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阳市地界内,名带“高家”字样的村庄不在少数,如高家(原高家乡驻地)、高家泊、高家长沙、高家庄等。其中的高家庄,位于海阳市南部,属凤城街道,距凤城约3公里。
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的记载,明代高姓来此建村定居,以姓氏命村名为高家庄。此后,姜、罗、成、李等姓相继迁入。2002年时统计,全村有260户,包括高、姜、成、罗、李、赵、于等7姓。
此次之所以要专门提及该村,主要是因为清代当地一则善行事迹被清光绪版《海阳县续志》收录。前段时间笔者查阅资料恰好看到此条记载,认为较为感人,便将之与大家分享。
(▲海阳高家庄的位置示意)
这则善行事迹的主要内容是修桥。铺路修桥,本属常见的公益行为。高家庄的案例“感人”的点,在于“父子两代人接力修桥”。
根据记载,这则善行中的父亲名叫罗瑞吉,有太学生的功名。当时该村北边有一大片泥淖水洼,上面本有一座旧桥,可惜年久失修,村民因此只能绕远路出行。罗瑞吉见此,便萌生了公益修桥的想法,并着手进行相应的准备。可惜还没等到正式开工建设,他就患病去世。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在罗瑞吉的熏陶下,他的儿子们也对公益十分热心。其中长子罗恒(同样为太学生)尤其有责任感。父亲罗瑞吉去世之后,罗恒挑头带领他的五个弟弟,毅然接手父亲未竟的公益事业,开始为村里义务修桥。值得一提的的是,罗恒的五个弟弟分别叫作罗悦、罗怡、罗恺、罗愉、罗憬。六兄弟都以竖心旁单字为名,很有特点。
这兄弟六人说干就干,他们不仅集资将桥修好,还在沿岸修筑堤坝,开通引渠,彻底解决了水患对村庄的困扰。这个工程的总花费或许不算太高,但父子两代人接力做公益的这种热心行为,还是很值得称赞的。
根据县志的记载,罗氏兄弟修建的桥是石头材质,取名为“普济桥”。如今这座“普济桥”是否还存有旧貌?笔者暂时没有详细打听。但考虑到石桥相对坚固,清代中后期距今也不算太远,即便此桥已经旧貌不存,村里多半也有老人曾眼见或耳闻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