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尽天良!央视315打响第一枪某大品牌餐饮,多家涉事门店永关停

霸苍笙客栈 2025-03-15 08:59:07

“食材酸了怎么办?”

“多泡泡就行了”!

真没想到这竟是一家大品牌餐饮后厨对315央视暗访记者说出的话!

这简直丧尽天良,那么就别怪央视给你“上强度”——永久关店......

"舌尖上的死亡威胁"

每年到了315前夕,餐饮行业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紧张得不行。

为啥呢?历年来,这时候都是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的高峰期。

这不,2025年也不例外,央视记者早早便开始了暗访行动。

要说这次被曝光的杨铭宇,那可是在餐饮界响当当的品牌。

自2011年创立以来,全国到处都有它的门店,规模大得惊人,还曾被夸为“餐饮典范”,多少人冲着这名声去吃饭。​

可谁能想到,它的黑历史一箩筐。

就拿2024年来说,成都一位大哥点了份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外卖,正吃得差不多呢,突然瞅见餐盒里有个黑不溜秋的玩意儿。

一开始还以为是调料,仔细一翻,好家伙,竟是一条老鼠尾巴!再扒拉扒拉,一只炖烂的死老鼠就这么出现在眼前。

这大哥当时就懵了,赶紧跟商家反映,同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事发后,门店停业整顿,虽说最后这大哥和商家和解了,可这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惊掉了下巴。

到了9月,郑州这边又出状况。

有一家公司订了51份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当午餐,结果吃完当晚,就有员工身体不舒服,上吐下泻的。

第二天一统计,好家伙,超过20人都出现了不适症状,去医院一检查,好多人被确诊为食物中毒。

公司员工王女士说,午餐是公司统一订的,出了这事儿,店方却只愿意赔偿900多元餐费。

可店长却称对方反映不实,还报了警,说等相关部门检测结果出来才有统一回复。

市场监管部门很快介入调查,送检了门店留样餐食,郑州市疾控中心也赶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这一来二去,杨铭宇的名声可就更“臭”了,本以为经过这些事儿,它能好好整改,可谁能想到,更大的雷还在后面等着呢。

后厨惊现 "生化实验室"!

这次暗访,记者们悄悄潜入了3家门店,本想着看看这大品牌的后厨,是不是真像宣传的那样干净卫生、规范有序。

可谁能想到,现实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记者一走进后厨,那场面简直没法看。

先说食材处理这块儿,香菇都发酸了,土豆都长芽了,可员工呢,就简单地把这些食材往水里冲一冲,跟没事儿人似的,接着就准备下锅。

还有那些隔夜的剩肉、剩汤,也不管有没有变质,直接加热一下,就端上了顾客的餐桌,甚至还优先把这些剩菜卖给顾客。

再说说卫生和安全问题,简直糟糕透顶。

好多员工连健康证都没有,就在那大大咧咧地处理食材。

做饭的时候,塑料包装袋不小心混进锅里了,也没人当回事儿,就这么一块儿加热。

咱都知道,塑料融化后,会释放出有害物质,这对食物得造成多大危害啊!

更过分的是,有的员工一边叼着烟,一边切菜、炒菜。

后厨的地面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灶台也沾满了油污。

牛腩煲里面用的是隔夜的黑牛肉,为了掩盖变质的颜色,竟然添加红色不明物质。

这不明物质吃到肚子里,谁知道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啊!

剩菜回收机制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顾客吃剩下的饭菜里,香菇、青菜被挑出来,洗一洗又重新用。

汤底也不浪费,和新汤混在一起继续售卖。

这一套操作下来,顾客还以为自己吃的是新鲜食材,实际上,可能是别人吃剩下的“二次加工品”。

事情一经曝光,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调侃说:“终于知道香菇为啥那么入味了,原来是涮了好几锅啊。”

还有人直呼:“再也不敢吃了,想想之前吃的那些,胃里就一阵翻腾。”

好多消费者都纷纷表示要“避雷”,那些曾经在这家店就餐过的人,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都感到特别不适。​

官方的动作也很快,国务院食安办直接连夜发通知,涉事的3家门店直接被永久关停,还要彻查全国所有的杨铭宇门店,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杨铭宇官方这时候也慌了神,赶紧出来紧急致歉,承诺会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

但网友根本不吃这一套,评论区全是 "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 的调侃。

毕竟去年成都吃出老鼠、郑州集体中毒的事儿,道歉之后不也没见整改到位?

加盟模式成遮羞布?

杨铭宇事件不过是餐饮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调查显示,70%的连锁品牌存在加盟店管控漏洞,预制菜过期、剩菜回锅等问题普遍存在。

“现在的餐饮行业,拼的不是厨艺,是怎么省钱。”某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品牌为了扩张疯狂招商,根本不管加盟店死活。

健康证缺失、后厨不透明等问题更是顽疾。

记者走访发现,超过半数的餐厅员工没有健康证明,所谓的"明厨亮灶"大多只是摆设。

消费者花着冤枉钱,却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这场危机给整个餐饮业敲响警钟。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后厨监控平台,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制作过程。

同时,推行"食材溯源码"制度,从源头杜绝变质食材流入餐桌。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学会"三看一闻"很重要:看食材颜色是否自然,看员工操作是否规范,看餐厅卫生是否达标,闻食物是否有异味。

遇到可疑情况,要敢于行使"退菜权",用行动倒逼行业整改。

食品安全无小事,315曝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当我们在餐厅举起筷子时,不仅是在品尝美食,更是在检验商家的良心。

唯有监管部门动真格,企业严守底线,消费者积极监督,才能让"舌尖上的安全"不再只是口号。

下次点餐时,请多留个心眼——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重塑这个行业的未来。

毕竟,我们捍卫的不仅是自己的健康,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参考来源:

0 阅读:0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