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双11刚结束,不少快递仍在路上。
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2022年的这个双11与此前诸年相比显得格外平淡。
以往无论是淘宝、京东抑或是其他电商平台,双11活动结束后总会发布战报,其中最吸人眼球的就是总销售额,而且为了给活动造势,天猫曾经还搞出了实时销售额,允许用户在活动期间随时查看双11活动总体数据。比如2021年天猫双11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京东双11交易额为3491亿元。
可这个坚持了多年的惯例,在今年被打破了,2022年的这个双11,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都没有发布详细战报,连总体交易数据也没公布,这是自有双11活动以来,14年首次出现。
对于战报,天猫给出的回应是“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京东给出的回应是“超越行业增速,创造了新纪录,零售购买用户数也再创佳绩”。
如果事实真如天猫及京东所言的“稳中向好”,那他们为何不愿意公布具体交易额呢,为此甚至不惜打破了坚持14年的惯例?
单纯就个人而言,个人认为应该是实际数据并非他们所陈述的那样,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两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寒冬”,为了能持续生存下去,不少企业“断尾求生”,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从去年到如今国内不止一家互联网巨头选择裁员,为了规避风险,大佬们还颇具创造性地赋予了某些词汇一些新的含义,比如“毕业”,再比如“向社会输送人才”,还比如“内部调整“等。
企业相继裁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很多小伙伴失业了,且如今这个大环境下,重新找工作变得尤为困难,对此不少小伙伴消费需求转向保守,通过各种方式削减非必要的生活开支,尚能继续使用的物品,譬如手机等,那就继续使用,换机周期的延长直接导致了手机厂商销量的持续下滑。
2022年双11,除小米外,国内其他手机厂商战报中仅给出了品类销量、排行等数据,对于交易额,各厂商三缄其口,只字未提。而明确给出交易额的小米,数据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其去年双11全平台交易额为193亿元,而今年双11数据则为173亿元,直接下滑20亿元,下滑幅度高达10.36%。
这还只是小米一家的交易额下滑幅度,其他家肯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所以本次双11,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没有如以往那般隆重发布活动战报,而是纷纷选择沉默,很可能并不是其所称的“稳中向好”、“再创佳绩”,而是与去年相比整体交易额出现较大的下滑,基于稳定股价等方面考虑,干脆大家都不发战报了,典型的“报喜不报忧”的做法。
今年双11你花费了多少钱呢?购买了何种物品?与去年花费相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欢迎留言评论,咱们评论区见。
电商为假货销售做出巨大贡献!
把产品做好,把价格订好,少搞点套路,毕竟大家都非常忙
今年套路相对较少了,但,更难做了。
九月份就加入了购物车,双十一竟然没涨价也没有降价,
电商还是主流,只是他们低调了
为啥明明是电商,都在讲是在做实体经济
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