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祭拜孙中山,得知守灵人20年未发饷,总理问:他给你多少钱

沛儿阅览趣事 2024-11-10 03:36:51

1956年11月12日上午,北京香山公园碧云寺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这次来碧云寺,是为了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的活动。

当周恩来准备祭拜孙中山先生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位老人一直注视着他。于是上前温和问道:“老人家,您是什么人啊?也是来祭拜孙中山先生的吗?”

周恩来话音刚落,老人家就哽咽道:“周主任好久不见,我是这里的守灵人,为孙中山先生守几十年了……”

要知道“周主任”这个称呼还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工作期间,同事这么叫自己的。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为何在这里守灵呢?

孙中山的贴身卫士

老人名叫谭惠全,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贴身护卫,并在陈炯明叛变期间,保护孙中山的安全,送他安全撤离。

1922年初,孙中山准备北伐,没想到突然收到粤军参谋长邓铿被刺杀的消息。当时外界传闻是陈炯明干的,毕竟两人不合已久,陈炯明更是将邓铿视为障碍,不得不除。

孙中山只能暂时停止北伐,回师广州,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此事。在会上,蒋介石、胡汉民等人都认为陈炯明是凶手。就在孙中山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陈炯明主动提出辞去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之职。

孙中山出于愤慨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想到却被陈炯明记恨上了。原来他只是假意辞职,实则是一种要挟手段,他以为孙中山不会答应,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就这样,陈炯明和孙中山的梁子结下了。

与此同时,当陈炯明的职务被免除的消息传到粤军军中的时候,叶举等人表示强烈不满,甚至趁孙中山北上之际公然进驻广州。当晚,叶举发出通电:“立即恢复陈炯明的职务,同时罢免胡汉民、廖仲恺的职务,否则我们将开始进攻……”

孙中山收到消息后,连忙派程潜去惠州见陈炯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不要用武装解决事情。但陈炯明却说:“如今我身上没有官职,他们做的事和我无关。”

无奈之下,孙中山只好任命陈炯明出任“督办两广军务”。陈炯明高兴了,但他的野心却丝毫不减,于是一边给孙中山回电,说是已经催促叶举等人回驻地,一边又召集叶举等心腹,商量武装叛乱的事情。

1922年6月16日凌晨,孙中山突然接到一通电话:“陈炯明的叛军快要到了,您快撤离吧!”由于时间紧迫,对方没有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就在孙中山疑惑之际,秘书闯了进来:“不好了,陈炯明叛变了,他们快要到总统府了!您快走吧!”孙中山不敢相信:“你说什么?陈炯明叛变?我和他之间虽然有些矛盾,但我相信他不会这么做的!”

然而下一秒,不远处传来枪声和炮火声,此时的孙中山才相信陈炯明叛变的事实。宋庆龄连忙劝说:“您赶紧走吧,晚了就来不及了!”但孙中山执意让怀孕的妻子先走。

宋庆龄说:“中国可以没有我宋庆龄,但不能没有你孙中山!”与此同时,贴身护卫谭惠全等人也劝道:“不能再犹豫了,陈炯明他们快要打进来了,到时候谁也走不了!”

于是在众人的劝说下,孙中山成功撤离总统府。撤离途中,谭惠全拼命冲杀,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始终将孙中山护在身后,最终辗转登上永丰舰。

事后,谭惠全因为护驾有功,收到宋庆龄专门为他定做的印章。1924年1月1日的授勋典礼上,孙中山特意为谭惠全等贴身护卫授勋,宋庆龄亲自为谭惠全佩戴“讨贼有功”的勋章。

除此之外,孙中山还会定时给谭惠全等人发恩饷。恩饷,顾名思义是受恩者对恩人在钱财上的一种回报,从这里足以看出孙中山先生的知恩图报和伟大。

守灵守了一辈子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享年59岁。随后被安葬在香山碧云寺,为了守护孙中山,谭惠全带着全家搬到离碧云寺没多远的水泉院。

其实除了谭惠全在这里守灵外,还有孙中山的其他卫士。当时国民政府还特意在西山设置了一个守灵办事处,定期给他们拨款,好让他们在生活方面过得去。

众所周知,子女为父母守灵也才三年,因此三年一过,有不少年轻的卫士便忍受不了孤苦寂寞。再加上当时国内形势极其不稳定,大家都在考虑将来。因此当1929年迁灵南京的时候,不少卫士都趁机离开了,只剩下谭惠全和少数几名卫士。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乱成一团,自然没有人在意谭惠全等人的恩饷还有没有发。没了仅有的经济来源,谭惠全等卫士生活更加困难,其他卫士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纷纷离去,最终只剩下谭惠全一家留守。

谭惠全孩子众多,他又不能出去挣钱养家,看着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无奈之下只能开荒种地,这才解决温饱问题。不管生活如何困难,谭惠全始终没有离开过。

其实谭惠全除了武功高强,还做得一手好菜,萝卜炖牛腩连孙中山都赞不绝口。曾有饭店出高薪聘请他下山,但都被他拒绝了:“其他人都走了,我不能走,我要留下陪孙中山先生……”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谭惠全被国家安排到园林部门工作,家里的困难才彻底解决。

周恩来:他给你多少钱?

1956年11月12日,这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谭惠全早早起床开始打扫。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周恩来总理。

谭惠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此一直盯着周恩来。热烈的目光让周恩来想忽视也忽视不了,他随着感觉看去,看到一位身穿黄色呢料制服的工作人员。

周恩来上前询问:“这位老先生,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吗?”谭惠全没想到周恩来观察的如此细致,他连忙回答:“周主任,我确实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叫谭惠全。”

听到“周主任”这个称呼,周恩来明显一愣,这还是他在黄埔军校工作期间,同事或者学生们这样称呼自己,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自己还能听到这个称呼。

周恩来温和的问道:“你曾在黄埔军校工作过?”谭惠全点点头,笑着说:“是啊,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周恩来连忙请老人到一旁的凉亭坐下,询问后得知,他不仅在黄埔军校工作过,还曾是孙中山先生的贴身护卫。

周恩来又问道:“那你生活怎么样?恩饷还发吗?”谭惠全十分震惊,因为这件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但还是如实回答:“自从抗战爆发后,恩饷就没有再发过了。”

周恩来继续问他:“那他给你发多少钱?”“60块。”谭惠全回答后,周恩来没有再说话,而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谭惠全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然而当他去领工资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多了60块。此时谭惠全才明白周恩来为何会问那句话,不由感慨:“总理真是心细啊!”

这60块一发就是5年,直到1961年谭惠全去世才停止。

2 阅读:1081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