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好比秋天的黄昏

丹翠谈情感故事 2025-03-19 04:10:29

晨起煮茶时,窗外的栾树正簌簌抖落黄叶。琥珀色的茶汤在素瓷杯中轻晃,倒映着四十岁的天空——不再是盛夏的炽烈,也未至深冬的凛冽,恰似雨前龙井舒展的叶片,在沸腾与冷却间寻得某种通透的平衡,中年人的欲望,当如深秋的溪水。不再执着于冲决堤岸的汹涌,却懂得在蜿蜒处沉淀砂砾。某个微凉的黄昏,我蹲在苏州河边看退潮后的浅滩,贝壳半掩在淤泥里闪着微光。忽然懂得那些被岁月筛去的贪念,原是给真正珍贵的留出生长的孔隙。如同陶渊明解印时抖落的不是功名,而是灵魂的负累,空出的襟怀方能盛住南山的一缕菊香。

心静是午后书房里浮动的光尘。案头镇纸压着未写完的信笺,墨迹在宣纸上慢慢洇开。这些年学会在会议间隙数廊檐下的雨滴,在地铁拥挤的人潮里默诵半阕《定风波》。某个加班的深夜,瞥见玻璃幕墙映出的身影,恍惚与二十七岁那个焦躁的自己对望。此刻却有了泡开陈年普洱的耐心,看那些蜷缩的叶片在时间里舒展成完整的春天。置气这件事,渐渐成了箱底那件过时的西装。菜场里为二两春笋讨价还价的清晨,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我的手,掌纹里还沾着修理自行车留下的油渍。如今经过街头争吵的情侣,倒像看两尾锦鲤搅乱莲影,笑着撒把食饵便各自散去。李清照写"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何尝不是中年的慈悲——懂得所有锋芒终将化作绕指柔。

有时在银杏大道遇见晨练的老人,他们打太极的手势像在抚摸流动的时光。鬓角初生的白发是岁月盖下的邮戳,提醒我们正走向生命的丰盈处。不再羡慕山巅的松柏,倒是院角那株迟桂更惹人怜爱,错过整个花期依然固执地吐着幽香,暮色漫过咖啡馆的窗棂时,邻座少女正为失恋落泪。轻轻推去一碟枫糖松饼,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电话亭痛哭的自己。此刻的平静不是潭死水,而是海潮退去后的沙滩,留着贝壳也容得下新的足印。中年最美的光景,原是历经千帆后,仍肯为一片初雪驻足,仍有柔肠百转,却已宠辱不惊。

茶凉了,续水时惊觉壶中明月已满。秋虫在纱窗外唱着,晚风翻动案头未读完的诗集,恰停在苏轼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0 阅读:0

丹翠谈情感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