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硬核知识:紫砂泥的名称和分类

文气紫砂 2020-06-08 15:18:58

现在爱壶、买壶的壶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紫砂壶的材质——紫砂泥。

是不是真正的宜兴紫砂矿制作的?

如何才能买到一把真正用宜兴紫砂原矿制作的紫砂壶?

其实对于紫砂矿,即便是在宜兴,除了练泥厂的练泥师傅,或者对紫砂有深入研究的少数行家,其余包括做壶的众多从业人士,也说不清,道不明,更何况普通的消费者呢?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是不是紫砂壶的颜色越艳泥料越好?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的紫砂壶,紫泥是不是最好?

这把紫砂壶油光可鉴,泥料是不是非常好?

网上说天青泥、民国绿、大红袍是最好的紫砂泥,是不是真的?

化工泥有没有毒,我这把壶能不能用?

大家对紫砂的认识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紫砂泥也确实难以说清楚。

产地不同,泥性自然不同;

矿层不同,泥质自有区别;

配比不同,泥色呈千变万化;

烧成温度不同,色泽各有差异;

紫砂泥,是宜兴陶土资源中适用于制作紫砂陶器的紫泥、红泥、绿泥、段泥、朱泥等陶土的统称,是个“泛”概念,并不是指某单一性能、单一色泽的陶土。

紫砂,紫砂,紫是颜色,砂是质感。

(1)这个“紫”,涵盖了紫红色、紫蓝色、紫褐色、紫青色等颜色。经过一千多度烧成后,外观呈现的色泽均以紫色、赤褐色紫褐色、暗褐色等为主;

(2)这个“砂”,是指紫砂陶土中的团粒结构,宜兴紫砂土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黏土、云母和赤铁矿等。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多种矿物,在烧制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既构成了紫砂壶的骨架,增强砂质感,又构成紫砂壶双重的气孔结构,使紫砂壶具备了良好的透气性。紫砂泥,在配炼过程中,外观色泽可通过添加氧化着色剂和控制窑温来改变,但其矿物结构,即所谓的“砂”质结构,是较难改变的。

题外话:为什么我们叫紫砂泥而不叫红砂泥、黄砂泥?

这可能与早期的开发和使用有关。“紫砂泥”最早开发和使用的是紫泥,而且在之后的开发使用过程中,也一直以紫泥类(甲泥)为主。

宜兴陶土资源总量80%以上的是甲泥(紫泥),而且紫泥泥料性能较为稳定,整体性能要高于其他紫砂类泥料。

紫砂泥的名称,最早是由挖泥的工人叫出来,由于他们大多文化层次不高,

或根据自然之色来命名,如绿泥、紫泥、白泥、乌泥、黄泥等;

或以自然物、日用器物等色泽来取譬,如天青泥、海棠红、淡墨色、猪肝色、葵黄、冷金黄等;

此外还有根据原矿的色泽来命名的,如紫泥、绿泥等;

有根据原矿产地和原矿色泽结合命名的,如本山绿泥、赵庄红泥等;

有根据产品的色泽命名的,如金黄段泥、大红袍、紫茄等;

随着紫砂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升级,现在一般把紫砂泥分为五大类即

紫泥、红泥、朱泥、段泥、绿泥

一、紫泥

紫泥位于甲泥矿层中上部的夹层中,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紫泥古时也称为青泥、是紫砂泥中产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泥料。原矿呈紫色、赤褐色、紫褐色、暗褐色等杂色,烧成后呈栗色、褐色、朱砂紫、猪肝色等。制成熟泥*以后,收缩率在8-10%左右,吃温一般是2号表,也就是1170℃。

*用于制作紫砂壶的成品紫砂泥料称之为熟泥。

二、红泥

红泥位于矿床上部石英砂岩的夹层中,多产于黄龙山、青龙山、降坡工程。原矿呈土黄色或黄绿色等,经烧成后呈大红色、赤红色、朱红色、淡红色等。特点是砂性略重,氧化铁的含量是紫泥的两倍左右,所以烧制后呈红色系,温度较高时呈暗红色。制成熟泥以后,收缩率在10-14%左右,吃温略低于紫泥。

三、朱泥

朱泥的主要产地是赵庄、红卫、川埠小煤窑等地,朱泥中的石英含量较少,其中氧化铁的含量是紫泥的3-5倍。这也是为什么朱泥没有砂性,壶体的表面容易起皱,甚至容易惊裂的原因。烧成以后呈现朱砂色、朱砂紫等颜色。制成熟泥以后,收缩率在15-25%左右,吃温1.5号左右,也就是1160℃。

值得一提的是朱泥比较特殊,很多老书籍中都将朱泥归类于红泥,无独有偶,在80年代以前,紫砂厂并没有朱泥这一说法,黄龙山产的少量朱泥矿都是和红泥矿混在一起炼制的。但无论是矿料的产地、外观、泥性、物理成分都迥异于红泥,所以现在普遍将朱泥单独分类。

四、段泥

段泥一般位于顶板之下,甲泥矿层上部,原矿呈淡绿色、灰绿色、灰白色等,经烧成后呈深浅不同的黄色。段泥是作为共生矿的形态和其它紫砂矿一起被采掘的。大部分是紫泥和绿泥共生、少部分是红泥和绿泥共生,极少部分是紫泥和红泥共生。所以不同矿料不同的烧制温度会造成多种深浅不一的色调。总的来说,段泥砂性较重。制成熟泥以后,收缩率10-12%左右,吃温略高于紫泥。

段泥一般从低温到高温,呈色规律一般是从土黄色变成青灰色,但不是所有的段泥都能烧到高温。

五、绿泥

绿泥俗称本山绿泥、本山单指黄龙山。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产量极少。绿泥的特点是石英含量高,氧化铁较少,且以铁离子形态为主,氧化铝的含量较高,所以矿料呈现绿色。绿泥一般不单独成壶,多以拼配方式炼制,绿泥制成熟泥以后,收缩率在10-11%左右,吃温可以达3号以上,也就是1200℃。

题外话:关于原矿紫砂泥和拼配紫砂泥的认识

用纯天然的优质矿泥,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泥料和色料的情况下,直接炼制而成的紫砂泥料,就是人们最为推崇的“原矿紫砂泥”。

相对应的就是在一种泥料里添加了其他诸如段泥、绿泥等紫砂矿料的,通过人为拼配的紫砂泥料就是拼配紫砂泥。

紫砂泥虽然由单一性矿料炼制后,能制成大小不同的器形,但是有的纯矿泥料颗粒粗,黏性差,可塑性低,需要适当添加黏性好的泥料,以提高其可塑性。

有的纯矿泥料颗粒细,即所谓的“砂”少(即骨瘦),肉多,缺乏砂质感,烧成温度低,需要添加适量的粗颗粒矿料,增强砂质感,提高耐火度等。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单一性的原矿泥料炼制的紫砂泥,才是“正宗的紫砂泥”,紫砂泥在炼制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其他矿料,以提高其烧成性能和烧成效果,是很正常,而且很有必要的。

这一期我们讲完了紫砂泥的名称和分类,下一期我们详细分析一下紫砂泥的构成。

如果觉得文章写的不错,欢迎各位关注、收藏、评论、转发!谢谢!

1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