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养肝、补肝,大多数人觉得,养肝就得一股脑地补充营养,但若肝脏内淤堵了太多“毒素”、“垃圾”,这时进补反而会加重淤堵,起不到养肝效果,还可能给肝增添负担。其实,有的时候让肝脏保持“清爽干净”,才是最好的护肝!先来看看肝脏“淤堵”的常见表现,你有没有?一个中成药,助你肝“净”如初!
肝脏“淤堵”的常见表现
1.食欲减退
肝脏具有分泌胆汁的功能,胆汁可以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肝脏 “淤堵” 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脂肪不能很好地被乳化,从而使食物消化出现问题,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对油腻食物更为明显。例如,原本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在肝脏淤堵后,看到油腻食物可能会产生恶心的感觉。
2.烦躁易怒
中医理论认为,肝脏与情绪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当肝脏 “淤堵” 时,其疏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情绪波动。患者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情绪难以控制。例如,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稍微不如意的情况,就会比平时更容易生气,情绪比较急躁。
3.面色晦暗
肝脏淤堵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代谢。气血不能很好地濡养面部,就会导致面色失去光泽,变得晦暗。这种晦暗可能是整体的面色发暗,看起来气色不佳,就像长时间没有休息好一样。而且可能还会伴有眼眶周围发黑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 “熊猫眼”。
4.黄疸
这是比较典型的肝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当肝脏淤堵时,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出现问题。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色素,正常情况下,它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代谢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如果肝脏淤堵,胆红素会在体内堆积,从而使皮肤和巩膜发黄。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黄染,从轻度的淡黄色到重度的深黄色不等,同时巩膜(眼白)也会发黄。
5.肝区疼痛或不适
肝脏本身的气血瘀滞会导致肝区出现疼痛或者隐痛、胀痛等不适感觉。肝区位于右上腹,患者可能会感到这个区域有持续性的隐痛,或者在活动后、情绪激动时疼痛加剧。这种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而有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比较明显的疼痛。
如果上述情况你占了3条以上,就要重视起来,及时疏通调养了。要是置之不理,肝脏损伤持续加重,肝炎、肝硬化这些疾病可能就会在悄无声息中步步逼近!
龙胆泻肝丸
既然知道肝脏 “堵” 了危害大,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给它 “疏通疏通”,来个彻彻底底的 “大扫除” 呢?中医里有一剂良药——龙胆泻肝丸,堪称肝脏的 “清洁工”。
方组:龙胆、柴胡、黄芩、炒栀子、泽泻、木通、盐车前子、酒当归、地黄、炙甘草。
方解:
龙胆草: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
黄芩、栀子:性寒,清热泻火除湿,加强龙胆草清热的作用。
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水,导湿热下行,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
当归、生地黄:养血养阴清热,使祛邪而不伤正。
柴胡:舒畅肝胆,缓解苦寒之药对肝木的郁遏。
炙甘草:清热缓急,调和诸药。
作用功效:清肝胆、利湿热
适用人群:
肝胆湿热人群:如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等出现黄疸、腹胀、呕吐、口苦口干等症状者。
肝郁气滞伴有相关症状者:如肝郁气滞、脾胃湿阻、胃肠炎等病症,伴有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状的人群。
中医讲究辩证,以上中成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还请立刻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