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终前叹息:我一死,大清必然灭亡!果真去世10天后大清就亡了

新新愣是 2024-10-15 16:56:48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2年,随着隆裕太后与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纸退位诏书,统治中华大地200多年的清王朝彻底宣布倒台。

这也成为了近代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份诏书宣告的前十天,一位对大清有着极为重要作用的“重臣”离开了人世。

而他在临死前,所留下的那一句“我死之后,大清必亡”论调,也一语成谶,成为了晚清灭亡的判词。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1912年1月27日清晨,北京城的寒风凛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压抑。

在一间昏暗的病房里,清朝末期的重要军政人物良弼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他的双腿被炸断,伤口渗出的鲜血早已浸湿了床单,医生们束手无策。良弼意识模糊,但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

就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那一刻,他喃喃说道:“我死,大清必亡。”

这句话如同预言一般,似乎早已洞悉了未来。而就在他去世的短短10天后,清帝退位,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轰然倒塌。

良弼出生于1877年,家族背景显赫,是满洲镶黄旗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属于清朝宗室成员。

虽然他的家族曾经辉煌一时,但当良弼降生时,清朝已经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以及中法战争等一系列挫折中走向衰落。

家道中落,昔日的荣光不再。良弼的童年是在相对清贫的环境中度过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这并没有掩盖他的聪慧与天赋。自幼,他便表现出极高的智商和卓越的学习能力。

他的家世背景使他从小就接触到大清的贵族文化,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正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良弼从小便对清朝的未来充满忧虑,渴望有所作为,挽救这个走向衰亡的帝国。

19世纪末,清朝的衰败已成不争的事实。面对内忧外患,许多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挽救帝国。而良弼也是其中一员。

他在少年时期就接受了新式教育,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知识与理念。随着时局的变化,良弼的求知欲愈发强烈,他决定东渡日本求学,寻找新的出路。

1900年,良弼前往日本,进入了当时日本最有名的陆军士官学校。

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军事理论、政治思想和科技进步。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人才的同时,良弼也开始思索如何通过军事力量来拯救清朝。

留学期间,他撰写了《参谋要略》一书,这部著作在中国军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他军事才能的证明。

1903年,学成归国的良弼加入了清朝的练兵处,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凭借着他在日本学到的军事知识和改革理念,良弼迅速崭露头角,得到朝廷的重视。短短几年间,他从练兵处的军学司监督一路升迁,最终成为保定军校的校长。

这所军校是清朝新式军官的摇篮,而良弼在这里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教育改革。他引进了西方的军事理论,改革了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军官。

在保定军校任职期间,良弼不仅着眼于军事技术的提升,更关注军队管理的现代化和人才的培养。他主张打破满汉之间的民族隔阂,提出“不论满汉,唯才是用”的理念。

这一主张在当时深受保守派的抵制,但良弼坚信,唯有重视人才,不拘泥于民族背景,才能真正做到国家的强盛。

1907年,安徽霍山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叛乱,清政府一时束手无策,局势十分紧张。此时的良弼临危受命,带兵前往霍山镇压叛乱。

他冷静分析局势,迅速调兵遣将,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经过一系列精密的部署,叛乱很快被平息,良弼的军事能力再次得到证明。

霍山叛乱之后,良弼对清朝的军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发现,尽管通过新式教育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但军队内部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改革并未触及到根本问题。

平叛事件让他意识到,清朝的衰败不仅仅是外部力量的冲击,内部的腐化和积弊才是更深层次的危机。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清朝朝廷陷入了巨大的恐慌,权力中枢一片混乱。

作为朝廷中的保皇派代表,良弼对这场起义的态度极为强硬,主张以武力镇压革命,坚决维护清朝的统治。

在他的眼中,革命党人是清朝的最大威胁,而只有通过强硬的军事手段,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

良弼向朝廷立下军令状,誓言亲自率兵镇压革命军,但朝廷最终派出的镇压负责人却是荫昌,而非良弼。

尽管他军事才能出众,但由于资历尚浅,未能赢得足够的信任。面对这样的局面,良弼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清楚地知道,错失镇压的最佳时机,将会给清朝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在武昌起义的镇压问题上,良弼对袁世凯的态度极为坚决。

他从一开始就对袁世凯充满了不信任,认为袁野心勃勃,是个不可重用的阴险人物。良弼看得极其清楚,如果朝廷继续依赖袁世凯,清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袁世凯最终选择了与革命党人达成妥协,迫使清帝退位。

良弼的这些预见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他对袁世凯长期的观察和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他坚信,清朝的危机不仅仅来自外部的革命力量,更来自内部的腐败和投机分子。

而袁世凯,正是这些内部危机的代表人物。

武昌起义后,清朝的局势愈发混乱,朝廷上下对革命党和袁世凯的态度摇摆不定。

为了挽救清朝,1912年1月,良弼与铁良、溥伟等人共同成立了宗社党,试图集合保皇力量,抵抗革命势力。他们主张通过强硬手段维持清朝的统治,良弼本人更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计划亲自带兵南下镇压革命。

但良弼的强硬立场和对袁世凯的敌视态度,使他成为了多个势力的眼中钉。

同盟会成员彭家珍认为良弼是革命的最大障碍,决定将其除掉。

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携带炸弹潜入良弼的宅邸,伺机行刺。

当晚,良弼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袭击,彭家珍向他投掷了两颗炸弹。第一颗没有命中,但第二颗炸弹炸断了良弼的双腿,彭家珍当场身亡。

尽管良弼在刺杀后被紧急送往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最终于1912年1月27日不治身亡。

他的死成为了清朝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良弼的领导,保皇派的宗社党迅速瓦解,清廷仅存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仅仅10天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正式灭亡。

良弼临终前的那句“我死,大清必亡”仿佛成了一个不祥的预言。随着他的去世,清朝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就此走入历史长河。

参考资料:

宗社领袖良弼遇刺 伤重而亡.中新网 [引用日期2014-08-29]

良弼之死.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4-08-19]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37

新新愣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