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心梗并非毫无征兆,在它发生前,人体往往会发出多种警示信号,而其中,耳朵的异常变化就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提示。
耳朵并非仅仅为人体的听觉器官,其与全身血液循环亦密切相关。
如果心脏供血不足,耳部的血管微循环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当耳朵展现出特定的不寻常迹象时,这或许是心脏健康状况传递出的“预警信号”。

在中医看来,耳朵是人体的“全息缩影”,通过观察耳朵的形态、颜色等变化,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朵的血管不仅丰富,而且异常细小,因此它对血液循环的任何异常变动都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这意味着,一旦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耳朵往往会随之出现某种异常表现,成为反映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
医生指出,虽然耳朵的异常不能100%说明心脏有问题,但如果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尤其是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异常一:耳垂褶皱(弗兰克征)
在圣路易斯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中,108名患者被跟踪了8到10年的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耳垂褶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死亡的风险增加存在显著关联。此次研究由圣路易斯医学院和多家医院的心血管学科联合进行,参与者的年龄介于50到80岁之间,且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或急性心脏事件。

研究中发现那些在初期就出现耳垂褶皱的患者,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风险比没有耳垂褶皱的患者高出了接近60%。而且,这些患者因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死亡的风险也明显升高。耳垂褶皱的形成,绝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它可能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和血管健康紧密相关。耳垂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血液供应方式。
耳垂的血管较为细小,血液流动主要依赖外部循环系统,如颈动脉。
如果心脏供血功能出现问题,血液循环不畅或动脉硬化发生,这些微小血管就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耳垂上的折痕或皱褶。耳垂褶皱可能是动脉硬化的早期信号之一,关注这一体征可能帮助早期发现心血管健康问题。

异常二:耳朵疼
除了耳垂褶皱,耳朵疼也可能是心梗的潜在预警信号之一。
当心脏供应不足或发生动脉硬化时,血液流动的受阻可能会影响到耳朵的神经系统,导致耳朵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心脏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系统密切相互关联有关。
心脏通过循环系统向全身各部位提供血液,而这些血液的流动不仅仅影响器官的健康,还能够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向身体的不同区域发出警报信号。
当心脏出现功能障碍或血流受阻时,可能通过与心脏相连的神经通道,向耳部发出疼痛的信号,提示身体某些部位已经受到影响。
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尤其是在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易被人们忽视的心梗信号呢?

许多患者在心梗发生之前,并未出现典型的剧烈胸痛或明显的不适,而是表现为一些更加隐蔽、容易被误解的症状。
若对这些信号视而不见,或许会错过及时就医的时机,以下为一些易被忽视的心梗信号:

心梗的一个不典型症状是咽喉部的不适,尤其是烧灼感或压迫感。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喉咙发紧、异物感,伴随胸闷和呼吸困难,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咽喉炎或感冒的前兆。尤其是在冬季或流感季节,许多人可能会忽视这类症状,将其归因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心脏问题引发的咽喉不适通常是伴随着胸部不适的,例如压迫感、紧绷感,或是胸闷,这些症状可能与呼吸系统的疾病不同。

嗓子疼的出现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相关,特别是在心梗的早期,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影响到胸部及上部呼吸道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这些不适感。
这种症状特别在一些有心脏病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食不健康或存在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现。如果在出现嗓子疼的同时伴有其他心脏疾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急促或出冷汗,应引起高度重视。

极度的疲劳感是心梗的另一个早期信号,尤其是在发作前的几天或几周内,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持续地体力不支或虚弱,甚至进行日常活动时也容易感到疲惫。
即便是诸如步行或攀登楼梯这样的轻微活动,也可能让患者体验到极度疲乏的感觉。
与常见的疲劳不同,这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疲劳感通常无法通过休息得到缓解,休息后仍然感觉虚弱,似乎身体完全没有恢复力。
这种突发的虚弱感可能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到肌肉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极度疲劳和虚弱往往被误认为是衰老、压力过大或工作劳累引起的,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且伴随其他心脏病症状时,应该警惕可能存在心梗的风险。

心梗的症状可能类似于胃酸反流或胃灼热,尤其是对于女性或老年人来说,胃灼热常常被忽视或误解为普通的消化不良。
胃酸逆流是指胃部内容物异常上行至食道,从而引发食道及胸部区域产生不适感受。
而当心脏的供血受到影响时,心脏缺血会导致胸部区域产生类似的灼热感,特别是当冠状动脉出现堵塞时,可能会产生胸骨后不适或灼热感,患者常常会误以为是胃部问题。

与胃酸反流不同的是,心脏引起的不适往往伴随着胸部的压迫感或不适,并可能扩散到肩膀、背部或颈部,尤其是在剧烈活动后。
胃灼热通常与食物或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而心梗引起的不适往往没有明确的食物诱因。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并且伴随呼吸困难或头晕,可能就不是普通的胃酸反流,而是心脏问题的表现。故而,若是观察到上述迹象,我们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同时,熟悉并掌握心梗突发时的自救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心梗而丧生,近乎半数的患者在发病后的短短1小时内便与世长辞。而能否在“黄金120分钟”内采取正确自救措施,直接决定生死。
对患者而言,“自救”是生存的第一道防线,但多数人因慌乱或无知错失良机。如何在危急时刻保持清醒、科学应对?

当心梗发作时,患者应该尽量找到一个平坦、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避免站立或走动,以防摔倒或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加重病情。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减少外部干扰,帮助自己保持冷静,减轻焦虑感。
如果可能,采取半卧位,即上半身稍微抬起约30度,这种体位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并能改善呼吸功能。在此过程中,尽量避免将头部和上身完全平放,这样能够帮助肺部扩张,减少呼吸困难的症状。
还需保证所穿衣物保持宽松状态,尤其是领口与腰带等容易紧束身体的部位。轻松地衣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脏和其他器官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
总之,保持镇静、躺下或坐下,并注意调整衣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针对已确诊冠心病且按医嘱备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的患者,一旦心梗急性发作,应立即将一片硝酸甘油置于舌下含化。
此举能使硝酸甘油迅速生效,拓宽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灌注量,从而有效舒缓心绞痛症状。若患者存在低血压病史,或在服用硝酸甘油后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通知急救团队。
另一方面,阿司匹林也是心梗急救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阻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恶化,有助于减轻心肌受损。在无禁忌症(例如胃溃疡、出血性疾病等)的前提下,患者可嚼服300mg阿司匹林。但务必注意,若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存在其他使用禁忌,应坚决避免使用,并立即向急救人员说明情况。

在急救人员抵达前的等待时间里,患者应当尽力维持一种悠长且平稳的呼吸节奏。
这种深呼吸的方式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体内氧气的充足供给,进而对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过度的紧张可能引发呼吸急促,进而加重身体的负担,保持平稳的呼吸非常关键。
患者可以尝试进行几次深呼吸,可以先缓慢而深地吸气,确保空气进入腹部而非仅限于胸部,让腹部自然膨胀;然后,慢慢地将空气排出,确保每次吐气时都完全排空肺部的空气。这种缓慢而深长的呼吸方式不仅有助于放松身体,还能帮助调节心率,减少由心脏病引发的其他不适症状。
通过深呼吸的练习,患者能够为急救人员的及时到来争取更多时间,同时减轻心脏的压力。

耳朵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心脏问题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在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下,耳部的血管微循环受到影响,会表现出耳垂褶皱或耳部疼等症状。
除了耳朵,其他容易被忽视的心梗信号也应引起重视,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是预防心梗发生的重要措施。当心梗发生时,患者应冷静应对,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脏病带来的生命危险。

1、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心梗!.2025-02-27
2、河南省直三院.耳朵是“心梗”的放大镜?.2024-10-25
3、新华网.心梗救治日|突然出现心梗怎么办?急救专家教你这么做.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