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幻想,如果在影院时也可以快进该多好。在观看本片时,这样的想法愈发的浓烈。分成上下两集,肯定是一场很长的排练和铺垫,整个灌水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从片中炸开的大坝就能看出来。但是,弗朗西斯·劳伦斯却有一种奇怪的天赋,他能把水平均地浸润到故事的每个细胞里,用延长的定格,放慢的语速,用更多的空白镜头,更多的沉默,来填补这两个小时的空白。就算观众觉得漫长,也没观众去上厕所,因为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说不定就是一场激烈的乱斗。
本片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它只是在做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就是将两个故事衔接起来,让观众听明白就行。唯一的变化,就是将隐藏在暗处的民众之间的战斗,摆在了明面上。叛军和残暴的极权势不两立,百姓们受到鼓舞,纷纷挺身而出,与军方、警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极权的“国会区”,在过去一年里,它还坚若磐石,但在这场巨大的浪潮之中,它已经变得破烂不堪,岌岌可危。片中列举了演说、暗中监视、象征着士兵、被强迫做奴隶劳动、监禁和折磨、死亡游戏等来展示这个制度的铁拳统治。
这一切都是象征,但简单的象征意义并不能表达出真正的含义,重复的象征只能勾勒出“反乌托邦”的轮廓,却没有抓住其本质。因为它是青少年影片,所以它有名义没实质也可以被宽恕,但编剧与原作者却把剧情层面拓展到青少年之外,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成人政事与军事舞台,并让青少年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里可不是什么街头混混抢地盘,这里有强大军队,年轻英雄们大显身手的机会,除了秀场,就是在镜头前。Katniss这个角色尽显笨拙。奥玛·柯茵安慰她说:“没有什么比无奈的等更痛苦的了”(大意)。
这正是少年想要进入更高层次世界的心态。他们有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游戏规则,想要影响到成人的生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无非就是男女之情,争权夺利那点事,不然的话,他们除了脸嫩,但毅力、胆量、技巧、智力以及阅历,有一点不成熟,那就没得可玩了。但对于本片来说,它不仅需要宏伟的故事,还要让Katniss成为主导者,所以,一切的杀戮、痛苦和牺牲,都变得不值一提。Katniss的思念和选择的伤痛,就像是国内青春片里,用流产来表现青春时的残忍,唯一不同的是,好莱坞更懂得怎么去包装,去冲淡这种僵硬。
小说可以打断剧情,用几个段落来分析人物的心理,让人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影片是不可能的。大表姐的演技在这个年龄段里算是出类拔萃了,但还谈不超群绝伦,根本无法挽救这个尴尬的人物设定。另外,这一集中也强化了对于大众传媒的表现,两边的博弈实质上就是依靠媒体来赢得人心。但是这种攻击和防御的战术,实在太过幼稚。也不是没有精彩的地方,比如“六壮士”闯入国会区时,那种凄惨的末世氛围,寂静中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还有一些主视角的镜头也用到了电上。
不过,这种事情很少见,Katniss从头到尾都是冷眼旁观,当医院被炸毁时,她什么都做不了,当飞机袭击时同样,唯一做的就是救猫(的主人)。将个人感情置于目的之上的做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也导致了更多所爱之人铤而走险,成为敌人的工具;奋不顾身地想要挽救局面,反而落入陷阱,让反抗军更加狼狈。而在银幕上出现的积极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团队智慧团培养出来的。
Katniss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指出了本片的主旨:年轻人试图干涉成年人的生活,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勉强有了容身之处,却导致了剧情的崩溃。除了成人视角,对于年轻观众而言,这类片子最令人激动的地方,就是他们可以创造出共同幻想:他们可以承担成人的责任,而且可以超越成人;而不是将成人拉低到他们的层次,和他们一起做那些令人尴尬的事情。
对于斯诺这种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政客来说,他在公共场合的讲话,必须要言简意赅,一针见血,配合少女装模作样的说些故作高深的话语,就会让人觉得好笑。这两年,青少年题材越来越多,越来越认真,但主角还在装模作样,这简直就是作茧自缚,真正能演好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