番商议,决定派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领这支部队开赴敌后。

为了避免因队伍人数过多、目标过大引起的麻烦,这支先遣队仅有数百人,这无形之中给粟裕的任务增加了困难。

要知道,当时的苏南地区基本上已经沦陷,国民党军队和国民政府的官员早已经逃之夭夭,只剩下无辜的老百姓在饱受折磨。

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竟然一路上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原来,自苏南地区沦陷以来,老百姓们见到的凡是穿军装的人,基本上都是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他们有的是零零散散几个人,有的是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队伍,反正都是一副逃兵的样子。

而粟裕带领的先遣支队,不但军装整整齐齐,连精神面貌都十分积极向上,百姓们看见了十分激动。

不过,由于当时日军已经在老百姓心目中建立起了“不可战败”的形象,对于这支人数不多、装备也不精良的队伍,仍旧没抱有多大的希望。

粟裕意识到,为了打破日军给老百姓们留下的“不可战败”的印象,让老百姓们对抗日战争有充分的信心,接下来的战斗,只能赢不能输。

1938年6月,粟裕率领先遣队从岩寺出发,一路急行军冲破了国民党的溃军和土匪的封锁,很快就抵达了苏南的江宁县铜山镇。

随后,粟裕将司令部设在了附近的业家村,并开始着手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经过研究,粟裕把此战的目标定为了适合打伏击战的镇江西南的韦岗一带。

6月16日午夜时分,粟裕先派出了部分手持短枪的战士穿上便衣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抵近了韦岗侦查地形。

而他本人则和后续部队分批抵达了韦岗地区,并沿着韦岗附近的赣船山和高骊山做好了战斗部署,占领了制高点。

按理来说,粟裕的部队无论是位置还是信息差都有优势,这本该是一场完胜的战斗。

然而,真正实战的时候,粟裕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当遭到粟裕的部队伏击时,日军第一反应不是四处逃窜,而是非常有序地找到掩体,开始对位处制高点的战士们进行反击。

而且,他们的射击并不是毫无目标地乱打,在枪林弹雨中,日军竟然还能保持极高的精准度。

甚至,有一辆日军的车辆竟然还在埋伏着的战士们的狂轰滥炸下逃离了包围圈。

如此快的反应速度和战斗素养让粟裕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他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战士们进行作战技巧和射击精准度的训练。

吸取了教训的粟裕再次带领部队整装出发,重新投入到之后的作战任务中。

不得不说,粟裕大将不愧是“最会打仗的人”,不仅在战斗中能够保持冷静,战斗结束后也会复盘,及时发现问题,将教训转化为经验。



25 阅读:6970
评论列表
  • 2024-12-21 04:42

    讲故事你不好好讲!放了一串屁!你咋不从乾隆年间开始讲呢?

  • 2024-12-20 22:36

    鬼子子弹多,量大,命中次数就多。按命中率讲,鬼子枪法不一定有我军的准。我们一人五发,有可能连五发都没有,对面一人一百二十发。

    老年人 回复:
    首先人家训练的就多啊
  • 2024-12-19 06:34

    首仗卫岗歼敌几人,就够吹一阵子的。

    高峰 回复:
    说说,你敢干什么?只要你敢上,你也可以吹一辈子
    邓煜华 回复:
    见到日本鬼子你能不逃跑就算是条汉子
  • 008 6
    2024-12-22 15:42

    武器先进,38大盖特点就是精度高;鬼子第一批侵略的经过高标准筛选和大量训练。后期兵源下降,战损高了,就不行了

  • 2024-12-21 08:13

    知识有限😇😇

友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