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与美国资本家贝莱德公司的“港口交易”目前很有可能已经进入到了推进落实阶段。近期,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突然抵京并受到了中方高层的接见,这与李嘉诚的“港口交易”又有何关联?外交部针对此事的最新表态,又蕴藏着什么玄机?李嘉诚真的能够如愿以偿,成功“套现”190亿美元吗?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李嘉诚与美国贝莱德公司就港口交易签署交易案进行正式交割的日期是4月2日,也就是还有大约不到一周的时间。目前来看,虽然李嘉诚因为此次交易,可以说已经被推到了于伦敦的风口浪尖,沦为了众矢之的,但其继续一意孤行的概率很大。不过,好在中方对于这一情况也已经是洞若观火,这种关键时刻,中方的一个举动可以说已经直接打在了关键节点。

据央视公开报道的消息,24日,美国著名投资企业黑石集团的董事长苏世民抵达北京,并得到了中方高层的接见。在与苏世民会见期间,中方直截了当地表示,欢迎包括黑石集团在内的更多美企在来华投资合作,为推动中美关系做出积极贡献; 苏世民也回应称,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愿意和中方相向而行。
要知道,这个黑石集团可不是什么一般的企业,该企业可以说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大财团、大资本之一,苏世民本人在美国政商两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在李嘉诚即将于贝莱德公司完成“港口交割”的情况下,中方突然高规格接待黑石集团董事长,这显然是意有所指。从央视的公开报道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方已经对黑石集团来华投资、经商开了绿灯,对其与中方进行商业合作表示了欢迎,而苏世民也是投桃报李,表示愿意与中方相向而行。
很显然,中方很有可能已经与以黑石集团为代表的美国资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甚至是利益合作。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李嘉诚的位置无疑就很尴尬了,既然中方可以直接与美国大资本进行合作,李嘉诚显然就会沦为被夹在中间的“三明治”,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被双方同时抛弃,直接出局。

当然了,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富,如果能够迷途知返,亡羊补牢的话,那么中方当然还是愿意“拉他一把”的。近期,在此前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商务部等官方部门接连对此事发声之后,中方外交部又对此次“港口交易”做出了最新的表态。
据外交部官网的消息,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问。面对法新社记者的询问,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示:“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

很显然,中方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其实也已经给李嘉诚指出了一条明路。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中方还刚刚发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要知道,新的法规的实施和颁布都可以说是非同小可的,中方选在当下的时间点,公开发布这样的法规,显然意味深长。在结合外交部发言人的“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表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关联。
客观上说,事情到了目前的这个地步,即便是李嘉诚本人有意反悔,其操作难度也很大。一方面来说,贝莱德公司强取豪夺巴拿马港口的行为,显然与美国特朗普当局的战略布局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也就是说,贝莱德集团此举,有可能是得到了特朗普当局的授意和背书。另一方面,如今合约大体上已经签署,李嘉诚此时反悔跳车,自然需要面临高昂的违约金。因此,以李嘉诚一己之力,很有可能难以收拾如今的残局。但是,如果李嘉诚可以转变思路,公开“卖惨”,表示自己是因为受到美国大资本的威胁和压迫,才不得不将港口交给美国人的话,那么中方官方层面就有了介入的理由,甚至可以援引《反外国制裁法》进行反制,李嘉诚自然也就能够顺利过关。

其实,如今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中方一方面还在尽量给李嘉诚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了与黑石集团进行合作的“B计划”,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如果李嘉诚还是执迷不悟,看不清形势的话,那么其很有可能会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至于“套现”说得的190亿美元,自然也就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