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筷子图片
文丨阿彬
编辑丨砚台纪实
前言以前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拿着课本都喜欢看里面的插画,因为插画予人之感阳光开朗、朝气蓬勃,且画面简约。
而且幼时用餐,我们总爱把筷子竖着插在碗里。家长见了,往往会和蔼地教导我们不可如此放置筷子,更有家长会直接拿出类似戒尺的“七匹狼”。

插图
所以至今我们在餐桌上面吃饭的时候,每当放筷子我们就会横着放到碗边。
如今让众人没想到的是,“毒教材”竟然又出现了。
一本图书从编辑到出版,需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查。这些错误是如何逃过层层审查,最终进入到孩子手里的。

老教材
群众所困惑者,“教材”何以会出现此类问题?
文化入侵我们都知晓自幼开始学习与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毒教材”的横空出世实在是令人猝不及防,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对孩子们产生误导。

网友评价
近日,网友细心发觉,在中国的一本儿童图书上,竟赫然画着孩子们在米饭上竖着“插筷子”的画面。
然而更让人气愤的是,我们为亚洲人,居然在这本书上面“日本儿童”的形象几乎都为单眼皮,但是到我们中国的孩子们这里,全部变成了“眯眯眼”。
此事件一经披露,旋即成为社会焦点,大众纷纷对出版社的审查机构提出质疑。

眯眯眼
如果这种文化误导得不到及时纠正,长期下来,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甚至威胁到国家文化的安全
尤其是前面的吃饭把筷子竖着插到米饭上的行为,因为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吃饭放筷子不可以竖着插进饭碗里,因为这基本都是给“死人”吃的,一般都是放到去世之人棺材的前面。

网友评价
令人惊愕的是,如此昭然若揭的问题,居然顺利地通过从编辑到审核的诸多环节,进而被印刷出版于孩子们的教材之中。
后面插画中专门给我们中国人“眯眯眼”的形象,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形象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化,因为“眯眯眼”在西方表达中,是一种歧视的设计。

网友评价
其眯眯眼的问题在于,令人惊讶夸张的手法,而且还在插画里和其他国家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许多网友指出,图中小孩的“眯眯眼”设计,配合西式的服饰,明显与中国儿童的真实形象不符。
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才会导致儿童们的认知,更加会导致他们对我国文化的远离。

教材
尤其是近些年,这类的事件频频爆出,比如数学教材上因为人物的形象奇怪,表情扭曲遭到大部分家长强烈抵制,还有一些教材上面因为翻译错误以及文化背景错位导致引发群众不满。
让我们不禁的思考,出版社的审查部门是否真的有效。
众多家长目睹当下的新教材后,便找出他们昔日的老教材与之对比。

前两年的教材
甚是疑惑,为什么如今新教材的插画,不如以前的教材?
历史的对比在我们以前上课读的教材,哪怕是一篇小小的作文,都会让我们联想到对生活的美好,而且看到上面的插画都是潮气满满。

以前的教材
更可以激发出我们对学习的乐趣,虽然都是黑白色的插图,但让我们看到了团结。
然而现在的新教材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原本学习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同时可以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理解的能力。
当下的彩色教材,或连贯性有所欠缺,或逻辑性不够完备。

现在的教材
更是现在的教材内容更新频繁,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复杂性,甚至让许多的老师都会感到迷茫。
当许多的家长翻开以前教材的时候,书里面的内容和插画设计,既实用,还悦目,让人回味无穷。
对比之下,如今的新教材对那些还未对世界观形成的孩子来讲,他们正在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

以前的教材
教材中错误的文化信息,经常会对孩子们的认知产生误导,甚至还会长远的影响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当然大家都很害怕,这些孩子们在接触到这种错误的文化信息后,会逐渐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甚至可能导致文化的断层和流失。

以前的教材
然而,如今“毒教材”再度出现,这使得一些人回想起前两年沸沸扬扬的“毒教材”事件。
就是因为当时制作插画的“吴勇”,因为当时所制作的插画让人看上去很诡异。
而且在他所绘插画里,所有人物都令人不适,人物形象猥琐,五官比例失调,且时常露出怪异表情,往昔插画里的阳光开朗在其身上荡然无存。

教材封面
然而,“吴勇”绘制的插图除了丑化形象之外,书中还存在诸多毁三观、软色情的插图内容。
当时教材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引起孩子们常识性的错误,当时插画中的人物身穿美国条纹旗,然而把我们中国的国旗倒挂。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们更易认为这便是历史,可这些隐晦的插画实则是一种“文化入侵”。

教材
但随着网友的深耕下,原来吴勇的父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这一层层的关系让网友们不寒而栗。
最终在2002年的8月份,“毒教材”事件的处理结果正是发布,针对人教社和教育部教材局总共在内的27名人员,进行严厉的问责处分。

教材
然而就在一年后官方发布了令人高兴的事,人教局的代理局长被捕。
结语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极为气愤,这是对中国人底线的公然挑衅,出版社难道形同虚设吗?
就是因为这些情况屡屡发生,才导致现在许多的孩子们都不清楚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就是被这些“毒教材”误导了。

教材
在这里希望大家不要默默无闻,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严厉惩戒这些负责管理教材部门人员。
那些妄图借“文化入侵”打开我国国门,进而荼毒我国青年之人,简直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