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涓涓墨香
自古:文人多情,戏子滥情。
且不言戏子滥情,今天咱们聊聊古代多情文人之秦观。
秦观,北宋文学巨匠、著名词人。虽一生坎坷,官运不畅,但他的艳福却不浅,何以见得?有诗词为证。

秦观一生创作了400多首诗词,其中100多首是情诗念词,足见有多少小姐姐对他一往情深,成了他的小迷妹。由此可见秦观不但艳福满满,而且风流多情。
钱钟书曾一针见血的说:“秦观的诗词就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在众多的红颜中,有两位小姐姐,对秦观都是刻骨铭心的爱,秦观对她们的爱亦是如此。
那么,两位小姐姐又姓甚名谁、他们的结局是喜又是悲呢?接着往后看。
边朝华,秦观的美妾,在他被贬谪的时候,朝华不离不弃,想要和他一起流放外地,然而秦观更清楚自己以后的日子会更糟,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如花似玉的挚爱女人一起吃苦受罪呢?于是两次撵走朝华,两次写下诗篇《遣朝华》,可见秦观的心有多么的不舍、多么的痛。朝华二次离去,她的心碎了,希望彻底的磨灭,最后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他们的爱很无奈、很悲凉。

朝华走后,秦观继续着贬谪南迁,途径长沙,偶遇一艺伎,名唤王妙妙,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她歌唱的好,舞跳的美,曾迷倒多少文人墨客。
虽是贬谪的路上,当风流才子遇上貌美佳人,依然会擦出美妙的火花,你一言我一语,将琴棋书画聊个遍,性情甚是相合,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
巧合的是,妙妙还是秦观的粉丝,酷爱少游的词。
秦观见妙妙虽落歌伎,却不染凡尘,出语真诚,于是以诚相待,亮明了身份,妙妙惊喜交加,对少游的款待更是倍加殷勤,遍歌淮海乐府。
秦观与妙妙缱绻数日,感情如胶似漆,请于母命后,表示愿托以终身侍奉左右。少游答应歌女,有朝一日,朝廷如赦免我北归,定不负你心意。

短暂的邂逅,一生的约定,无奈,秦观贬谪南下的路还要继续,他们只好挥泪告别。
到了郴州后,秦观无视舟马劳顿、无视吃穿住行,心中朝思暮想的全是那位妙龄歌女王妙妙,再想想现在的自己,身戴罪责,人危命薄,且千山阻隔,路途遥远,相聚谈何容易!徒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
次年七夕,秦观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鹊桥仙》,来寄托对妙妙的无尽相思:
《鹊桥仙》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读完这首词,感觉非常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秦观借牛郎织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自己对长沙歌女妙妙的相思之情。
后来他们的结局虽然很悲凉,却感动了世人近千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徽宗即位。不久,朝廷下旨,为秦观等一批人士平反,并允许他们北归朝廷任职。
当年五月秦观一行行至藤州,那里有一座光华亭,景观很美,少游平反北还,心情自是舒畅,所以至光华亭一游,自不必说。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许是游玩的累了,秦观口渴,于是吩咐人去取水,水至,而少游却含笑过世,时年52岁,令人惋惜。
后来,北宋文学家张文潜作祭文《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道尽了秦观坎坷的一生。
噩耗传到长沙,还在日思夜想,盼望少游北归的妙妙,瘫软的坐在床边,不知所措。想来想去,妙妙下定决心,无论千山万水,都要到少游的坟前,为其吊丧。
数日后,妙妙祭奠完一生挚爱的爱人,返回了家乡长沙,不久便自缢而终。
妙妙的故事,“湖南人至今传之,以为奇事”。

秦观一首千古绝唱《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来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虽然此词是写给一位歌女的,却将爱情写的起伏跌宕、超凡脱俗。
各位条友您觉得秦观是多情才子,还是浪荡不羁,咱们评论区聊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