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46年至1950年的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有许多国民党将领被我军俘虏。而在这众多骁勇的文武将才中,既有深明大义、护民忠国的起义将领,亦是有拒不投降之人。

在解放战争后,不少国民将领既没有起义投诚,却也未曾跟着蒋介石往台湾而去。这居中自保的将领们,以曾任职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为典型代表。
据悉李宗仁在临终前,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希望他能理智、冷静看到解放战争的问题,劝他千万不可跟随蒋介石去台湾。
然而当时的白崇禧将军一心忠蒋,誓死也要跟着他率部逃往台湾而去。果然,当他们刚抵挡台湾不久,白崇禧将军不但被迅速架空、监视,最后甚至被蒋介石手下的特务组织暗算、丧命。
而逃往国外的李宗仁却得以保命、平安,甚至在他多年后回国之时,亦是受到了我党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热烈欢迎。
除了李宗仁如此明智的将才之外,另外还有一位名叫卫立煌的国民将军。此人原本乃是国民党的二级上级,但是自解放战争后,他既拒不投降,却也不愿跟着蒋介石遁逃而去。
后来的他选择前往香港而去,做一个不问政师的局外人。多年后,当卫立煌与妻子携家人回国时,还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亲自设宴迎接。
那么,为何卫立煌会受到我党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据近代史记载,此人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大名鼎鼎,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极其重要。
卫立煌乃是安徽合肥人,在国民党中隶属二级上将,被世人称之为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
于早年时期,骁勇善战的卫立煌亦是曾多次率部与红军作战。而正是因为他的战功赫赫,亦是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重用。
于1936年时期,卫立煌被蒋介石授予了上级衔。彼时的他对蒋介石还算是言听计从,但是于抗战时期,他的思想和救国三观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特别是当他和八路军首领朱德老总、彭德怀老总有所交集后,当他亲眼看到八路军简陋的武器和物资时,心中对其更是敬佩、感慨。
因此在后来的国共联手抗日行动时期,卫立煌主动上级的阻拦、压力,主动给八路军调拨了一大批物资和武器弹药。
当这批将近百万发的子弹和二十万发的手榴弹,以及各种被服、棉衣、物资运送到红军根据地延安之时,毛主席在感谢、褒奖之时,亦是忍不住激动地握住了前去送物资之人的手!
于1939年时期,彼时的卫立煌在河南兼任省委主席一职。在此期间,卫立煌与我党的彭德怀老总、朱德老总都要密切来往、相助。
特别是当我党的萧克上将、左权将军到达洛阳时,卫立煌不顾流言蜚语亲自前去迎接,并为他们设宴款待。
而卫立煌正是因为与共产党来往,亦是受到了中统特务、军统等等的严厉警告、状告。
在1942年的3月之时,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官的卫立煌率部出国抗日,大胜归来时被万名百姓欢呼,称之为“抗日将军”。
自抗战胜利后,深有爱国之心的卫立煌不愿打内战,于是只得找借口出国学习、考察,但是最后却被蒋介石多次致电催促启程回国。
回国后的卫立煌勉强开战,但是在战场却消极作战,甚至私下告诫部下不允许对红军开猛战。
为此,蒋介石气得直接将他解甲关押起来。一直到李宗仁担任代总统时,被关押多时的卫立煌才被释放出来。
出狱后的卫立煌不愿再问世事,随即带着家人前往香港生活。于1955年的3月14日之时,年过半百的卫立煌老将军终于带着家人回国。
卫立煌和家人从香港回到广州后,受到了当地热烈欢迎。于同年的4月6日上午,卫立煌老将军携夫人前往北京,不但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人的热烈迎接,而且在25日之时,亦是被毛主席亲自迎接、设宴款待。

后来,卫立煌老将军担任过政协常委等等职位。于1960年的1月17日之时,63岁的老将军病重去世。在其追悼会上,毛主席等人还为他送上花圈致哀,以算是对他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