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展示我军数字化炮兵,从接收指令到完成射击仅45秒,比传统模式快了5倍

钢铁保卫者 2025-01-07 17:10:58

在央视军事频道最新一期的节目里,官媒用一段视频展示了我军数字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某炮兵营的官兵对比了传统操作模式下与数字化操作模式下打击目标所消耗的时间。结果数字化炮兵从接收指令到完成射击仅45秒,比传统炮兵快了5倍。

首先展示的是传统操作模式,此时自行火炮的成员组为5人。之所以要这么多人,因为传统操作模式下的流程非常繁琐。

在车辆准备阶段,需要两人拆后视镜和取下火炮身管固定装置,以及测量火炮角度,为接下来的人工解算射击诸元获取必需的数据。

可以看到,拆后视镜的是两名战士

准备工作之拆122毫米主炮的炮箍

需要两名战士测量火炮角度

然后由车长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这些相关数据上报指挥所。此时时间来到了1分57秒。

自行火炮的炮长则需要通过观瞄装置人工获取打击目标的信息。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分22秒。

最后,这些数据需要由车组人员进行人工解算成射击诸元,

然后才是由下达作战指令,人工输入射击诸元,手动调炮和装弹,最后才是射击。全程用时4分35秒。

而换成数字化模式后,人工测量火炮角度、人工获取打击目标的信息,以及人工解算都不需要了。火炮角度通过自行火炮的传感器,打击目标的信息则由侦察单元获取并由战场高速信息化网络瞬间传递给了自行火炮,最终的射击诸元则由火控计算机光速解算完毕。

因此,数字化模式下自行火炮的成员组仅需要三人,其中一人接收指令和目标信息,另外两人去做射击准备就可以了。全程用时仅45秒,比传统模式快了5倍。

不仅打击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自行火炮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打快撤,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至于可不可以不拆后视镜来减少射击准备时间,其实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拆后视镜与接收解算其实是同时进行的,其实并不会耽误。此外,如果不拆的话,炮口焰会把它打碎。

0 阅读:84

钢铁保卫者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