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代剧可谓是影视领域的香饽饽,拍一部火一部。
从《大江大河》、《山海情》,到2022年的催泪大戏《人世间》,再到前段时间话题度不断的《我们的日子》,每部剧都火得一塌糊涂。
虽然年代剧很吃香,很有流量,但拍不好的话,依旧会被观众吐槽或弃剧。
央视一套新播出的《人生之路》,改编自作家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该剧阵容强悍,还未开播,就备受关注。首播当日,收视率更是直接破1。
可随着剧集播出,吐槽声骤然而起,其中最大的槽点在于剧情被严重篡改,与原著没有半毛钱关系。譬如剧中高加林考上大学却遭人顶替那段戏,原著中压根没有。
观众纷纷吐槽,此“高加林”非路遥笔下的高加林,而是为蹭年代剧的热度贴的金罢了。
且不说剧情的改编有多么的毁原著、伤书粉,饰演男主高加林的演员陈晓,演技也遭到了观众的“嫌弃”,调侃他为贴近角色扮土化黑妆,为营销敬业还上了热搜。
其实,早在1984年,由周里京、吴玉芳主演的电影《人生》就搬上了银幕。
上映后,因影片演出了路遥想要表达的忧患意识,引起巨大的反响。直到现在,豆瓣评分仍高达8.4分,九成网友打出了四、五星好评。
不仅如此,周里京也因饰演高加林一角爆火,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这个角色的代言人。
趁着这个机会,小编就将陈晓和周里京做个对比,同样是演高加林,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01.在现实面前,一个自卑,一个自负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陕北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几经起落与磨难,到头来既丢掉了爱情,还失去了工作的悲剧人生故事。
影版和剧版中同样的高加林,人物性格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同样的现实面前,却有着不同的演绎和诠释。
一个清高而自卑,一个则狂妄而自负。
在电影版的《人生》中,饰演高加林的周里京,是那个年代的当红明星,一度比唐国强还要红。他参演过《夜上海》、《我们的田野》等影片,凭借俊美的形象成为影坛新星。
在《人生》还未开拍时,周里京为饰演好这个角色,就提前深入陕北农村体验生活。他吃住在农家,与农民贴心的交流,真切感受和用心揣摩高加林在那片贫瘠下的生活环境和心理路程。
果然,在这样的付出之下,周里京很好地把握住了高加林的人物性格特点,他将一位农村青年在面对命运捉弄时的倔强、执拗、迷茫,以及彷徨和无奈,演绎得准确而又到位。
影片刚开始,回到农村的高加林拿着锄头刨地。他裸露着上身,皮肤被晒得黝黑,汗点子乱飞,锄头一次比一次急促而用力。
可他不愿歇息,更不想听任何人的劝说,一直在劳作,将所有的愤怒发泄在土地上,直到双手刨出了满手的血泡。
这一幕里,周里京将高加林发泄内心的不满,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抗争,通过锄头的一起一落,演绎得淋漓尽致。隔着屏幕,观众都能感受到那股愤怒。不由得同情他、更为他遗憾。
影片中有一段高加林去县城买馒头的桥段,更让观众看到了周里京扎实的表演功底。
高加林挎着馍篮,惆怅地走在路上,身边擦过骑着自行车赶集的人们,将他那贫穷的窘境映衬得一览无余。
到了县城,他低着头生怕被熟人认出。但怕啥来啥,他还是被同班同学发现,于是只好撒谎说来走亲戚;他来到集市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放下馍筐,想吆喝却羞于张嘴,只能低着头落寞地蹲在那里。
此时的他置身集市,却与那里格格不入。周里京完美地演绎出了高加林内向、羞怯、敏感又自卑的一面。
电影上映后,周里京完美地刻画了高加林的精气神,他成就了高加林这个角色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
反观另一边,剧版的《人生之路》中,饰演高加林的陈晓又是怎样诠释这个角色呢?
近年来,陈晓凭借着《冰雨火》和《梦华录》,完成了从流量小生到实力派演员的转型。这次他能饰演高加林这个角色,观众对他其实是充满期待值的。
然而,剧情一开始,陈晓饰演的高加林骑着二八大杠,在崎岖沟壑上狂飙,一阵眼花缭乱,等他到达县一中,自行车随性一撂,前轱辘镖了出去,人也冲进了校园。
这酷炫的出场方式,颠覆了高加林在原著中的人物性格。
原著中的高加林家境贫寒,性格内向而沉稳,而陈晓却将他演成了“另类”。
剧中,高加林学习出众,高考预考为县级第一名,还作为学生代表参加高考宣誓大会。
他才思敏捷、生龙活虎,不仅在班上能文能武,还个性张扬、性格开朗,在同班同学黄亚萍的父亲急病住院,他载着黄亚萍风驰电掣般穿过县城,见了黄父,并与他侃侃聊天。
这个高加林可不简单呐!自信、阳光、桀骜不驯,给人感觉他就是新时代下农村有为的好青年。
如此人物性格,这与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差之千里,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完全没有感受到高加林在残酷现实下的挣扎和痛苦。
而且,陈晓对高加林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显得“力度不够”。
在剧中,有一处高加林数学考试不理想,在雨中淋雨的镜头。
只见陈晓失神地坐在台阶上,任由大雨浇透全身,他怨恨、愤怒,脸上写满了不甘与崩溃,陈晓将那种颓废的情绪渲染还挺到位,但总感觉缺乏一股狠劲和倔强。
同样是演高加林,在人物性格上,陈晓演绎出的是高加林自负而狂妄的一面,而周里京则准确地诠释了人物的自卑和清高,人物形象更真实,代入感更强。
02.在相同的年代背景下,一个失真,一个沧桑对于人物性格相差甚远也就罢了,在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两个版本也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
影版与原著所描述的年代背景很契合,真实而客观地还原了原著。而剧版所描述的环境总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是将“新酒装进了老杯子”。
小说《人生》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年代,百废待兴,自行车是个时髦货,很多家庭买不起。谁家有个二八大杠,更是当宝贝一样的爱护,但剧版的高加林丝毫不爱惜,这种不真实的表现手法,让人对这个农村娃瞬间失去了共情。
更有甚者,女主刘巧珍开着拖拉机东跑西颠,大胆泼辣,雷厉风行,缺乏陕北农村女子温柔内敛、腼腆羞涩的天然之美。
这些场景设置与那个年代相差甚远,背离了时代背景和经济条件,让人很难有代入感。
而在剧中,男女主角儿虽然打扮得很土,但有刻意之嫌,很不接地气。肤色化太假,虽然涂得黑不溜秋,但嘴巴一张,牙齿白得吓人,过于失真。
最让观众吐槽的是,剧中配角一水儿的陕北方言,而男女主角却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滑稽感,观众瞬间出戏。
不仅如此,在服装方面,也让人很不信服。
高加林的服装是单一的蓝、黄色系,符合时代特征,但穿着过于“体面”,未见一丝补丁,与家境贫寒完全不搭界。让人丝毫感受不到陕北农村气息,却流露出一丝城市痞气的感觉来。
如此不走心的制作水准,观众没法进入到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就很难与人物产生共鸣。
再来看看电影版的《人生》呈现给我们怎样的效果,画面沧桑有质感,让人有一种置身陕北那个闭塞而贫瘠的生存环境中的恍惚感。
电影一开始,干涸的土地,骄阳似火,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挺着黝黑的胸膛,紧绷的胸大肌,穿的衣服补丁落着补丁,尤其是屁股上那圈补丁更是扎眼,完全是一副久经农村生活洗礼的“后生娃”,单单是这一幕,他便演活了路遥笔下高加林的沧桑与无奈。
因为真实,所以深刻而动人。
影片中粗犷的信天游响起,镜头里黄土高坡延绵不断,都给人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感觉。
导演吴天明通过镜头、音乐和演员的表演,将路遥的文字变成了经典影像,将路遥笔下的人物状态,山川地貌和角色的喜怒哀乐做了真实的演绎。
比如,在巧珍大婚的那场戏中,巧珍坐在挂着红花的骡背上,头上蒙着红纱巾。唢呐声、鞭炮声,配着喜庆的音乐,镜头下鲜红的纱巾上滴落的泪珠,巧珍用无声的哭泣,将此刻悲凉的内心刻画得含蓄而动容。
而周里京对于高加林这个人物悲伤情绪的把握更是精准到位。
影片最后,高加林遭举报、遣返回乡。他背着被褥,侧面还挂着巧珍送给他的狗皮褥子,他走到了当初和巧珍定情的地方,耳边响起了巧珍经常唱的“上河里鸭子下河里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歌声。
如今,物是人非,巧珍已不再等他。高加林的眼里,满是遗憾与楚痛,他紧抿着嘴唇,压抑着自己内心所有的情绪。
周里京将那份隐忍、绝望和痛心演绎得入木三分,让人既为他难过又觉得他活该。
如此看来,在《人生之路》中,陈晓饰演的高加林与原著中的所处环境相差甚远,缺少一种沧桑和厚重感,而周里京却演活了那个时代的悲剧特色。
03.在人物底色上,一个屈服,一个较真原著中,高加林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心高气傲、性格倔强,高考失利后好不容易谋到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却被人换下回家当了农民。
原本二叔的归来给高加林带来了转机,他再次回到县城,有了体面的工作,却因为实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面对诱惑,抛弃了巧珍,“插足”了别人的感情。结果弄巧成拙,被人以“走后门”告发,他再一次被打回原籍。
他的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的悲剧色彩:因为想要摆脱命运,而丧失了底线和自我。
高加林悲惨的人生让人既同情又憎恨,他不甘心被命运捉弄,拼尽全力却又事与愿违,屡次被冰冷的现实打败。
他是很“渣”,是现实版的陈世美,但他的善变与软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对于这样的人物形象,影版和剧版演绎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一个屈服于现实的磋磨,另一个却敢于和命运叫板。
影版中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身上有着很强的时代烙印,他在痛苦中挣扎,在泥泞中求生,只要有一丝曙光,都想努力去捕捉与尝试,他想挣脱命运的枷锁,却总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周里京将高加林在现实环境下跌宕起伏的人生演绎得高潮迭起,让人对这个角色爱不得又恨不起。从这点来说,周里京完美地诠释了路遥笔下那个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的高加林。
但在剧版《人生之路》中,剧中人物只是借用了路遥原著《人生》中的姓名而已,整个人物设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高加林的人生从高考开始演绎,他是十里八乡的“状元”,饱读诗书,聪明率真;原著中和刘巧珍结婚的马栓不仅成为他的同班同学,还增加了“高双星”这个人物做他的发小兼同班同学,并在高考后顶替他进入大学,偷走了他的人生。
从目前剧情推进来看,由陈晓饰演的高加林人物走向改动颇大,与原著还原度极低,这也是原著粉很不买账的最大原因。
剧中,高加林接二连三被命运捉弄,先是被好友双星顶替,失去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接着又因带学生去县城遭遇车祸而丢掉了当老师的资格。
大胆推测一下,《人生之路》的编导们是想给观众呈现一个不一样的高加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出意外的话,高加林在挫折中觉醒,在觉醒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拼搏中找到了人生价值。
综上可看出,陈晓演绎了高加林不屈服命运安排的较真精神,这或许是编剧们为了迎合当下的价值观所做的改编;而周里京则演绎出了高加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无奈,忠于原著,让观众更能接受。
其实,前者并非是改编的不好,如果以一部普通的年代剧来看,这部剧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可一旦打着IP改编的头衔,再加上珠玉在前,这样大幅度的变动,只能让人觉得不尊重原著、不尊重作者,更不尊重历史。
04.结语剧版《人生之路》与影版《人生》无论在剧情、人设或结局上都相差甚远,而饰演高加林的两位演员同样是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人物特点。
周里京演绎的高加林清高、隐忍、自卑,有着与那个年代相符的沧桑感;而陈晓演绎出了高加林的自负和不甘心,他不向命运妥协,积极做出改变。
性格决定命运,也正因如此,两个高加林在不同的版本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路遥曾在书中写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谁的人生不彷徨。人生如戏,有些选择,一步错步步错。
路遥的《人生》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顺心顺意,但也没有完全的绝境,有的只是陷在绝境里找不到出口的人。
如今剧版再现,无论呈现效果如何,但都希望这样的精神依旧能给我们带来鼓舞和激励。
周里京就是高加林,现在的没有那时的生活…
相比于现代影视界的资本力量和科技力量,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的演员们真是劳苦命啊!没有多少收入,工作却是劳累的很。当然,这也是他们的表演能力、人格品质被推崇和夸奖的根本所在。不是说钱挣多不对,但随便拍拍就钞票一大把,那谁还会愿意吃苦受累呢?另外,我们现在的电影电视实在是没有拍出过像样的作品,尤其是这十几二十年来。平凡的世界、人生其实都是悲剧,就连作者路遥的人生也是悲多一些的。悲剧的意义在于力量的体现、就是那种震撼的力量,催人去死或者振奋起来的力量。我们现在的影视仅仅是个娱乐,忽悠人甚至是愚弄人的娱乐,是假借市场满足自我的狼藉。
剧版己注明,部份体材取自路遥人生,而不是改编自人生,所以不一样是对的,陈晓周里京演的都到位,很好
为了迎合当下的潮流而擅改的剧情,人物形象完全失去了 原著的精神内核,故意情节编写得不合逻辑错漏百出,演员表演夸张造作生硬失真,这样的改编是对原著的亵渎,误导了年轻的观众,丢失了名著的人文精神!
剧版是乱编剧+垃圾导演+三流演员。
替考及卖馍馍情节在电影及小说中,看后特别难受。人生之路拍的太差了,不接地气,表演轻浮。
我了解那个年代的农村,所以更愿意看影版《人生》,把精神内核表现出来了
剧版的巧珍长相犹如老太婆,表演浮夸
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无人替代。
目前,农村没有年轻人了,他们即使去农村也体验不了农村年轻人的生活。
由于时间的差距,没有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这也难怪,不要太苛刻了。
纯是胡编乱造,与电影人生没有可比性。
我小说和周里京的都看过,现在社会环境和人事早就不一样了,不会让人有共鸣。无需重拍。
建议大家把电影人生看两遍就行了,现在的演员演不出原著那个味儿。
84版电影就是真实的那个年代风貌,编剧就是路遥本人,剧版怎么跟电影比?这部小说本来就不是太长,何必乱凑40集电视剧?
都很好,不同导演要求不同演义风格,表演都很到位。
指指点点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切都被彼《人生》固化了、文艺作品是针贬时鄙的、改得合理就是了!
二!
先不吐槽演员的演技有多烂,首先编剧们好像把陕北当成了南方,整部剧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过北方的冰天雪地,那怕是过年的时候。
命运的枷锁
现在的高加林笑的时候有阴险的感觉!
路遥要是活着,肯定不让他们胡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