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多种笔法并用,才漂亮。
很多同学从楷书开始学书法,比如欧楷。
容易出现一个问题,习惯用方笔。
楷书其实是最晚出现的一种书体,草书出现比较早。
换句话说,古人学行书,已经有了草书的底子。
我们知道,草书的特征就是圆笔比方笔多。
也就是说,古人写行书是有圆笔的底子。
我们看上图这个行书“之”字。是不是很舒服,很漂亮?
原因就是这个“之”字的点画,是方笔圆笔两种笔法并用的结果。更确切的说,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勿使筋节孤露。
说的就是方笔圆笔两种笔法并用的笔法。
方笔中有圆笔,点画就会没有尖锐的棱角孤露,显得圆润而饱满。
圆笔中有方笔,点画就会内藏筋骨,挺拔而秀丽。
行书中,如果这两种笔法并用,圆润而挺拔秀丽,简直美爆了!
怎样写出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笔法?
方法就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
意思就是你按笔转折的时候,不要把笔按死。稍稍提一下笔转折,方中带圆的笔法就写出来了。
同理你在提笔转折的时候,稍微按一下笔,圆中带方的笔法也就写出来了。
两种笔法并用,目的就是让转折的笔画不生硬,带一股圆劲。让圆转的笔画不流滑,带上一股方劲。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这样的笔画最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用这样的笔画写出的行书才最美。
这就是写出最美行书的底层逻辑,线条得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
上图是梁诗正的行书,堪称最美行书。
你仔细观察,他也是方笔圆笔两种笔法并用,笔法中方中带圆,圆中带方。
所以你会感到他的行书,挺拔中带着圆润(方笔中有圆笔),润中又带有硬硬的骨气(圆笔中有方笔)。
这种柔中带刚,刚中又有柔的点画,让人看了很舒服。因为它符合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这层底层逻辑,所以很美。
具体怎样才能练出这样的笔法?民间流出梁诗正独特的方法攻略。
你学书法的时候,老师肯定告诉你不要选个性很强的帖练。
容易走极端。
比如欧阳询的《九成宫》,初学者很容易走方笔的极端。
梁诗正心里很清楚这种个性鲜明字帖的优缺点,所以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攻略。
一些民间的小册子,这样描述他的训练方法。
梁诗正一开始是学柳公权,这是“柳骨”方笔的代表人物。初学者容易练得线条硬硬的,不好看。
梁诗正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又开始学颜真卿,这是“颜筋”圆笔的代表人物。
梁诗正不停地在这两种字帖间,反复练。方笔渐渐融入圆笔,圆笔渐渐内藏方笔。
选字帖,如果你选了一种个性鲜明的字帖练(方笔多),一定要再选一种与之互补的字帖一起练(圆笔多)。
这样才能练出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刚柔相济的笔法来。
结束语:
最美的东西,一定是符合审美观的。
最美行书,一定是符合中国文化审美观的。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走两极。
写行书,你不会用纯刚或者纯柔的线条去写,而是用刚柔相济,方圆并用的笔法去写,这样才最美。
审美才是底层逻辑。
本文原创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
天真烂漫是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