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贯漠西八方得生气——阳西县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纪实

杨绛发展 2024-07-12 08:40:33

日前

阳西青洲明阳海上风电场周边海域

天蓝海碧,云暖风舒

一艘配置智能化设备的活水船

正缓缓驶近“明渔一号”网箱

完成靠泊、接管、传输等环节

工作人员将近10万尾

金鲳鱼、金头鲷、黑鲷等鱼苗

顺利投放到网箱里

这是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与网箱融合一体化装备——“明渔一号”第二季养殖投苗时的情景,更是阳西县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剪影。

自去年省市“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来,阳西县积极响应,以全局视野和坚定决心,将这一战略工程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紧紧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安排,铆足干劲,加力提速,在开局之年即交出亮眼成绩单。

顺势而为:

走深走实开启新程

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一个战略决策。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吹响后,阳西县迅速开展动员和探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把这一战略作为富民强县的头号工程来抓。

接受记者采访时,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掷地有声地说:“‘百千万工程’的实施,阳西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机遇难得,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久久为功,以超常的决心和气概抓好这项工作!”为此,阳西制定了“百千万工程”近中远的目标任务,明确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并成立了高规格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实行专班化、项目化、接续化运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见成效。

阳西县8个镇的主导产业介绍图

7月3日,记者来到阳西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这里设置了综合文秘、发展推动、政策研究、信息宣传、督查考核5个工作组,20多位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还下设了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10个工作专班,由相应职能部门牵头,跟踪落实指挥部的要求和指令,协调相关领域专项工作的推进。阳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锐说:“头号工程,必须有头号力度。我们抽调精干人员充实指挥部办公室的力量,成立‘百千万工程’促进中心,建立一周一调度机制,强化检查各镇工作进展情况,督导抓好工作落地。”

阳西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阳西县注重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该县以建立“优秀干部库”“预备干部库”为抓手,在改革发展工作一线识别选用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推进“头号工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成立“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各领域24名专家组成人才智库,为“头号工程”提供智力支持。为更好地筑“巢”引才,该县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近期,首批42套人才公寓将投入使用,为高素质人才在阳西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才能切实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阳西县领导全覆盖挂点联系镇村,带头深入一线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同时,实施“红黄旗”奖评机制,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按季度进行考核奖励,激发县、镇、村三级联动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内生动力,形成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阳西县积极争取央企支持,发挥其挑大梁、当尖兵的作用,并按照“地方所需、央企所能”的原则,建立了“公益+微利”的央企助力机制。

目前,全县已有中交四航局、中建三局助力“公益+微利”项目27个,投资额约8.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为阳西县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带动了民资的参与和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中,阳西县荣获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并入选全省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这是对阳西工作的充分肯定。

瞄准县情:

山海联动升级产业

阳西地处南海之滨,山海兼优,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阳西县领导谋定而动,将产业布局和升级作为强劲引擎,积极打造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一个千亿级,以及绿色食品、临港工业、现代农业三个百亿级的“1+3”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形成了山海同频、城乡同步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的风机蔚为壮观

数据见证成绩,阳西县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探索结出累累硕果。去年,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总额跃升至184亿元,同比增长156%,彰显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海上风电已落户730万千瓦,已建成430万千瓦,在建的三峡青洲五、六、七300万千瓦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前全部投产。

我们站在沙扒镇北额岭之巅,极目远眺,一幅壮丽的海上风电图景展现眼前:数百座大风车矗立海上,巨大的叶片随风转动,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点亮了万家灯火,更照亮了阳西绿色发展之路。

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

而放眼深海,阳西县深耕“海上粮仓”,创新实践“蓝色能源+海上粮仓”融合推进,实现一边“发电”一边“养鱼”的模式,更是令人振奋。

7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洋镇的明阳青洲四风电场陆上升压站。在集控室大屏上,记者清晰看到“明渔一号”的实时监控画面,远离岸边69公里的海域,第二季投放的鱼苗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智能化管理平台成为“海洋天眼”,精准捕捉实时动态,并转化为屏幕上跃动的数据和画面,让“云端养鱼”的梦想变成现实。“该装备有效解决了深远海渔业养殖用电难、看护难等问题,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效益。这些鱼苗上个月投放时每尾重约100克,现在估计有150克。”明阳智能海洋工程技术室副首席工程师翟宇祥告诉记者。随着一批批优质鱼苗的投放和成长,阳西县的“海上粮仓”日益丰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集控室大屏上可清晰看到“明渔一号”的实时监控画面

走进陆地上的工业园区,阳西县同样呈现勃勃生机。作为中国调味品之都和中国香谷,阳西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该县已引进了卡夫亨氏、丰益国际等世界500强,以及全国调味品十大品牌中的厨邦、味事达、致美斋、广味源及御膳厨、妙多等知名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显著。此外,金枪鱼酱等50多种高端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兴起,将联动发展海洋牧场、调味品和预制菜等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从海洋生产、陆地加工到餐桌消费的大食品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区厨邦公司晒场

产业集群的加速聚集,缘于阳西县的临港交通优势不断凸显和营商环境的日渐优化。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溪头镇丰头岛东侧岸线的阳江港海陵湾港区丰头作业区,看到F1#~F2#泊位工程施工正酣,处处机器轰鸣。项目部负责人刘晓明介绍:“码头主体结构于7月开展桩芯混凝土施工。现项目已完成进度55%,计划明年8月左右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助推阳西临港产业开发建设,提升阳西沿海产业核心竞争力。

阳江港海陵湾港区丰头作业区F1#~F2#泊位工程施工现场

目前,F1#~F2#泊位建设进展顺利,F3#~F5#泊位全面动工。该县正抢抓阳江港大桥下半年通车的契机,推动这里与隔海相望的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形成联动发展,拉开“以港兴县”新序幕。

激发动能:

做优做强特色品牌

1435平方公里的土地、5668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174公里长的海岸线,这是大自然对阳西的宝贵馈赠。该县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深挖产品的价值,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阳西县塘口镇竹迳村的富硒玉米地收成颇丰

绿色食品以“硒”为贵,阳西更以“硒”为傲,天然富硒土壤占县域面积37.3%,拥有全省第一块“国字号”天然富硒认证地块,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优势。依托宝贵的资源,该县大力发展富硒品牌特色产业,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正值富硒茶叶采摘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新墟镇东水山葵水尾茶场,这里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茶场老板林国忠介绍了企业发展的情况,茶园规划面积10800亩,已开发1600亩,年产茶叶2.5万公斤,销售额达3000万元。目前,阳西县拥有富硒米、富硒茶、富硒番薯等品牌产品。这些品牌不仅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也是阳西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的底气所在。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记者来到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恰逢阳江海关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该合作社办理百香果出口有关业务。合作社负责人陈迪介绍,荔枝已采摘结束,现在是百香果的收获期,合作社通过自主种植以及联农带农模式种植,共有400亩“钦蜜9号”百香果,丰产高产。目前,百香果平均批发价每公斤17.5元,深受客商青睐。他正在努力开拓香港市场,让香港同胞也能品尝到300公里之外的“阳西味道”。

阳西的沃土孕育万物,鱼儿也争相游向各地。在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个圆形的养殖池里,尖吻鲈、龙趸、青斑等不同品种的“亲鱼”及鱼苗,在清澈的水中欢快游动。

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海水种苗养殖场

“我们培育鱼苗最适口的生物饵料——轮虫,不仅不会污染水体,还能让刚开口的鱼苗吃到第一口营养补给,提高成活率。”该合作社负责人林李泉手持强光电筒照射着透明的玻璃杯,只见密密麻麻、活力四射的轮虫在其中自由穿梭。

科技赋能,产业兴旺。林李泉深谙此道,合作社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实验室中,广东海洋大学水产专业研二学生张志超正聚精会神地利用石斑鱼鳍制作样本,他说:“这里鱼类品种丰富,实验设备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验室,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水产专业的研二学生张志超正利用石斑鱼鳍制作样本

海水种苗被誉为海洋养殖的“芯片”。近年来,阳西县大力发展海水种苗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鱼苗质量和产量,形成了“亲鱼—鱼卵—鱼苗”的完整产业链,全县商品鱼苗年产量超40亿尾,年产值超15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超70%。同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投身养殖,助力阳西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海洋水产鱼苗生产基地。

如今,阳西各镇做优做强“土特产”文章,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程村蚝、儒洞荔枝、上洋西瓜、沙扒海水种苗、新墟东水山茶等声名远扬,荔枝、程村蚝、东水山茶、罗非鱼4个数字农业产业园建成,村民们的钱袋子日益鼓起来,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徐徐铺展。

东水山茶场

普惠民生: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阳西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改善民生福祉和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广大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教室、靓丽的运动场……走进阳西一中新校区,耳边响起琅琅读书声。去年9月,阳西一中新校区、阳西一中附属实验学校等10个教育项目正式启用,向全县老百姓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此外,阳西县积极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组建紧密型教育联合体,引进优秀校长和高级教师,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阳西一中新校区

在医疗卫生领域,阳西县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动改革和发展。该县组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整合3家县级公立医院,联合8间镇分院、138个村委会的公建村卫生站,实行“八统一”管理,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便捷就医。同时,按照“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实行医保打包支付改革。“通过县镇村一体化管理,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双提升。”谈到“新医改”的好处,阳西总医院副总院长赖若鸿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阳西县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康养需求。如今,该县已建成县养老服务中心1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间和“长者饭堂”6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阳西县沙扒镇渡头村(乡村治理示范村)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是实施“头号工程”的重要保障。阳西县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多方发力,多元共治,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因为工作成效突出,该县荣获省委平安建设最高奖“平安鼎”,和谐稳定成为阳西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阳西县更是下足功夫。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集中供水网络日益健全,道路硬底化覆盖率持续攀升……农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曾经的“烦心事”变成了如今的“舒心事”,乡村之美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全面升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期盼正成为可触的现实。

上洋镇双鱼城村

“乡村更靓了,日子也红火起来!”说起村居环境和生活的变化,这是上洋镇双鱼城村村民冯婶的真切感受。漫步村里,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房屋墙壁上绘有各具特色的墙画,呈现一幅幅“旧貌”换“新颜”的画面。以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牵引,阳西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升沿线乡村风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正如火如荼。其中,“牧海耕田·阳西味道”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获省奖励建设资金1亿元;下半年将完成“中国蚝乡”示范带建设,年内完成“生态富硒”示范带建设和“丹江文化”示范带规划。

“牧海耕田 阳西味道”示范带让乡村美景串珠成链

号角吹响,旌旗遍地。阳西县正顺势而为,精准施策,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拥抱机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气概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阳西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来源丨阳江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

杨绛发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