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建十,1959年12月生。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级教学名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协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书协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关于书法专业设置的一些想法
文/喻建十
一、认清形势 避实就虚
尽管目前国内正规大学书法教育尚未全面铺开,但仍有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几所学校已经走在了前面,尤其是中国美术学院早在60年代就已开设了正规的书法课程,无论从传统功力、名人效应、教学经验等各方面,应该讲至今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现今活跃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第一线的中年精英骨干大多出自该校。而首都师范大学地处京畿,拥有强大的社会书法集团为后盾,加之地利条件,也成逼人之势,更何况津京比邻,多年来已经形成依附北京的态势,因此可以说我院的书法专业是要在南北两大书法教育集团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如果不能正确地认清形势,必然会形同虚设。那么,目前的形势又是如何呢?

临韭花帖
45cm×37cm
先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附属于美术学院便是由其开的先河。其辉煌的历史且不去说,仅就现在而言,以陈振濂、邱振中为首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力量确实在起着书法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的主导作用。这批人不仅传统功底扎实,且学术观念新颖,又加之现均为全国书法界的领导层成员,因之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在教学方面,该校因每年都有定期赴日教学考察的教师,对日本现行的教育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继承了潘天寿、沙孟海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学成果,由此,在新的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注意书法本体理论研究,在充分掌握王羲之正统书法体系的基础上主攻明清书法,并兼及近世发现的一些民间书迹的书法实践与创作路数。

录陆游读书诗
30cm×21cm
再说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专业体制。因其学校为师范学校,故在许多特点上与日本的教育大学中书法专业有相近之处,而与中国美术学院相比,则由于所依附的学校性质不同,一个偏重于艺术性,一个偏重于学术性(此“学术”概念是限定于传统概念中,而非现今所谓“学术论文”“学术研究”之含义)。因此,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教学体系更侧重于学生文史类学识的养成,并也以王羲之书法体系为主要参照系,或许在艺术领域的开拓方面不及于中国美术学院,但其在培养学者型书法家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北京还有随时可以利用的大量资源,致使其发展势头不可抵御。
反观天津美术学院。客观上说,上面谈及的两所学校的优势我们都不具备,既无曾经存在的大师作招牌,又无强大的实力集团作后盾,何况处在南北夹击,同时还受到近在咫尺的京城的巨大遮挡。所以如果不采取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办学思路,势必很难立足。那么应该如何才好呢?我以为首先要确立专业特点。比如:1/ 确立培养艺术型书法家的办学思想,这不仅是因为我院是美术学院,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因近邻的首都师大已经在走培养学者型书法家的路子了。2/ 确立以雄朴厚重的北方书风(尤其是侧重魏碑及摩崖的风格),如前所述,上面两间学校在书法的实践上都是以王羲之书系为基点的,再者从书法展览的动向来看,似乎几年前那种大作之风、雄强之风正在被尺牍之风、优雅之风所取代。

节临张好好诗
97cm×60cm
这固然有艺术动向周而复始的规律的因素在内,但也不能不否认目前上述两间学校的导向作用。既然全国有一边倒的倾向,那么我们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天津书法界的现有资源,建立以追求北方雄强书风为主旨的基地,这样不仅可以与上述学校拉开距离,使那些有志于雄强书风学习却又不得其门的学子们蜂拥而至,更主要的是这样鲜明而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必将很快打出影响。3/ 确立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向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利用我院的优势,瞄准首都师大的短处,首先从新生招考入手,明确培养方向,广为宣传,引来高质量新生,尤其对河南、山东两省要集中宣传。因这两省青年书法家的书风本来就具有强烈的北方书风个性,且许多人已学有所成,只是愁于没有大学文凭。我们正可以借劲使劲,利用他们尽快形成天津美院书法专业的办学个性。
二、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俗话说:兵忪忪一个,将忪忪一窝。教师队伍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成败。应该承认,以我院现有师资力量上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努力加强现有教师自身建设是当务之急。而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精诚团结,不计前嫌。学院领导对此要有明确而一致的看法,坚决杜绝内耗,学术观点之争决不允许影响正常教学体系的建立,凡有悖于此的,领导应该有断然的措施。领导层态度的不明确不一致,其推波助澜的作用难以估量。就书法而言,我院老一辈先生尽管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影响,但中青年尚不尽人意。这一方面固然有教师自身要努力拼搏,同时院领导在对外宣传上也应该有切实的措施,比如资助外出展览发表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捧出名人。应该承认名人效应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若缺少名人支撑必将难以维系。

寒山子二首
248cm×129cm
再具体说到教师的自身建设问题。首先要加强现有教师的理论修养,目前书法理论研究速度发展很快很深入,如不能及时追踪理论发展前沿,必然处于劣势。再者说任何一种风格流派的形成与被社会承认,没有充实的理论诠释为后盾是无法实现的,仅为此最基本的目的,也应抓紧理论学习,尤其要注重理论文章的专攻性与发表率,这可以说是创牌子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也要取决于我们研究成果与水平。这是一件十分必要而又十分艰难的工作。当然,这里所言及的是一种短期行为,目的是为了尽快创出影响。作为长期打算,还应该有计划地根据教师个人专长,协助其指定长期的研究方向,定期检查研究成果并提供研究条件。
其次是展览会的参与问题。众所周知,如今由全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的弊病很多,且多年来天津市的入选者为数寥寥,其中固然有人为的因素,但也必须承认我们还欠一定的火候。对此不应怨天尤人。在类似的展览会入选甚至获奖是扩大影响的最直接的途径。另外就是自行举办具有一定学术探索价值的展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80cm×97cm
几年前书法界刮过一阵“陈振濂旋风”,一下子使其名声大噪,也使得中国美术学院新一代书法教育形象得以确立。但是要知道“陈振濂旋风”的掀起是与他在短短的五年中发表近三百万字的著述,并多次在全国书展获奖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我们上下协力,在三、五年内也能掀起一个“天津美院旋风”,那又何愁北方书风重镇的权威地位之不确立?!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仅凭校内现有师资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借助大量校外力量。我以为可以充分采用聘任兼职教师的制度,而不一定急于调进人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选用正值巅峰时期的优秀人物来校任教,在聘任上要不受狭隘的门户之见和只重学历不重能力、求全责备等片面性,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拘一格,而且视野上也不要局限于津门一地,对外地有识之士也要肯下本钱,采取定期集中授课的方式请进来。筑巢引凤一时尚有困难,借鸡下蛋可谓权宜之计,并且是能够做到的。这些兼职教师的到来不仅可以壮大学校的声势,也可对校内教师产生一种交流与促进的作用,有助于校内教师的影响力向外地外学科领域的延伸,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可以使教师队伍永远处于一种活水状态。在此方面日本的大学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
三、确立中心突破以点带面的教学方针
基于打出风格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想法,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中心突破、以点带面的施教方针。这个中心既是以北碑、摩崖书作为书法实践中心,以书法形式美构成探究为理论中心,以其他民间书迹为侧翼,以二王正统帖学书迹为参照系。以点带面既是不仅要求教师每人在一相当时期内有一相对稳定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根据学生情况在三、四年级阶段为其设定一个学习重点,在对某一点有比较深入体会和研究的基础上,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往那种认为大学四年本科教育只是打全面基础的阶段的想法是有其不切实际性的,应该说基本功的训练是需要贯穿一生的,更何况书法艺术领域无论是从技法、理论还是字外功,涉及的面非常广博,即使是四年间的四面出击也难涵盖其全部,而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使学生对所有的已学内容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与其如此,不如让其有所擅长。

节录山谷题跋
180cm×68cm
因此,在具体施教上,可分为中心切入全面铺开的学习阶段(一、二学年),在此阶段已充分接触与雄强健美书风有关的书作,引导学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集中某一个方向。接下在三、四学年进入以点带面阶段,使学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集中某一个方向探索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并同时兼及优美典雅书作的品味,以期不致过于偏颇。在教学方法上,前一阶段应侧重于形态和形式的分析与理解,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书法本体艺术规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后一个阶段则应侧重于对艺术感觉和主动性思维的把握与诱导,使学生尽快完成从被动模仿的发散型学习向主动创造的定向型学习过程的过渡。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当他四年后走出校门时才能充满自信地独自走向那漫长的自我设计的艺术旅程。
在教学上还应借鉴日本现行的那种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授课方式,即前面所介绍的那种课堂发表,然后集体讨论,最后教师归结阐述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尽快形成独立的研究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节录山谷题跋
145cm×60cm
建立定期的读书报告会和学习进展汇报会制度。籍此以解决课上遗留问题,并促使学生随时跟踪书法创作及理论发展的最前沿,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同时也要求教师定期向学生介绍其目前正在着手的研究课题、想法、进展及存在问题,使师生互相了解彼此的情况,使学生从教师所言及的内容中掌握学习方法。总之旨在形成一种活跃而浓厚的研究气氛,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
四、立体交叉平面展开的课程设置
书法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无疑属于艺术范畴,但从其表现内容而言又与文学密不可分,因之不妨说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综合学科,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自然也就要比美院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复杂一些,我以为不妨开设如下课程。
1. 专业必修课:技法、技法分析、鉴赏、创作与研究、中国书法史、日本书法史、书法理论、篆刻技法、篆刻史
2. 必修课:古典文学、中国美术史、水墨画技法、文人画鉴赏与研究、造型规律研究
3. 专业选修课:文房用具详介、碑帖版本知识、传拓装裱实习、构图学、文字学
4. 选修课:视觉心理学、形态构成学、审美心理学、美学、艺术学
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取课堂分班授课与合班集中讲座的形式,特别是对那些由外地定期聘来的兼职教师更宜采取集中上课的方式,以往学校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让其他班级临时停课以便集中听讲。如此则易缺乏系统性,学生临时被推来也无任何思想准备,因此必须将集中讲座纳入计划,在前后课程的衔接上能够顺理成章。

礼记选抄
180cm×97cm
在课时安排上,我以为以前那种1-3学年每周5个半天全为技法课的方式似乎不太合于书法专业,或许也不太适应新形势下的绘画课程要求。如前所述,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是要伴随一生的。大学正规教育的目的不单于此,更重要的在于艺术思维的培养,所以应适当压缩技法课,开设其他门类课程,以使学生在能力的训练上得到全面发展。依然沿袭经年不变的课程安排显然已不利于当前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临何如帖
35cm×18cm
另外,建议学校尽快实行学分制。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得以更加主动的学习,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避免教师宽严不一的可能,仍可采用集中判分的做法。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其中或许多有谬见,但我总以为若想确立美院书法专业的新形象,必须在操作上下功夫,争取高起步,只有有特色,有他人之所无,才能有吸引力影响力。
我虽身在国外,但对美院的每一步发展都从心里感到高兴,遗憾的是我未能真正投身于目前这次振兴国画系,创建书法专业的事业中去。上面拉拉杂杂写的文字权算作我这个海外游子对美院建设所尽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