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燃保险不赔?别慌!这些法律大招让你赔款一分不少

冰封北冰洋 2025-04-07 09:24:59

深夜,一辆停在小区里的新能源车突然自燃,火势瞬间吞噬车身,连带旁边的保时捷也遭了殃。

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惊胆战,可更糟心的是,损失该找谁赔?

是自认倒霉,还是硬刚到底?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汽车自燃背后的“赔钱攻略”。

👉🏻第一步:先找保险,但别踩这些“坑”

如果你的车买了自燃险,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

但要注意,自燃险可不是“全包”,

比如某案例中,一辆百万豪车自燃,

保险公司以“维修期间免责”为由拒赔,

最终法院却判决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理由是事故发生在公共道路,不属“营业场所维修期”。

这说明,保险条款的“文字游戏”可能被推翻,关键看事故是否符合免责条件。

不过,自燃险通常有20%的绝对免赔率,比如损失1万最多赔8000。

如果是新能源车,更要小心!

有博主爆料,某电动车因“电气线路故障”自燃,保险公司以“电池质量缺陷属免责范围”拒赔。

这时候,你需要专业鉴定证明起火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第二步:揪出“真凶”——厂家、销售方还是维修店?

如果自燃是车辆本身缺陷导致,

比如发动机油管漏油引发火灾(山东高法案例中,法院判定生产商和销售商连带赔偿13万),

车主可以直接向车企或4S店索赔。

但难点在于举证,

普通人很难证明车辆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

这时,消防部门的《火灾原因认定书》和第三方鉴定报告就成了“救命稻草”。

还有一种情况更复杂:

比如温州“老头乐”自燃殃及豪车,律师分析,若三轮车存在产品缺陷,生产商要赔;

若是车主私自改装电路,责任就得自己扛。

所以,保留维修记录、拒绝非法改装至关重要!

👉🏻第三步:法庭见!这些证据能帮你“翻盘”

当保险和协商都走不通时,诉讼是最后防线。

东莞赖先生的案例堪称教科书:

保险公司咬定“维修期间免责”,但法院认为试车发生在公共道路,且未实质性维修,判决保险公司按全损赔偿64万。

这提醒我们,

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未必站得住脚,关键要看事故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免责情形。

⚠️最后划重点:

⚪︎及时取证:报警并索要消防鉴定,拍摄现场照片;

⚪︎盯紧合同:买保险时看清免责条款,新能源车尤其注意电池相关免责;

⚪︎多方追责:除了保险公司,生产商、销售方、停车场管理方(若未尽安全责任)都可能担责。

小编有话说:

车子烧了固然心痛,但法律从不“躺平”。

记住,你的每一个动作,从第一时间报警到保存维修记录,都可能成为索赔的关键筹码。

下次再遇到“自燃罗生门”,别再吃哑巴亏,拿起法律武器,让该赔钱的人一分都逃不掉!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图片来自于网络新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号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