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共享单车涨价引起频频引人关注。据央视新闻 报道,哈啰单车的收费标准已经从此前的1.5元/30分钟,涨价至1元/15分钟。
为何共享单车频频涨价?从哈罗单车日前公布的招股书中,便能看出共享单车涨价的秘密。
招股书显示,在2018-2020三年时间里,哈罗单车合计净亏损高达48.5亿元。不难猜测,哈罗单车频繁涨价是为了扭亏为盈。
哈啰出行采用的重资产运作模式,需要大量铺设共享单车。这让哈啰出行需要押注大量的资金,而且折旧与摊销就会令哈啰削减大量的利润。
而通过频繁的涨价,哈啰两轮出行业务每辆车每天骑行收入,可以超过1元钱。而此前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曾表示,只要达到这一水平,就基本在包含折旧费的情况下,实现盈亏平衡。
不过,仅实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哈罗单车如今虽然背靠4亿用户,已经是中国第一大共享单车巨头。但是,哈啰单车依然没有形成垄断,在击败了ofo、摩拜两大对手之后,又遭遇了青桔单车与美团单车两大劲敌
当前,两轮车业务为哈啰贡献了超90%的收入,而且还是其流量入口,哈啰自然不能怠慢。也就是说,接下来哈啰单车还将继续烧钱争夺市场。
同时,哈啰出行还要面临着监管的压力,这让哈啰两轮车业务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壁垒,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以看出,哈啰出行的发展境况并不乐观。因此,涨价成为哈啰出行快速扭亏为盈的最高效的手段。
此外,为了摆脱单一的经营模式,哈罗单车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新业务的拓展。哈啰出行想要走的是美团这样的发展模式,进行无边际的扩张。
不过,哈啰出行的两轮车业务虽然流量大、用户活跃度高,但是,用户粘度却较低。因此,哈啰出行想要效仿美团通过高频业务,来拉动低频业务,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共享单车赛道上,哈啰出行还没有站稳,更别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新业务。
这样来看,哈罗单车如今奔赴IPO虽然表面看来光鲜亮丽,但在背后却有许多的苦楚。
不过,哈罗单车通过涨价来实现盈利的方式,虽然有效,但却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毕竟哈罗单车的可替代性较强。
未来,哈罗单车将怎样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BU 审/Q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