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硬币的历史长河中,2角硬币是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我国仅在一个历史阶段、一个系列中正式发行过这种面额的金属币,那就是被誉为“硬币界的经典”的——长城币系列中的麦穗2角硬币。
它既是第三套流通金属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因其稀缺性、独特性与题材的“孤版属性”,成为如今收藏市场中不可多得的明星品种。尤其是部分年份,一枚2角币能拍出将近5万元的高价,让不少收藏者大呼“原来这么冷门的币,才是收藏界的黑马”。

在我国的硬币发展史上,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等面额都曾长期存在,但2角硬币仅出现在“长城币”系列中,时间跨度为1980~1986年,仅此一脉。
麦穗2角的正面图案为国徽,背面为经典的“天安门城楼+麦穗图案”,与同时期的1角、5角、1元硬币风格一致。由于设计精美、质感厚重、材质为铝镁合金,深受海外华人欢迎,也因此在当年出口渠道中大量销往国外。
其独特性在于:
全国唯一2角硬币面额正式发行系列
部分年份未公开流通,仅做海外装帧出口
因此,它不仅是硬币收藏中的“边缘明星”,更是许多长城币集套收藏者眼中的“卡脖子币种”。

在麦穗2角发行的7个年份中,只有1980年、1981年、1983年三个年份是正式流通币,也就是说,这三年铸造的麦穗2角是真正进入市面、被老百姓使用过的。
目前这三版的收藏行情如下:
年份
发行量(估算)
市场价格(未流通品)
1980年
约1000万枚
150~200元/枚
1981年
约900万枚
130~180元/枚
1983年
仅55万枚
500~550元/枚
其中,1983年因发行数量最少,已被誉为“麦穗2角中的流通币王者”。即便只是流通币而非装帧币,其单枚价格也早已超越大多数纪念币。
这三种币中品相好的未流通币,建议直接送评或搭配整盒收藏,未来升值潜力仍可预期。

除了流通年份外,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四个年份的麦穗2角均未公开流通,仅被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金属币精制装帧册”中的搭配币种,用于出口或对外赠送。
特别是1986年麦穗2角,是整个系列中“登顶”的存在:
发行量仅为660枚,为我国硬币史上极少量级;
全部用于外交纪念或官方套装,几乎不流入民间;
多为“未流通+高等级+官方封装”的顶配形态;

在2023年一次拍卖会上,评级67分的1986年麦穗2角硬币拍出高达49560元人民币的成交价!
这意味着,这枚2角币,价格比同年绝大多数金银币还高,已经具备了“收藏奢侈品”的特征

别再小看这枚2角硬币。它曾被埋没在口袋深处,却在数十年后,以不到100万枚的存世量,逐步走上了拍卖场的主舞台;它也曾只是礼品册中一个不起眼的搭配币,却在评级+认知提升的浪潮下,一跃成为单枚价值数万元的硬通货。
麦穗2角硬币,是中国钱币史上“唯一”“孤版”“高价”的三重代表。下一次你翻出老硬币,不妨仔细看看那枚小巧的2角长城币——它,也许早已不是2角,而是你收藏路上的第一桶金。
你,准备好迎接这位藏得最深、涨得最快的“金色角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