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大阮府、菜厂、金鱼和西堂子老胡同旧影

醉薇聊历史 2024-06-04 19:43:08

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六千多条。最早是在朝阳门大街和东四一带,多为南北走向,且规划整齐,两边多为四合院,可惜现在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本组图片拍摄于1909年,拍摄者为法国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杜特尔特(Alfred Dutertre),所记录的是王府井一带的胡同景象。

胡同口

1909年2月,几名男子站在大阮府胡同口,旁边停着几辆人力车,两条狗正在不远处嬉戏。往胡同深处看,房屋很整齐,地面也很干净。

向外看

大阮府胡同在清朝时属镶白旗,乾隆时称之为大冉府胡同。因传在胡同东口有一阮姓的府邸,宣统时改称“大阮府”。本图是从胡同内拍摄的胡同口景象。一名男子靠墙而立,很拘谨的样子。在接下来的图片中,我们还会看到他。

居民

大阮府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和丁字街交会处。这是一个大宅门前的景象,两名旗人女子扯着一个小孩子走出垂花门。

老树

方才在胡同口依墙而立的男子再次出现在镜头里,这次他是站在大宅门的影壁墙前。大宅门旁边是一棵古老的大树,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卖糖葫芦

一个卖糖葫芦小贩走到大门前,男子喊住他,拿起一串糖葫芦询问价格。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宅门的另一侧也有一棵大树。俗话说:“树小屋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而这两棵老树,足以说明这是一户世家了。

离开

大宅门内住着的人非富即贵,这里也就成为小贩们很乐意来的地方。此时小贩准备挑着担子离开,注意小贩手里多了一只冻柿子。

冻柿子

在同一地点出现的第二名小贩,所售卖的东西为落花生和冻柿子,我们也就找到了前面图中那个卖糖葫芦小贩手里的冻柿子的来源。大家经常来这里叫卖,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冻柿子是这个小贩送给他的。

戗菜刀

这是大宅门前出现的第三个生意人,一个磨剪子戗菜刀的小伙子。戴着毡帽,手里拿着一支招揽生意的长喇叭。很显然,他们都是摄影师为拍照找来的模特。

磨刀

小伙子按照摄影师的要求,骑跨在板凳上开始在磨刀石上磨菜刀。这是一个古老的营生,旧时很常见,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菜厂胡同

菜厂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路西,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御膳房储存瓜果蔬菜之地,因而得名“菜厂”。至今胡同之名依然保留。

人力车

因为紧挨着王府井大街,胡同口停放着成排的人力车,车夫们个个衣衫不整,显得十分贫穷。旁边的摊主衣着较为完整体面,经济条件似乎要好很多。

行人

披着长袍,在菜厂胡同口闲逛的年轻男子。路边的柱子上挂着“合群戒烟会”的牌子,并指明方位在“此口内路南”。不过,这里所说要戒除的不是纸烟,而是鸦片。

金鱼胡同

金鱼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图为胡同里的商铺,有万全斋靴鞋店,也有酱菜园子。另外还有两家挂着带有“洋文”的招牌,说明当时已有不少洋人出入其间。

胡同人家

金鱼胡同内的一户普通人家,门前堆放着各种垃圾,有独轮车的车架、车轮,还有一些箩筐和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不解的是院门两边的围墙外还包着秸秆制成的箔,不知是作何用途。

干鱼胡同

干鱼胡同位于今王府饭店北侧,现已更名为甘雨胡同。清康熙时期的郎世宁、道光时期的礼部尚书贵庆以及晚清名臣李鸿章都曾在这个胡同里居过。

西堂子胡同

堂子胡同口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西堂子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这里曾居住过年羹尧、左宗棠等历史名人。

0 阅读:1

醉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