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5-02-18 12:36:46

全文《各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红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第二章:蓝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本文是第三章:绿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第五章:黄色系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第六章:无色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

祖母绿

绿色系透明宝石是在珠宝商业市场较为常见的宝石品种,根据折射率值,基本按照从小至大的排列顺序,主要有萤石、玻璃、祖母绿、托帕石、碧玺、磷灰石、红柱石、橄榄石、硼铝镁石、翠绿锂辉石、铬透辉石、绿帘石、铬钒钙铝榴石、金绿宝石、蓝宝石、锆石、人造钇铝榴石、钙铬榴石、翠榴石、榍石、人造钆镓榴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共计22种。

01、萤石

萤石

01-1、观察

颜色呈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1-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434;密度3.18g/cm³左右;硬度4。

01-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强荧光,可具磷光;多色性:无。

01-4、吸收光谱

400、700nm附近宽弱吸收带和440、480、600、630、650nm附近窄弱吸收带。

01-5、放大观察

色带,两项或三项包裹体,解理呈三角形发育,可有变色效应。

02、玻璃

玻璃制品

02-1、观察

颜色呈不同深浅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不透明。

02-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470-1.700;密度2.30-4.50g/cm³;硬度5-6。

02-3、光性、荧光、多色性

非晶质体;荧光:多变,一般短波强于长波;多色性:无。

02-4、吸收光谱

不特征。

02-5、放大观察

放大观察有气泡、旋涡纹,浑圆状刻面棱线。

03、祖母绿

祖母绿戒指

03-1、观察

颜色呈浅-深绿色,绿蓝、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3-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77-1.583;双折射率0.005-0.009;密度2.67-2.75g/cm³;硬度7.5-8。

03-3、光性、荧光、多色性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长波,无或弱,绿色或弱橙红色-紫红色;短波,无或红色荧光;多色性:中-强,蓝绿/黄绿。

03-4、吸收光谱

红区683、680nm吸收线,662、646nm弱吸收线;橙黄区630-580nm间有部分吸收;蓝区478nm吸收线;紫区全吸收。

03-5、放大观察

含有液或固体两相及气液固三项包裹体,可有猫眼和星光效应。

04、托帕石

托帕石戒指

04-1、观察

颜色呈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4-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19-1.627;双折射率0.008-0.010;密度3.53g/cm³左右;硬度8。

04-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光性;荧光:长波,绿色;短波,绿白色;多色性:弱-中,浅绿/黄绿。

04-4、吸收光谱

不特征。

04-5、放大观察

气液包裹体,有时在空穴中见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和气体;一组解理发育,绿色少见,可见覆膜和扩散处理的托帕石。

05、碧玺

碧玺戒指

05-1、观察

颜色呈绿蓝、黄绿、绿色;玻璃光泽;透明-不透明。

05-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24-1.644;双折射率0.020;密度3.06g/cm³左右;硬度7-7.5。

05-3、光性、荧光、多色性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强,绿蓝/黄绿、绿-深褐绿。

05-4、吸收光谱

红区普遍吸收,窄吸收在498你们,蓝区有时可有468nm吸收线。

05-5、放大观察

平行c轴见强吸收性,滤色镜下见红,双影,可有猫眼效应。

06、磷灰石

磷灰石

06-1、观察

颜色呈绿色、浅绿色;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6-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34-1.638;双折射率0.002-0.008;密度3.18g/cm³左右;硬度5。

06-3、光性、荧光、多色性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黄绿;多色性:弱。

06-4、吸收光谱

主要为512、491、464nm处吸收带。

06-5、放大观察

晶体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负晶,生长结构;有猫眼效应。

07、红柱石

红柱石

07-1、观察

颜色呈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不透明。

07-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34-1.643;双折射率0.007-0.013;密度3.17g/cm³左右;硬度7-7.5。

07-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强,黄绿色/红褐色,绿色/橄榄绿色/肉红色。

07-4、吸收光谱

可见436、445nm吸收峰。

07-5、放大观察

针状包裹体等,宝石两端往往出现红色。

08、橄榄石

橄榄石戒指

08-1、观察

颜色呈橄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8-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54-1.690;双折射率0.036;密度3.28-3.51g/cm³;硬度6.5-7。

08-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弱,黄绿/绿。

08-4、吸收光谱

453、477、497nm强吸收带。

08-5、放大观察

盘状气液两相包裹体,深色矿物包裹体,负晶,可见双影。

09、硼铝镁石

硼铝镁石

09-1、观察

颜色呈黄绿、褐黄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09-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68-1.707;双折射率0.036-0.039;密度3.48g/cm³左右;硬度6-7。

09-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中,浅褐、暗褐色。

09-4、吸收光谱

可见493、475、463、452nm吸收线。

09-5、放大观察

可具各种包裹体,双折射率大。

10、翠绿锂辉石

锂辉石

10-1、观察

颜色呈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10-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60-1.676;双折射率0.014-0.016;密度3.18g/cm³左右;硬度6-7。

10-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光性;荧光:中-强,粉红-橙色;多色性:强,深绿/绿蓝/淡黄绿。

10-4、吸收光谱

646、669、686nm处Cr吸收线,620nm宽吸收线。

10-5、放大观察

气液包裹体,解理;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

11、铬透辉石

透辉石

11-1、观察

颜色呈绿蓝、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11-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57-1.700;双折射率0.024-0.030;密度3.29g/cm³左右;硬度5-6。

11-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弱-强,颜色越深,多色性越明显。

11-4、吸收光谱

635、655、675nm吸收线,690nm吸收线。

11-5、放大观察

内部包裹体和裂隙较少,丝状气液包裹体;星光、猫眼效应;双折射率大,可见双影

12、绿帘石

绿帘石

12-1、观察

颜色呈浅-深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微透明。

12-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29-1.768;双折射率0.034;密度3.40g/cm³左右;硬度6-7。

12-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强,绿/褐/黄。

12-4、吸收光谱

455nm强吸收带,有时具有475nm弱吸收线。

12-5、放大观察

气液包裹体,固态矿物包裹体,含铁量增大时颜色浓。

13、铬钒钙铝榴石(莎弗莱)

铬钒钙铝榴石(莎弗莱)戒指

13-1、观察

颜色呈浅-深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

13-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30-1.750;密度3.61g/cm³左右;硬度7-7.5。

13-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无;多色性:无。

13-4、吸收光谱

不特征。

13-5、放大观察

短柱状或浑圆状固态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粉红-亮红色。

14、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14-1、观察

颜色呈浅-中等的黄色-黄绿色、灰绿色;玻璃-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14-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59-1.680;双折射率0.008-0.010;密度3.73g/cm³左右;硬度8-8.5。

14-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光性;荧光:长波,无;短波,无-黄绿色;多色性:弱-中,黄/绿/褐色。

14-4、吸收光谱

445nm为中心的吸收带。

14-5、放大观察

指纹状包裹体,可见丝状物,透明的可见阶梯状滑动面或双晶纹;可见猫眼效应。

15、蓝宝石

蓝宝石

15-1、观察

颜色呈绿蓝、绿色;玻璃-亚金刚光泽;透明-不透明。

15-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62-1.770;双折射率0.008-0.010;密度3.95-4.05g/cm³;硬度9。

15-3、光性、荧光、多色性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明显,绿/黄绿色。

15-4、吸收光谱

450、460、470nm吸收线及425nm以下全吸收。

15-5、放大观察

平直色带,负晶;指纹状,雾状,丝状及矿物包裹体;可有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罕见)。

16、锆石

锆石

16-1、观察

颜色呈绿、褐绿色;玻璃-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16-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810-1.815;双折射率,低型0,高型最高可达0.059;密度3.95g/cm³左右;硬度6-7.5。

16-3、光性、荧光、多色性

一轴晶,正光性;荧光:长波,红色;短波,弱,红色;多色性:无。

16-4、吸收光谱

可见2-40多条吸收线,具653.5特征吸收线。

16-5、放大观察

可见平直的分带现象,絮状包裹体,性脆,棱角易损坏;偶见猫眼效应。

17、人造钇铝榴石

人造钇铝榴石

17-1、观察

颜色呈浅-深绿色;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17-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820-1.840;密度4.50-4.60g/cm³;硬度8。

17-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长波,红色;短波,弱,红色;多色性:无。

17-4、吸收光谱

具稀土谱。

17-5、放大观察

洁净,偶见气泡,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

18、钙铬榴石

钙铬榴石

18-1、观察

颜色呈绿色;玻璃-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18-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850;密度3.75g/cm³左右;硬度7-7.5。

18-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无;多色性:无。

18-4、吸收光谱

不特征。

18-5、放大观察

晶体偏小,滤色镜下呈红色。

19、翠榴石

翠榴石

19-1、观察

颜色呈黄绿色;玻璃-亚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19-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888;密度3.84g/cm³左右;硬度6.5-7。

19-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弱,橙黄;多色性:无。

19-4、吸收光谱

440nm吸收带,也可有618、634、685、690nm吸收线。

19-5、放大观察

有”马尾状”包裹体,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粉红-亮红色。

20、榍石

榍石

20-1、观察

颜色呈绿、褐绿色;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20-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900-2.034;双折射率0.100-0.135;密度3.52g/cm³左右;硬度5-5.5。

20-3、光性、荧光、多色性

二轴晶,正光性;荧光:无;多色性:中-强,黄绿/褐色。

20-4、吸收光谱

有时可见580nm双吸收线。

20-5、放大观察

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双晶,色散强,双折射大,双影明显。

21、人造钆镓榴石

人造绿玻璃-无参考意义

21-1、观察

颜色呈绿色;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21-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970;密度7.05g/cm³左右;硬度6-7。

21-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无;多色性:无。

21-4、吸收光谱

不特征。

21-5、放大观察

可见气泡,三角形板状金属包裹体,气液包裹体,色散强,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

22、合成立方氧化锆

合成立方氧化锆

22-1、观察

颜色呈浅-深绿色;金刚光泽;透明-半透明。

22-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2.15-2.18;密度5.80-6.0g/cm³;硬度8.5。

22-3、光性、荧光、多色性

均质体;荧光:弱;多色性:无。

22-4、吸收光谱

因致色元素而异。

22-5、放大观察

可见为融化氧化锆残余及气泡,色散强。

彩色宝石图片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系统宝石学》、《有色宝石学教程》和《珠宝首饰检验》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宝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2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