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人的指挥下,先后通过苏中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鲁南战役等一系列作战,歼灭了国民党军包括整编69师,26师,51师,73军等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和有生力量,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全面进攻的企图。
时间进入1947年,蒋介石又制定了“重点进攻”方案,将山东纳入其中,集结了45万人的部队,以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试图消灭华东野战军。
在当时进攻华东解放军的60个国民党师旅部队中,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74师拥有全套美械装备,战斗力较强,师长张灵甫是黄埔军校四期出生,官拜中将,他一向骄纵,觉得自己战力天下无敌,因此很轻视解放军。
1,兵围孟良崮
1947年3月下旬,面对国民党军齐头并进的攻势,华东野战军向北组织撤退,蒋介石以为这是解放军快撑不住了,于是命令军队立即追击。张灵甫得到蒋介石的鼓励后,脱离了原先上级李天霞的指挥,划归到黄百韬的第4纵队出击。
5月10日以后,张灵甫试图抢一个头功,率领74师经过重山,艾山一带渡过大沙河,试图进攻坦埠一带的解放军,让经常打游击战的解放军被咬住,但他成为了一支脱离各部队的孤军。解放军见状,决定趁其和主力部队脱离,吃下张灵甫这支力量。为此,解放军调集9个纵队的兵力打这场仗。
先是在张灵甫的正面部署两个纵队,然后在又以2个纵队部署在74师两侧,一个纵队部署在尾部,阻断74师退路。另外4个纵队则部署在敌军可能增援74师的道路上进行阻击。
到5月14日,解放军已经完全实现了部署,包围了张灵甫。张灵甫事前尽管已经得到了其它部队“共军可能将其包围”的建议,但他还是不理会。等到包围网坐实之后,他更是狂妄的提出了以自己作为诱饵,占据四面都是悬崖的孟良崮,吸引解放军来攻,然后国军大部队趁机攻打解放军的所谓“中心开花”计划。
然而,后续战事的发展超出了张灵甫的预料,外围的国民党各部队尽管进行了增援,发起了对解放军的进攻,但进展有限,很多部队甚至消极怠工。唯一愿意拼命救援他的人,反而是他平日里没怎么关注过的黄百韬。
那么,黄百韬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去冲阻击网,救张灵甫呢?
要想知道答案,就必须先了解一下黄百韬和他麾下的这支部队当时是什么状况。
黄百韬于1900年出生在天津,籍贯广东梅州,他早年通过江苏督军李纯的关系,在北洋军中发展,和张宗昌,卢永祥等人关系匪浅,北伐战争时更是以营长之姿让北伐军吃过苦头,因此特别受蒋介石青睐。后来他随徐源泉投奔蒋介石,参加了进攻红军,以及抗日战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任命为25军军长,将这支有川军,黔军历史的杂牌军打造成了一支战斗力强劲的部队,后来25军改制变成了整编25师,黄伯韬也因此升为纵队司令,率领两个整编师,在顾祝同麾下的山东,苏北一带作战。
对于黄百韬,张灵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之所以从李天霞麾下转到黄百韬那里受指挥,无非是因为在李天霞手下管的太严,“妨碍他立功”,而黄百韬是个老好人,好说话罢了。
再加上黄百韬不是黄埔军校和嫡系军队出身,张灵甫和他的共同语言也更少了,平常更是开玩笑称他为“老黄牛”。
在他被围之初向后方发的电报中,张灵甫在陈述中心开花计划时,重点提到了汤恩伯,王敬久,欧震率领的部队可以从外面打击解放军阻击部队和围攻部队,对这三人寄予厚望。而对黄百韬,张灵甫只字不提,显然,他压根儿就没有重视过黄。
但在战事打响后,张灵甫的安排都没有奏效,他向坦埠方向进攻的部队很快就被解放军反攻了回去,他的部队完全被困在了以孟良崮为中心的几个高地之间。等到5月14日,意识到自己又被歼灭的风险后,张灵甫急忙给汤恩伯等人发电报求援。
国民党军虽然在孟良崮外围集结了数十万大军,但都在不同地域之间铺开。王敬久,欧震远在主战场之外,在进军路上遭到了解放军阻击部队的打击,根本来不及救他。
李天霞率领的整编83师作为离张灵甫最近的部队,离他只有十多公里的路程,正常情况下用不了一天就能打过去,因此李天霞自然要承担救援的主要任务。
但李天霞和张灵甫本来关系就不好,经常闹矛盾。再加上李天霞的部队本来就在之前的鲁南战役中有不少损失,因此,他也不想全力救援。以至于救援令发出后,李天霞一开始居然只派出了一个连携带一部步话机,谎称已有一个团在增援的路上。结果这个连队很快就在桃花山一带被解放军歼灭,张灵甫自此也就和外界断绝了通讯。
看到情况不对,李天霞赶紧派出麾下57团前去增援,但他依然暗示57团团长罗文浪可以相机后撤。结果,罗文浪确实冲破了阻击,但却没有和大部队汇合,而是自己也扎进了74师的阵地,后来和74师一起覆没了。
直到5月16日,蒋介石下了死命令,再加上考虑到上司陈诚的颜面,李天霞这才决定全力援救。他后来也的确第一个进入孟良崮,但那时已经5月17日下午,张灵甫已经在当天上午的战斗中毙命,74师被全歼了,地上一片狼藉。
2,黄百韬出手
原先寄予厚望的那些人并没有发挥张灵甫设想中的作用。反而是他之前不看重的黄百韬使出了全力。
黄百韬之所以要救张灵甫,无非是因为黄百韬这个人性格耿直,有责任感,职业操守不错,同时又是张灵甫名义上的上司。
黄百韬手上除了有一个整编25师,还有一个整编65师,他当时是第4纵队指挥官,离张灵甫也不算太远,作为张灵甫的直属上级,他不去救,怎么也说不过去。
早在张灵甫决定脱离大部队,追击解放军之前的5月10日,黄百韬就劝告他不要轻敌冒进,暴露追击意图,张灵甫不听。
5月14日,黄百韬看到地图上张灵甫与自己的部队距离已经超过10公里之后,且解放军有2个纵队“突然消失”后,他大感不妙,急忙两次发电劝张灵甫停止向坦埠进攻,张灵甫还是不听。
当天稍晚,黄百韬就立即给汤恩伯和顾祝同发电称74师被包围,要他们下令让张灵甫撤军,向自己的25师靠拢。汤恩伯和顾祝同却说,他们也没有能力管得了张灵甫,张灵甫部在随后两天也确实没有做出任何向25师靠拢的迹象,就这样错过了突围的最好机会。
为了救援张灵甫,黄百韬立即调动当时驻扎在桃墟的25师派出148旅朝解放军发起强攻,务必要打通和74师联系的道路。由于下了死命令,再加上黄百韬一向治军严格,148旅在付出数百人死伤的损失后,拿下了附近解放军阻击的制高点天马岭第一道阵地。
当晚,黄百韬看了74师在孟良崮的布防地图后更感到恐惧,又调来了第40旅和第108旅进攻解放军阵地,这一次,在黄百韬三个旅不要命的进攻下,解放军在此阻击的1个师损失太大,经过7个小时的战斗不得不撤退,黄百韬军也因此攻下了天马岭主峰,如果在此地部署火炮,已经完全可以对孟良崮进行火力增援了。
就在黄百韬觉得救援有望,下令全军继续猛攻之时,后方却传来了张灵甫已经阵亡,74师全军覆没的消息。
原来,就在黄百韬攻下天马岭的这天,解放军通过先拿下孟良崮附近制高点芦山,然后居高临下四面围攻的方法,夺取了孟良崮。张灵甫本人死后,其麾下逃散的7000多名逃兵也被解放军陆续搜出,沦为俘虏。
经此一役,解放军全歼整编74师2.5万多人,外加7000多人的增援敌军也被歼灭,缴获的美械武器更是数不胜数。
黄百韬在此战中付出了3000多人的伤亡,却没捞到什么好处,他在战后主动揽了战败的责任,但众人都决定把主要责任归于张灵甫自己,因此黄百韬并未被重罚。
此后,黄百韬继续在胶东,苏北和豫东一带转战,他也一步步升级成为了兵团司令,一度拥兵12万,是解放军的一大顽敌。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黄百韬奉命撤离连云港海州,向徐州撤退,结果在路上没有等到接应的部队,又没有及时架设渡过京杭大运河的浮桥,白白浪费了时间,结果所部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以碾庄为中心的地带。
国民党其它部队也对其进行了增援,但都无法打破解放军的铁臂合围。最终,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于碾庄死亡,走上了和张灵甫一样的归宿。
参考资料:
1,2021.8.13-中国党建网-"猛虎掏心"力歼强敌的孟良崮战役
2,2012.6.4-梅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梅州籍将军-黄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