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轰动国际的数学家,47岁娶29岁军医,相守16年爱情感人

阡陌文史 2025-02-06 16:14:48

1997年春,北京中关村人来人往,一位神情忧伤的女子突然伸手环住旁边雕像肩膀,额头轻抵冰凉铜像,一滴泪珠悬在雕像的眼镜框上,留下一张合照。

诧异的人们不会知道,这张合照背后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雕像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搂着他的女子是相濡以沫16年的妻子由昆。

1933年,陈景润出生在福州仓山一个贫寒的老宅里,抓周时,他紧攥着的是本破旧的《九章算术》。

当私塾先生讲"鸡兔同笼"时,这个瘦弱男孩总在桌底用木炭画星图。1948年考入英华书院那日,他在日记本写下:"今日见沈元教授,方知数学乃宇宙之诗。"

在厦门大学数学系的四年,陈景润创造了两个纪录:图书馆借阅卡盖满273个印章,以及因熬夜验算被锁馆内23次。

1957年调入中科院时,他的全部家当是三麻袋演算纸——后来这些纸页将成为中国数学史上最昂贵的"废品"。

1962年的中科院数学所4号楼,西侧6平米锅炉房成了陈景润的宇宙。供暖季结束后的铁皮锅炉,白天是写字台,晚上是暖床。

数学家华罗庚有次突击检查,发现弟子正用粉笔在墙上推导公式,石灰粉簌簌落进搪瓷缸,把小米粥染成灰白。

"小陈,你这是要炼长生丹?"华老打趣道。陈景润推了推缠胶布的眼镜:"华老,我在验证素数的热传导模型......"说着撕下半片烤焦的馒头,蘸墨水继续计算。

锅炉房墙面的公式越写越密,最终在1973年凝结成《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西方学界惊呼"陈氏定理照亮哥德巴赫猜想之路"。

视“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为方程式的陈景润,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数学研究近20多年,转眼,这位“资深宅男”已经45岁,仍孑然一身。

没想到,人到中年的他,爱情却意外降临。

1978年深秋,陈景润住进了jie放军309医院。

一天,一位护士推开病房门时,看到陈景润正用输液管在床单上绕拓扑环。当她要没收稿纸,这位数学家突然蜷成刺猬:"等等!这个傅里叶变换还差两步......"

"陈老师,您再偷写公式,我就把药换成数学符号!"

这个福州口音让陈景润笔尖一顿——这个会把他体温记录画成函数曲线的护士,竟与故乡的茉莉花香有关。

他抬头望着这位大眼睛的护士,突然有了心动的感觉,这位护士就是27岁的由昆。

那天,他忍不住问了一个突兀的问题:“你爱人在哪里?”

由昆愣了一下,爽朗地笑着摇头,“还没成家呢。”

“那男朋友呢?”

“也没有!”

由昆只觉得这个数学家怪怪的,全然没有注意他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此后,陈景润开始找机会与由昆聊天,跟她一起学英语,有意拉近两人距离。

一天,他情不自禁地向由昆表白:如果我们能生活在一起就好了。

由昆吓了一跳,她从没想到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会爱上自己,考虑到两人年龄相差太大,她犹豫了。

陈景润却用一片真心最终将她打动。“我大你这么多,会一辈子谦让你,疼爱你。”

1980年,两人喜结连理。陈景润用结婚照定格了科学家的另类浪漫:西装口袋插着计算尺,新娘捧花里藏着《数学学报》。婚礼上期刊,还有张写着"1+1=家"的竖式草稿。

"我会像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证明我们的未来。"陈景润的誓言让宾客忍俊不禁。由昆红着脸拧他胳膊:"先证明今晚能准点吃饭!"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不久,由昆怀孕了,临生产时,根据条件只能做剖腹产手术。

可陈景润却迟迟不敢在手术单签字,他害怕手术影响妻子健康,硬是加上一句:“务必保证我妻子由昆术后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医生问他,万一手术出现问题,是先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陈景润毫不犹豫回答“保大人”。

万幸,最后孩子顺利出生,母子平安。陈景润坚持儿子随妻姓,取名“由伟”,以期让孩子永远记住妈妈的付出。

由昆再三劝说,陈景润才同意前面加上自己的“陈”姓。这个由夫妻二人组合的名字,体现的是他们的相互恩爱与体贴。

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分居两地,大多数时间只能靠书信情,但两人的感情却不减反增。1983年,在国家的体谅和安排下,由昆工作调动,两人终于结束分居生活,团聚在一起。

然而,一年后一次意外却打乱两人平静的生活。

1984年,陈景润意外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他又患上帕金森氏综合症。由昆贴心照料丈夫,这一照顾就是10多年。

尽管身患疾病,也依然阻止不了陈景润的对学术的探索之路。

1996年在病房里,帕金森病的震颤让他握笔如握千斤。由昆把着他的手,在《等差数列中的素数分布》修订稿上艰难落笔。

"这个ε要再小点......""不行,手抖得ε必须变大!"这对夫妻的争执,成了病房最温暖的语言。

3月19日清晨,陈景润突然清醒,索要珍藏的牛皮纸信封。颤抖的手指抚过1973年论文手稿,在空白处添上最后一行:

"证出'1+2',却解不开你眼角的纹。"数学家以独特方式,完成了写给妻子最后的情书。

由昆强忍悲痛送别相伴16载的丈夫。思念至深时,她就跑去到丈夫的铜像前,陪他说话,诉说思念。

如今,陈景润纪念馆的玻璃柜里,哥德巴赫猜想手稿与织着二进制密码的毛衣静静相偎。当年他在《科学通报》的投稿信封上,补丁般的公式依然清晰。

正如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所言:"给人类以光明者,必先燃烧自己。"

当游客驻足中关村的"陈景润星"纪念碑,或许该想起他留在某页手稿的批注:

爱情是最优算法,用无限迭代逼近永恒;而坚持,是对真理最美的收敛证明。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