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影片《抓娃娃》票房32.5亿元,高居首位。
在收获暑期档票房冠军的同时,影片也打破了中国影史暑期档喜剧片的票房纪录(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票房30.98亿元)。
(电影《抓娃娃》剧照)
影片上映后,口碑褒贬不一。因为争论影片本身“是不是喜剧片”,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
这或许也是影片的特别之处——在喜剧的外壳下,却有着满满的中式家庭“恐怖教育”的惊悚与荒诞。
“鸡娃”似乎已经变成中国家长圈的流行趋势,“教育内卷”也成了社会普遍现象。
(电影《年少日记》截影)
去年上映的港片《年少日记》,就呈现了这种因过度“鸡娃”而导致的悲剧,也揭开了“病态”家庭教育中的压抑与窒息。
那些被剥夺的童年,那些被折断的羽翼。
影片与现实中的少年们,都在经历着成长过程中的困境与阵痛。
(电影《年少日记》截影)
只是,这些困境大相径庭。
有些孩子家境优渥,却因学业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陷入焦虑和不安。
而有些少年恰恰相反,他们成绩优秀,家长根本不用“鸡娃”。
当然,也没有那个条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物质的贫瘠和生活的艰辛。
今天要说到的这部影片,属于后者。
《如果我能冬眠》
If Only I Could Hibernate
蒙古国电影《如果我能冬眠》,入围了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一种关注大奖。
导演佐尔贾戈尔·普尔夫达什,也提名金摄影机奖(导演首作奖)。
今年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本片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影片提名。主演巴特楚吉·乌尔萨伊赫荣获 “媒体关注电影人”最佳表演奖。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剧照)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抓娃娃》《年少日记》是对社会和家庭现实的折射,那么本片的现实感则更加浓烈且直接。
有那么一瞬间,好像已经置身于这个发生在冬天的故事。
茫茫雪原,眼前的少年背身而立。静待转身,诉说起他的故事。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01
凛冬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带,散落着低矮的棚户区。
乌尔奇(巴特楚吉·乌尔萨伊赫 饰)一家就在这里生活。
他们的家,是一个蒙古包。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境遇不言而喻,日子过得贫苦而拮据。
具体穷成什么样子呢?
泡面,成了孩子眼中的美味。但也只有一桶,四个人轮流吃。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要经常向亲戚借钱,才能度过经济难关,但也要忍受鄙夷和白眼。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父亲早亡,乌尔奇作为家中的长子,尽心照顾着自己的弟弟妹妹。
对于孩子们来说,需要的是安定温暖的住所,和更有营养的食物。
这些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显然并不是还在上初中的乌尔奇所能解决的。
如此糟糕的生活状况,偏偏还有一个不靠谱的妈。
母亲哼着小曲,满身酒气地回来了。
之前还在说笑的孩子们陷入沉默,只有小儿子在母亲的包里翻翻找找,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也一无所获。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经济上本就捉襟见肘,有了钱不想着填补家用,却只顾自己吃喝。
尽管对母亲有着很多不满,可除了争吵,乌尔奇也丝毫改变不了酗酒的母亲和生活的一地鸡毛。
寒风凛冽,夹杂其间的是母亲醉酒后又哭又唱的自怨自艾。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乌尔奇感到,这个家真的很冷。
“冷”,不仅仅体现在与母子关系的疏离。
还有,单纯的字面意义上的“冷”。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蒙古包的毛毡和布料,根本抵御不住严寒天气。
尤其到了夜晚,室外北风呼啸,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在蒙古包里想睡个好觉简直成了奢望。
现实就是:冬季要取暖,取暖要买煤,可是没有钱。
即使手头稍稍有了一点钱,就得立刻去买煤,但也只能一小袋一小袋地买。
今天,炉火亮了,屋里暖了,可是明天呢?
羸弱无助的孩子们,要如何才能熬过这漫长的凛冬。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也只有在学校,乌尔奇才能感到自己暂时逃离了这一切。
教室里很温暖,不用担心手脚被冻得僵硬。
在学校,他还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学霸”。
乌尔奇在物理学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老师觉得他是个好苗子,应该着力培养。
在老师的鼓励下,乌尔奇参加了物理竞赛。
第一次参赛,乌尔奇虽没斩获高名次,但拿到了“创意解答奖”。
卓越天资中又不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师惊讶不已,同时也很为乌尔奇感到高兴。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这一次的比赛地点,是在一所私立高中。
也正是在那里,乌尔奇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不再有四处漏风的蒙古包,不再有总也烧不旺的炉火,不再有物质匮乏的苦恼。
冬天,是不是快要过去了?
02
雪寒
乌尔奇站在私立高中的荣誉墙前,读着上面的文字,若有所思。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他刚刚得知,如果在全国竞赛中拿奖的话,就能以全额奖学金就读这所学校。
而这所高中以优秀的教学质量见长,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考取了很好的大学,进入国外名校的也大有人在。
回去的路上,乌尔奇显得有点兴奋。他一边询问着老师关于竞赛的事宜,一边把目光投向窗外。
少年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参赛拿奖,上好高中,考名牌大学……他好像已经找到了挣脱贫穷的路径。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不过眼前的困境仍然实实在在,临回家之前,乌尔奇用自己刚刚得到的竞赛奖金,买了一袋煤。
起码,今天晚上不会那么冷了。他这样想着,心底的期望也渐渐变得温暖起来。
可是,现实的残酷再次泼醒了美梦。
因为文化不高,在城里很难找到工作。母亲决定回乡下,并且要求孩子们一起回去。
乌尔奇哪肯答应,回去乡下,还怎么参加物理竞赛,还怎么去实现自己心中燃起的梦想。
一番争执过后,母亲选择了妥协。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汽车开走了,母亲带着小儿子回了乡下,乌尔奇带着弟弟和妹妹留了下来。
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三个未成年人,要独自生活在这个严冬,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要解决的,是食物和取暖的问题。
无奈的是,仍然没钱。吃食方面还能用发放的食品券勉强应对,但没钱,可是一丁点的煤都买不来啊。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买不来煤,就想别的办法。
去便利店要一些纸箱,或者寻找一些废弃的房屋拆些木头回家充当柴火,甚至是去找几个废旧轮胎……
暂且不管有没有毒了,统统塞进炉子里吧。
夜晚,三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冻得瑟瑟发抖。
鼻腔里,充斥着难闻的橡胶燃烧的味道。
再挤一挤,就会暖和一些吧。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弟弟生病了,家里的钱已经所剩不多。
乌尔奇给弟弟买了药,虽然也只是一天的药量。可买了药,自然就没有钱再买煤,蒙古包里又变得寒冷无比。
「如果我们能冬眠就好了,就像冬天的熊一样」
是啊。
如果我能冬眠,就不必面对这个寒冷冬天里的种种。
如果我能冬眠,更不必面对这贫苦难熬的现实境遇。
如果我能冬眠,当我醒来时,就已经是春暖花开,那些挣扎与无助,那些绝望与艰难,都与我无关。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母亲迟迟没有寄钱回来,乌尔奇束手无策,只能逃课跟着一伙人去森林里盗伐,挣得一些收入。
物理竞赛,私立高中,国外名校……都变得如此遥远。
现在唯一想牢牢握紧的,只有那一袋又一袋的煤。
穷孩子的梦想,仅仅是一个温暖的被窝,一餐饱腹的食物而已。
可这些别人唾手可得的事物,对乌尔奇一家人来说,却是那样难以企及。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冰封雪盖,天气愈加寒冷。
等在前方的,会是更加沉暮的冬日,还是逐渐回暖的春光?
03
望春
家里的狗冻饿而死,安葬狗的时候,乌尔奇爆发了压抑许久的泪水。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他不想哭,不想暴露出自己的软弱。
他不敢哭,怕自此再没勇气直面艰难。
只是此刻他再也忍受不住,巨大的悲伤已经击穿了他的防线,让他无法再维系心中那宝贵的自尊。
泪水滑落,所有的坚强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乌尔奇总会精心地擦拭自己心爱的Nike球鞋,那是他在工地辛苦了一个暑假才买来的。
球鞋,代表着青春期少年敏感而细腻的心思,也为他吸引到了自己暗恋的女孩的瞩目。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老师也曾询问过乌尔奇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乌尔奇直直地“回怼”:这和物理学有什么关系吗?
妹妹编了一些手链,拿到街上去买,想换一些钱回来。乌尔奇却坚决反对,他怕别人认出他们。
不能丢了家人的脸面,不能让别人说三道四,更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的生活一团糟。
妹妹“人间清醒”:我们的生活本来就一团糟。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是啊,一团糟的生活。
物质贫乏的生活中,那份穷人的自尊虽然微不足道,尚且还算是精神上的支柱。
可在严酷的挑战面前,已然溃不成军。
为了能有钱买煤,乌尔奇卖掉了自己的球鞋。
为了能吃得饱住得暖,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
至于懵懂的感情,未来的梦想,以及视如珍宝的自尊心,就放在一边吧。
没有什么比手里提着的煤块和柴火更让人踏实。
或者说,也没有什么比它们更让人觉得沉重。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影片《如果我能冬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故事,一位少年的困境,以及一个家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尽管底色悲凉,但导演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却极其冷静克制,为影片添加了一抹“哀而不伤”的神韵。
在影片中,依旧能看到冬日的暖阳中,孩子们的彼此嬉闹。
孩子们的心中,关于“苦难”的真实形态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还在用自己的纯真,对抗着贫苦的生活,也期盼着冬天能够快点过去。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无论是关于贫苦的描述,还是绝境中的乐观,影片都没有过度地渲染。
没有刻意“卖惨”,它更像是一部平铺直叙的生活纪录片,看得见苦痛,也体悟到主人公的豁达与坚强。
和很多同龄少年一样,乌尔奇也喜欢时髦的嘻哈音乐,有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忘乎所以的欢乐时光,暂时阻隔了现实的羁绊,享受着片刻的轻松与自由。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邻居老伯的好心帮助,兄弟姐妹间的深厚情感,物理老师对乌尔奇的关照和鼓励……
这些善意,是这个冬天收获的温暖,也为阴霾笼罩的生活照进了一丝如释重负般的明亮。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身处与乌兰巴托纬度相近的城市,影片中的很多个瞬间都让小派深深共情,觉得那几乎就是自己熟悉的生活。
天寒地冻,北风呼号,烟囱里冒出的烟雾;脚下咯吱作响,头顶纷飞的雪花;厚实的棉帽手套,臃肿的羽绒服;口中呼出的热气,凝在睫毛的白霜;吃不完的白菜,清晨不肯爬出的被窝……
北方的冬天,是穷苦人家的噩梦。
北方的寒冷,也不只是一种身体的知觉,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一种万物俱寂的肃杀感,大雪连天接地的孤独感,让人感到惆怅而绝望。
但,春天终归是要来的。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全国物理竞赛发榜了,乌尔奇不经意上翘的嘴角,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尽管真正的春天仍遥不可及,温暖的季节还未展露和煦的面容。
然而,在这漫长而又严酷的冬日里,少年心中对未来的憧憬与执着,变得更加坚定。
那些顽强与勇气,也仿佛在寒冬中变得更加深沉。
(电影《如果我能冬眠》截影)
图源于网络 / 图片
Bishop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