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一场看似来势汹汹的贸易风暴就此拉开帷幕。他宣称这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然而,这场被他视为“经济独立宣言”的关税举措,实则更像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闹剧,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震动。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打着“追求公平”的旗号,实则暗藏玄机。从国家层面,若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进口关税,美国也将以同样税率反制;商品层面,若美国对某国某商品征收2.5%关税,而对方对美国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美国就会将税率提升至10%;非关税壁垒层面,还涉及增值税等复杂内容。表面上看是追求“对等”,但实际上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咖啡豆生产成本高,从巴西等生产成本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本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可一旦实施“对等关税”,不仅无益于美国咖啡豆出口,还会损害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消费者利益。
这种“一刀切”的关税政策,更是对世贸组织规则的公然违背。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贸易伙伴,而美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且可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严重违反了世贸规则。同时,它无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往往征收高关税保护产业,发展起来后才降低关税,美国如今强求“对等关税”,无疑是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进一步拉大全球贫富差距。
世贸组织(资料图)
政策一经推出,全球市场瞬间陷入恐慌。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还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消息传出,美股期货全线跳水,耐克、苹果等大型公司股价大跌,亚洲市场也受拖累,日韩股市开盘即大幅下跌。这场关税风暴,就像一场巨大的海啸,瞬间冲击着全球经济的堤岸。
然而,这场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4月9日,在“对等关税”政策生效仅数小时后,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征收这些关税90天,但不包括已生效的10%基础关税,同时却将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提升至125%。是什么让特朗普突然转变立场?一方面,来自党内成员的压力不可忽视。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与特朗普交谈,表达汽车制造商的担忧,宝马公司在其家乡设厂,利益相关明显;另一方面,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的一致敦促也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市场的剧烈反应也让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考虑。此前连续几天市场低迷,特朗普虽坚称不担心,但最终还是承认股票市场的表现影响了他的决定。
特朗普力推“对等关税”,背后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试图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财政缺口,并将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非经济目的。他在白宫草坪上声称美国遭到贸易伙伴“掠夺”,希望通过关税威慑迫使产能转到美国,还列举了众多企业的投资计划,但这些政绩充满水分,大多尚未落实。
美国贸易(资料图)
这场“对等关税”闹剧,受伤的不只是美国的贸易伙伴。美国自身消费者将面临物价上涨,生产者要承受制造成本上升和供应链扰乱,投资者资产也会缩水。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若其他国家不报复,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若遭反制,涨幅将扩大至2.1%,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就像一颗投入全球经济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它不仅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还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这场闹剧究竟会如何收场,又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不要急,就算征收300%的关税,中国产品一样有竞争力。这点自信都没有,就小看了我们内卷和自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