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伊朗了?关税大战后,美军聚焦亚太地区部署是察觉到什么?

篮球姐扛把子 2025-04-11 10:55:00
近期,美国在亚太地区频繁军事部署,加剧中美关系紧张,亚太安全或面临新局势动荡。

美国“重塑太平洋部队”演习近日在关岛海域展开,首次部署新型“战斧”导弹与隐形无人机集群。媒体报道称,此次演习模拟“多线对抗”,矛头直指中国海上通道。表面看是例行军演,实则暴露美国对华战略焦虑:当中国海军舰艇常态化巡航西太,美军不得不将演习从“威慑”升级为“实战预演”。

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正陷入“越投入越不安”的怪圈——军费开支连年攀升,却难掩对中俄技术赶超的恐慌。

难道靠几场军演就能维持霸权?当中国东风导弹覆盖第二岛链,这种“亮底牌的方式”更像自我安慰。

特朗普对华关税税率飙升至125%,甚至将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列为“制裁清单”。表面看是美国打压中国产业升级,实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消费者为高价商品买单,本土制造业因供应链断裂陷入困境。

用关税当“大棒”,本质是政治博弈的工具。但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即便在高关税下,中美贸易额仍保持增长,说明经济全球化早已让双方“你中有我”。

这场持续多年的关税战,最终不过是两败俱伤的权力游戏。

美国借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之名,将航母编队从印度洋调往南海,同时加速“竹鹰”无人机项目在菲律宾部署。看似多线布局,实则暴露兵力捉襟见肘:中东撤军引发盟友不满,欧洲防务自主加剧美国控制力减弱。

正如《外交政策》杂志质疑:当美军在全球扮演“消防员”,真的能同时应对中俄两大挑战?

有军事专家指出,美国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反而可能刺激中国加速南海岛礁建设,形成恶性循环。

从关税战到军事围堵,美国对华策略呈现明显的“路径依赖”——用冷战思维应对新时代竞争。但这种策略正陷入三重困境:

第一输,经济上关税战让美国自食苦果,华尔街资本对中美脱钩的担忧与日俱增;

第二输,军事上“亚太再平衡”消耗巨额资源,却难撼动中国区域影响力;

第三输,外交上盟友被迫选边站,加速全球“去美国化”进程。

当中国北斗卫星覆盖全球,当“一带一路”重构贸易版图,美国靠航母和关税就能维持霸权?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难道不是将世界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近期美军舰机频繁抵近侦察,甚至闯入中国领海领空。这种挑衅行为背后,是典型的“风险转嫁”——用制造危机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维持霸权幻觉。但正如国际危机组织警告,这种“边缘政策”极易擦枪走火,一旦失控,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就好比两辆车在高速路上斗气飙车,最终受伤的不仅是双方,还有无辜的路人。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更希望看到大国之间以对话代替对抗。但美国若继续沉迷于“霸权保卫战”,只会加速自身衰落。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世界需要的是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正如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

0 阅读:118
评论列表

篮球姐扛把子

简介:笔锋犀利,言辞凿凿,观点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