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马培之,治愈慈禧怪病闻名天下,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

艳子的笔记 2024-06-14 15:17:19

马培之(1820—1903),字文植,清代著名的中医名家,江苏武进孟河镇人,“孟河医派”最具代表人物,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

马培之对中医理论具有很多创新,其治疗方法也被大家所认可,对现代中医产生了重要影响。孟河四大家中巢、丁两家的重要人物巢渭芳与丁甘仁皆受业于马培之。清末名医邓星伯也是马培之的门生。

马培之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其始祖为明代的马院判,是当时的名医。此后,马家世代以医为业,经多世的积累和完善,马家的医术成为一绝,成为“孟河医派”的集大成者。马培之从小跟随其祖父马省三学习中医。

马省三是当地极为有名的中医,每日十分繁忙,但是再忙也抽出时间来给马培之讲解中医理论,诊病就让马培之在旁边学习。这样地训练坚持了16年,马培之尽得祖父的真传。后来,马培之又拜名医王九峰、费伯雄等为师,博采众家之长,最终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马培之精通内科、外科、喉科,在治疗伤寒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卓有建树和成就。马培之早前在孟河行医,晚年在苏州、无锡行医。马培之在苏州悬壶期间,由于医术高超,受苏州百姓的推崇,其行医之处,称之为“马医科巷”,这条巷名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马培之闻名天下,是在其60岁时应如入宫成功治愈慈禧的怪病。当时46岁的慈禧,患了一种怪病。自正月初起,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多发于早晨,初为黄白痰,后变成灰色痰和血沫,七月后痰中血丝增多。间伴胸胀胸痛,长期伴发热。发病以来,常觉纳差、乏力,而且日渐消瘦。病程半年后,还出现了间断性血便。

自发病之日起,太医院成立了专门医疗小组,全力负责诊疗,但是服药大半年,一直没有明显好转。于是从民间征召名医,参加医疗组。马培之作为民间名医的代表,进入太医院参加诊疗。

在诊疗组,马培之的诊断意见与其他名医有很大的分歧,慈禧最终采纳马培之的意见,由马培之开方主治,不到一个月,症状大为好转。再经过3个月的调养,慈禧之病成功痊愈。为表彰其功劳,慈禧赐其三品御医和匾额,载誉而归,从此名动天下,得享殊荣。

马培之在中医理论也有很多的创新,他认为:“看病辨证,全凭眼力;而内服外敷,又有药力”。所谓眼力,就是要能够深入剖析病情,从抓住疾病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药力,是指要注重药物的性能、配伍等,以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马培之辨证时,不仅根据病情,而且充分考虑到天时、方土、禀赋、嗜好和性情等多种因素,从而效果极为显著。

马培之在外科方面的造诣也非常高,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由于内科名气太盛,所以往往掩盖他在外科方面光芒。他治疗外科病症,不仅刀针相结合,还内外并举,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他所著的《外科医薪集》,是我国近百年以来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外科临床专书。

此外,他还著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医略存真》《外科集腋》等多本专著。后人根据马培之在多本著作中的外科医案,编辑了《马培之外科医案》一书。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

艳子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