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认为把父母分层后,让部分人的子女享受由财政负担的公立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优势资源,是不合适的。虽然不能认为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在千年后复活,但实质上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这会不会导致更不公平呢?因为这不仅放开了对高层次人才子女的闸门,还放开了不符合高层次人才的有钱人的闸门。我认为,真有可能会是这样,毕竟没有谁真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不让这些高层次人才去挤压本应由财政负担,无差别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二是在接受更好服务的同时,让这些人出了钱,而这些钱正是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和员工能赚到的,同时还会有税收等财政方面的贡献。这两种方式有何区别呢?其中有一项区别可能是,符合现在的高层次人才的条件,但没钱来交可以提供近似服务质量的私立学校学费的那些人。为何会有这些人呢?答案大概是两种,这个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可能有点水,某些说重视他们的人,只愿意口头重视,不愿意给他们提供可以体面生活的薪酬水平。会计上有一项叫“货币计量假设”,要把所有需要记账的东西都换算成钱。杀人要偿命,但意外导致人死亡就是赔钱,就算杀了人,在偿命之外,可能也要赔钱。如果可以用相对单一简单的标准来平衡高层次人才与普通人的关系,就不应该弄出几十项不同的标准,把问题复杂化。在问题复杂化之后,当然只会对可以调整这些程序的人有利。与此类似的还有退休待遇等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并不反对高级职称等人多拿钱,何况我也是高级职称呢?但不应该在大池子里分钱,要么由主张这样做的单位来出这部分多付的钱,要么就应该由其原工作单位来出这个钱,总之不应该由灵活就业的外卖员交的那些统筹部分来承担。本次长沙的事,我个人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人有意见。看来,经济下行也是有好处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以前那些不关心这些的人,才会眼睛向内看,来计较这些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