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时代新物语,做一家有态度的新媒体!
文|喵姐
全文共计|5141字
如果把宠物行业比作一片热带雨林,表面生机勃勃的藤蔓下,正上演着达尔文式的残酷竞争。
在这片不足万亿级市场里,有人用营销搭建空中楼阁,有人用低价掀起血雨腥风,而派多格却像一位深谙丛林法则的生态建筑师,22年间累积服务门店超7000家,截至2024年在营门店超2000家,在混沌中搭建起“培训+供应链+社区服务”的立体生态。当多数企业还在单点突围时,它早已完成从土壤改良到物种培育的系统工程。
派多格创始人李忠伟和宠吾代联合创始人喵姐
派多格何以在行业中破浪前行?带着这份好奇心笔者走进了派多格北京总部,与派多格创始人李忠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李忠伟对宠物行业的5个预判
1.宠物行业现在是蓝海中的红海,未来很美好,但进入每一个赛道都卷得不得了。2.专业是立足之本,品牌是未来趋势。3.线下为王,线上为辅。4.未来宠物行业一定会破万亿。5.沉下心来,做好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李忠伟认为,尽管宠物行业整体仍在增长,但竞争已经异常激烈。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在专业化和品牌化上下功夫。
派多格的成功,正是源于对专业和品牌的高度重视。通过专业培训和品牌化运营,派多格不仅为加盟商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支持,更在供应链完善、模式优化和品牌定位上下足了功夫。
派多格集团
李总强调,尽管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线下门店依然是品牌建设和服务交付的核心。他对宠物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随着养宠文化的普及和市场的成熟,宠物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只有深耕专业、打造品牌、坚守线下、拥抱线上,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乱象下的宠物行业:
爱得深沉,恨得无奈!
李总对宠物行业的观察始于20多年前,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的全过程。
在他看来,宠物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活体交易到如今的多元化市场,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机遇与挑战。
李总指出,当前宠物行业正处于“蓝海中的红海”阶段,尽管整体市场仍在增长,但竞争已经异常激烈。
他用“乱世时期”来形容当前的宠物行业,认为行业内部杂七杂八的现象层出不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宠物行业的核心问题在于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从业者缺乏品牌意识和长期发展的思维,更多地关注短期利益。
放在十几年前的宠物食品,李总是打死都不敢去试吃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宠物粮可能掺杂了“皮鞋碎”“尘土”“沙子”。甚至十几块钱的营养品崩解度完全不达标的情况下,却以次充好卖到几百块的高价,这样的产品最终只能贡献给宠物身体消化的最后一道工序。这种现象导致了行业的“内卷”,使得市场环境变得复杂且竞争激烈。
在过去,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干不过会营销的企业,但李总认为,只搞营销不专注产品的品牌局势从2023年开始已经走向了终结。
派多格创始人李忠伟
派多格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下构建了独属于自己的三重经营密码,笔者从底层、战术、战略三部分一一进行了拆解。
01
底层密码:重构行业“操作系统”
在PC时代,微软用Windows系统统治了90%的计算机;在宠物行业,派多格正在用“教育+标准”重构行业的底层操作系统。
早期宠物市场如同DOS系统——命令行操作,从业者需要自己编写“代码”(经营能力)。李忠伟发现:“行业90%的痛点源于操作系统的落后”。于是派多格做了三件改变行业底层逻辑的事:
揭开宠物行业的遮羞布,直面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用“泼冷水式培训”建立认知防火墙,将“因爱入行”的浪漫主义转化为理性商业思维。就像特斯拉用自动驾驶重塑驾驶习惯,他们用真实案例让学员看到后视镜里的风险。
“到派多格的学员,第一堂课就是泼冷水。” 与培训行业传统的“跪舔式”服务不同,李忠伟强调,他们的培训第一环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行业认知。
派多格为何要在第一堂课泼冷水?原因在于宠物行业的入门门槛实在太低。
有人曾打趣的比喻,当代年轻人创业首选,一个是咖啡店,另一个就是宠物店。因为喜欢猫狗,因为听说宠物赛道赚钱,甚至仅仅因为“喜欢”这一感性理由,很多人便轻易踏入了宠物行业。
然而,只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才会发现其中的艰辛:客户带来的宠物会咬人,要洗的猫狗身上臭烘烘,甚至还会遇到客户的无理碰瓷。
曾有不少门店表示,宠物本身自带的身体问题,在服务后会遇到强行把责任怪罪给门店的情况。处理这类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要么冷处理,要么热处理,但无论哪种方式,门店主都会在金钱和时间上带来极大的消耗。
而刚刚入行的新人面对这些现象往往毫无招架之力,更别提供应链采购、门店管理等基础经营知识了。这就导致许多宠物新手门店的生命周期仅有100天,最终只能草草收场。这个行业入门容易,出局也快。
因此,比起空谈美好未来,李忠伟更愿意让学员看清现实,认清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是求职还是开店,为自己做好更准确的定位。
开发“应用商店”,解决供应链难题
新手开店最难的是货源,货在哪里?什么是好货?往往新人都会无从下手。而派多格将供应链、运营体系、服务标准打包成“即插即用”模块。就像苹果App Store降低开发门槛,加盟商只需专注“用户体验”(门店运营),无需从零搭建后台系统。
创建“云服务平台”,时时了解消费者动态
都说消费者购物需求变了,可到底变成什么样谁都说不清道不明。而派多格通过2000+门店组成的神经网络,实时收集消费数据、服务痛点、区域差异,反哺供应链优化。这如同亚马逊的AWS,让每个终端既是服务节点,又是数据采集器。
02
战术密码:四区模块化,打造“乐高式”盈利模块
在商业战场上,派多格像乐高大师,用四块基础积木搭建出可复制的盈利城堡:
这四个模块如同瑞士军刀的不同工具:食品是基础刀片,保证基本功能;轻医疗是螺丝刀,解决深层需求;领养是剪刀,开辟新场景;洗美则是开瓶器,撬动体验升级。当竞争对手还在用单一工具作战时,派多格已实现工具组合的乘数效应。
当绝大多数传统实体店对零售失去信心时,李忠伟却强调了派多格的食品铺子项目食品品类的重要性,尤其是宠物主粮和零食。
据派多格的内部数据统计,线下门店零售品类90%的盈利来自于食品,其中主粮占比50%,零食占比40%,而只有10%来自用品。
“我们的狗盆都是送的。”,李总强调用品线上购买非常便利,复购率又非常低,如果一家宠物门店以用品为主盈利将会受困。在派多格的选品策略中,即使是销售10%的用品,也一定是要有个性和差异化的品类。
但门店是否能盈利且具备持续盈利能力,李忠伟还强调还是要看门店老板是否具备粉丝运营能力。抛开外表看本质,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你不运营用户一切都是浮云。
03
战略密码:构建“蜂巢式”生态系统
观察派多格的商业版图,会发现其本质是打造了一个“蜂巢经济体”:
蜂王(总部):专注酿制“知识蜜露”(培训体系)和“营养花粉”(供应链)。
工蜂(加盟商):在3公里辐射圈内深耕社区,每只“工蜂”既是服务终端,又是信息采集器。
蜂蜡(数字化系统):用SaaS系统将2000+蜂巢连接成智能网络,实现库存、培训、服务的蜂窝状联动。
这种结构完美解决了连锁行业的“章鱼困境”——传统连锁像章鱼,触手越多中枢压力越大;而蜂巢模式中,每个单元既独立生存,又能共享群体智慧。当疫情这类“寒冬”来袭时,单个蜂巢可能受损,但整个蜂群仍能通过信息素(数据中台)快速调整策略。
未来战场:
破解“薛定谔的蓝海”
宠物行业正陷入量子力学般的叠加态——既是蓝海又是红海。派多格的破局之道,恰似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逻辑:
叠加态经营:线下重体验(宠物洗美需触觉感知),线上做效率(食品用品标准化配送),如同电子同时具备波粒二象性。
量子纠缠运营:通过领养服务与后续医疗/食品消费产生纠缠效应,实现“一次获客,终身绑定”。
隧穿效应创新:在看似坚固的行业壁垒(专业门槛)中,用教育培训打开量子隧道,让从业者实现能力跃迁。
在这个赛道,没有永恒的护城河,只有持续的重构能力。正如李忠伟预判:“未来能生存的不是最大的企业,而是各分支领域最专业且最懂品牌运作的企业。”
商业启示:
在热带雨林种下竹子,
深扎根、迎破土
2018年时派多格成立了6个核心校区,一年能够为行业内输送1万名宠物职业人员。早期的培训完全是为已经加盟门店的客户服务,随着品牌在行业内的口碑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咨询培训服务板块,于是派多格干脆办了个招生部,单班学员甚至可多达300多人。
但宠物行业培训模式却出现了一个分水岭——疫情。“疫情来了能干死你”这是实体行业者最大的心声。
在李忠伟看来,疫情之前,学员大多是先加盟再学习,这种模式下,很多人凭借对宠物行业的热情和短期利益的追求,迅速进入市场,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准备和行业认知。
然而,疫情的冲击改变了这一格局。疫情之后,学员的决策变得更加谨慎,他们更倾向于先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再决定是否加盟。这种变化反映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从业者对风险的重新评估,也体现了行业从“冲动型”向“知识型”转变的趋势。
这一分水岭的出现,不仅是疫情的直接影响,也与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有关。疫情加速了宠物行业的洗牌,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提高了行业门槛。
从业者意识到,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足。这种从“先加盟后学习”到“先学习后加盟”的转变,是对行业从业人员专业度和认知转变的巨大考验,但也是行业成熟的表现。从业者开始对自身职业规划和市场风险作出更加理性思考和判断。
基于对学员心理的变化,派多格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学员提供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培训服务。学员毕业后,不仅可以获得行业认可的证书,还能通过派多格的内部渠道进行就业推荐。
此外,派多格还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将培训与连锁门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培训+加盟”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宠物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还通过品牌化和供应链管理,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
派多格的业务布局涵盖了宠物美容培训、宠物连锁门店、宠物食品用品销售、宠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教育培训行业落脚点不在教育而在线下,只有线下才能做到规模化。”有人说连锁店永远干不过小店,这句话李总给了更具象化地理解“小店大连锁”。
就拿洗美来举例,200平方米大店和50平方米小店的单从坪效计算就相差了四倍。与大连锁相比,派多格更聚焦60~80平规模的社区小店,用李总的话总结“大店规模化没戏”。
派多格给行业最珍贵的启示,不是加盟模式的成功,而是展现了一种“竹子的智慧”——前期用四年时间向下扎根(培训体系+供应链),等根系足够强健后,就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上生长(快速复制)。
当暴雨冲垮浮萍,飓风折断乔木,这片用22年培育的竹林,终将在宠物经济的春天迎来属于自己的破土声。
写在最后:宠物战场需要较真的人
为什么宠物行业是“蓝海中的红海”?这不仅源于其独特的市场属性,更在于其复杂而矛盾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宠物行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赛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大量企业蜂拥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甚至陷入无序状态。
当人们满怀热情地涌入宠物赛道后,才会发现,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并非想象中的蓝海。即便你高举“我的产品更好、用料更足、科技属性更强”的旗帜,也会很快意识到,你的声音很容易被那些擅长夸大营销概念的“老玩家”淹没。
更令人无奈的是,高昂的成本可能使你在销售端失去价格优势,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宠物既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承担着陪伴与疗愈的责任,让人们对它们爱之深切;然而,这种爱又往往无法完全等同于对人类的情感。宠物主们常将宠物称为“家人”,但拼多多上低价宠物粮销量突破10万+的现象,又该如何解读?这究竟是爱的体现,还是现实的妥协?
宠物行业的矛盾性正体现在这里:情感与理性、高端与平价、品质与成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这片蓝海中的红海战场。
宠业人的无奈在于:我是行业龙头,却如履薄冰;我身处腰部,既要力争上游,又不得不低调前行;我初入赛道,虽势如破竹,却面临重重挑战。
宠物行业正处在品牌化1.0版本与市场竞争3.0版本的交叉点,尽管宠物赛道看似一片蓝海,但在中国不足30%的渗透率下,每年仍保持着10%—15%的高速增长,堪称最抗市场周期的黄金赛道。
然而,这片蓝海并非人人可逐,唯有足够专业、专注,才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由于养宠人群年龄层跨度极大,消费需求多元且快速变化,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新进入者,都必须在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定位上持续深耕,方能在蓝海中开辟属于自己的红海。
END
查看下图海报,
获得中市协宠物专委会更多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