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不是美国和台独,而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

砚台趣事 2025-03-28 10:24:32

一统

文|尼伯龙根

编辑|砚台纪实

前言

台湾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完全统一所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近年来武装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迟迟不采取武力实现,是惧怕美国么?还是担心台独的影响呢。

实际这个问题还要追溯到中山先生所创立的的中华民国,那么如此划时代的成就又为何会成为统一路上的障碍呢?

中华民国政府

美国与台独

在我们看来,似乎影响国家统一完成的阻碍是美国的干涉以及台独的言论行为的干扰。

但现实来看如果武装收复,那么即使台独势力负隅顽抗,台湾目前的主力战机还是上世纪的F-16舰艇也是老化严重且数量有限,而我们的歼二十和各种驱逐舰和航空母舰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超台湾部队。

而我们的东风导弹更是无与伦比,台湾的的导弹防御体系基本上在东风导弹面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东风导弹

因此在面对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都全面领先的解放军,自然也是螳臂当车不会造成什么阻力。

那么美国对于武装收复台湾会造成多大阻力,首先大陆距离台湾不过一百多公里,而美国即使想阻拦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收复的速度会远比想象中的快,加之台湾作为飘零小岛一旦被围起来,外部提供的帮助几乎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中美合作

其次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向来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中国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自然也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做事。

因此无论是台独还是美国都对收复进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阻碍,而我们也一直称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根源还在“中华民国”。

台湾

清末乱局

1908年光绪与慈禧相继离世,前者三十八岁,后者七十三岁,仅留下三岁的溥仪登基即位。

由于他年纪过小,因此朝政只能由他的父亲载沣来掌控,小溥仪也就成为了傀儡皇帝,载沣一执掌朝政,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让新军领袖袁世凯告老还乡,远离朝堂。

这时候但凡有点眼力见儿的人都能察觉到,朝堂上的政治局面已经要有大变化了。

摄政王载沣

袁世凯手握新军,如此迅速地连根拔起,引起了袁世凯为首的新军的严重不满,将此事看作是对新军的侮辱,载沣的政治智慧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仅如此,载沣还组建了新的核心组织机构 ,把朝堂上重要的位置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将汉臣排挤出权力中央。

如此连环操作之下,可谓是把派系林立的清廷中的各方势力得罪了个遍,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北洋派系眼见自家老大袁世凯遭受这般羞辱,个个义愤填膺,非要讨个说法不可。

清末官员

立宪派的那些士绅官吏们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原本满心期待清廷能够推行君主立宪制,像西方那样设立议会等相关机构。

可谁能想到,皇族内阁突然登场,这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期望给彻底击得粉碎。

在这般矛盾的局势之中,清政府内部的争斗越发激烈,官员们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完全没心思去操心国家大事。

外有列强眈眈虎视,内则民间反抗愈趋猛烈,彼时之清廷实乃内外交困,度日愈发艰难。

到了1911年,暗流涌动的矛盾终于有了爆发的导火索。

保路运动

那年盛夏,四川大地因铁路国有化一事陷入一片沸反盈天的喧嚣之中,当地百姓与商会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共同抗议清政府妄图将铁路售卖予外国的行径。

抗议活动的范围曾一度广泛覆盖广东、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声名远扬的保路运动也随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清政府见此情形,也是一阵慌乱 ,生怕自己的统治受到一丝丝的威胁,赶忙从湖北调新军前往武汉镇压。

湖北本地新军原本驻扎在武昌、汉口、汉阳这一片区域,肩负着守护军事要地的重任。

这般调遣兵力之后,武昌的防御力量瞬间薄弱了不少。

南昌起义

谁也没想到,这时候革命党人瞅准了机会,准备放手一搏,开始聚集起来准备发动南昌起义。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枪声乍起,辛亥革命的帷幕就此拉开。

先是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第一枪,他们早就串联好了,不一会里应外合起义军三千多人集结在一起,趁着夜色直扑湖广总督衙门。

总督瑞舒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手下的兵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革命党人鼓足干劲、一鼓作气,仅耗时数小时便一举拿下总督衙门,瑞澂被吓得魂飞魄散,连夜仓皇出逃,至此起义取得了第一次胜利,为其他地方的反抗做了表率。

湖北军政府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响应,并依次成功占领汉阳和汉口,至此起义走向胜利。

起义军成功掌控武汉所辖三镇之后,初始的湖北军政府也就正式宣告成立,继而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国号改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地军民积极响应武昌的武装反抗,努力推翻清政府的残暴统治。

民国出世

随着武昌起义的胜利,各地的起义军此起彼伏,短短两个月内,湖南、两广、陕西、云南、山西、福建等十几个省份接替宣布独立。

各省独立

除此之外原本反对革命的立宪派绅商,这时候也变了脸,转而支持革命党。

各省的咨议局本来是立宪派的地盘,里面全是些有头有脸的士绅和官吏,现在却被他们拿来当工具,鼓吹独立。

比如江苏的咨议局在11月3日宣布脱离清廷,自己成立了临时政权,浙江那边更直接,11月4日杭州光复后,咨议局马上改组,成了新政府的骨干。

清廷派往各地的将军领导也被本就对清廷不满的新军全部杀死,清政府彻底成了摆设 ,命令仅限于紫禁城,再也出不去外面了。

退位

随即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革命元老孙中山在众人推举下任临时大总统,同年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至此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彻底覆灭,一时间中华大地焕然一新。

然而中华民国的发展趋势却在孙中山先生离世之后走向了截然相反的路线,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逐渐走向覆灭。

民国结局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打到了1949年,此时国共内战已经打到了白热化阶段。

此时经过三年大战以失败后的国民党已经是强弩之末,而此时的蒋介石还想依靠长江天堑 阻挡我军行进的步伐。

渡江战役

4月20日晚,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军不堪一击,根本无法抵御我军的攻势,战败以后蒋介石携大量金银钱财以及珍稀文物逃至台湾

国民党退到台湾后,蒋介石反动之心不死,在台北宣布“中华民国”政府继续运转,以台北作为临时首都,还搬出了194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

这部宪法里明明白白写着,中华民国的疆域包括大陆和台湾,意思是自己才是整个中国的正统政府。

对台演习

大陆这边则在五四年宪法中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可以代表台湾的主权政府,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可改变的,是底线问题。

然而彼时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依旧支持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国际上尚具一定地位,联合国席位亦由中华民国占据以代表中国。

然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慢慢壮大,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将台湾作为了自己的弃子,开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承认合法地位。

又决议把联合国里的中国席位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那天起,“中华民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中国加入联合国

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的坚持变得毫无意义了。

再往后追溯,1992年两岸曾有一次接触,双方于香港召开会议,进而达成“九二共识”,这共识说的是两岸都认“一个中国”,但具体啥意思各有各的解释。

大陆这边强调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这边说是“中华民国”。

到了2000年以后,两岸关系更复杂,台湾的民进党陈水扁上台后不太认“九二共识”,想搞去中国化,走台湾自己的道路。

解放台湾宣传画

大陆这边则多次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容忍分裂,甚至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明白着说台湾要是搞独立,我们就会立刻武装收复台湾。

实际上这一名号于台湾而言亦是棘手之事,如果保留的话,国际社会难予认可,台湾入世卫、参奥运赛事,皆只能以“中华台北”之名行事,若要舍弃,大陆必不容许此种行径,台湾岛内民众亦无法接受,届时将陷入混乱。

要解决“中华民国”称号带来的障碍,两边都得认这段历史的价值,它不是对立的,而是前后接力的关系。

统一

结语

如今,两岸交流日趋频繁,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以及各类交流平台上的互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通过多种方式缔结了深厚友谊。

文化交流宛如两岸关系的润滑剂,促使两岸关系愈发自然、顺畅,也让台湾民众回归祖国怀抱的意愿日益强烈。

互联网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意识到,回归大陆才有更广阔未来。在高新科技领域,大陆独占鳌头,与大陆紧密合作,方能保持持续竞争力。

台湾人民渴望统一

回归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不是灾难,反而是为了以后发展的最好选择。

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人民的的夙愿,两岸人民都是渴望和平渴望统一的,愿各方势力积极促成统一,使得台湾民众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中国人民大学 2016-01-05 王英津.论1949年以来的“中华民国”问题

0 阅读:0

砚台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