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演讲收获零掌声,欧洲小弟们也受不了美国站在优势地位的口气

李儒评武器 2025-02-17 11:05:22

01 现场实录:一场无人鼓掌的演讲

据路透社2月14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演讲时,罕见对欧洲多国核心政策提出直接批评,导致全场陷入尴尬沉默。

根据记者现场记录,当万斯谈“欧洲的威胁是内部而非中俄”时,列举了多组案例:

移民政策争议:提及德国、瑞典及英国近年与移民相关的恐袭事件,称其暴露了“难民审查的致命漏洞”;言论自由问题:点名英国“政治言论审查程度倒退令人震惊”,并质疑罗马尼亚总统选举期间部分候选人资格的裁决程序;政治包容性:对主办方不邀请某些政党参会的决定提出异议,称“民主应容纳不同声音”。

路透社观察到,万斯在30分钟的演讲中7次用指节敲击讲台,但在座各国政要全程保持静默,与开场的热情掌声形成鲜明反差。

02 细节还原:会议室的窒息时刻

一位比利时外交匿名人士透露:“我们原以为他会聚焦俄乌局势,但80%的时间都在分析我们的缺陷”。根据其描述,三组意外细节引发关注:

安保策略调整:德国警方临时在讲台前增设双倍警卫,防范可能出现的抗议者(据会议安保简报)媒体应急措施:主办方在问答环节前增加5分钟休息,疑似为缓和气氛

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事后向媒体表示:“合作伙伴间的坦诚对话是有价值的”。

03 泽连斯基破局:一场即兴反击战

在冷场局面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起身发言,其发言并未在原定议程内。据《南德意志报》确认,泽连斯基原计划仅参与视频连线,当天实际是乘火车连夜抵达慕尼黑。

他抛出三个关键质问:

“当美俄领导人通电话时,欧洲是否也在通讯录上?”(暗指近期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事件)“安全保障不能只在防空洞里签字”“真正的团结不需要读稿器”

这一即兴发言引发全场首次自发掌声。德媒指出,其手持的讲稿背面显现乌克兰儿童手绘的防空洞涂鸦,形成强烈视觉符号。

04 国际观察者深度分析

■ 布鲁金斯学会欧洲政策主任菲奥娜·希尔(美国):“万斯的讲话实则在传达共和党对北约定调——减少地缘投入,转向本土安全。将中俄威胁降级是为说服选民支持撤出乌克兰铺路。”

■ 欧盟理事会前秘书长雅佩·德霍普·舍费尔(荷兰):“欧洲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当美国用价值观武器攻击我们时,该如何平衡道义制高点与生存现实?”

■ 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蒂·佩西宁:“能源价格差的缩小为欧洲争取了战略调整窗口期。”

05 背景延伸:美欧裂痕数据图谱军费基准线:2024年北约欧洲成员国军费GDP占比达2.17%(德国最终数据2.01%)能源依赖度:欧盟统计局确认2024年自美LNG进口占比降至41%,价差收窄至19%代际认知差:欧盟民调显示18-35岁群体对跨大西洋联盟认同度较50岁以上群体低31个百分点结语:正在重组的盟友方程式

这场会议虽未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从万斯的“震撼疗法”到泽连斯基的“突袭演讲”,已然折射出联盟体系重构的现实:各方都在重新计算利益与价值观的兑换比率。正如会议手册扉页所印的古罗马格言——“和平需要更大的勇气”,或许正是当下最好的注脚。

免责声明

感谢您阅读本文。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非专业建议或承诺。尽管作者已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无法作出完全保证。

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损失或风险,作者概不负责。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反映任何组织或机构的观点。

读者应自行判断信息的适用性,并承担相关后果。需注意,某些内容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失效,建议您自行核实最新信息。

对于任何与本文相关的争议或问题,作者保留最终解释权。如果您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本文,请确保其来源的可靠性。

在参考本文内容时,请保持谨慎,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

再次感谢您对本文的关注。

0 阅读:9

李儒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