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将军的一首“赴任诗”

浩慨说历史 2024-12-19 06:02:40
萧克将军的一首“赴任诗”

原创 蒲润洲 赤城文史一角

萧克将军有一首五言诗,我认为它是一首“赴任诗”,因为它是将军赴任时写的。那是1939 年 1 月初,萧克与程世才率领近百名干部去组建挺进军,来到平山蛟潭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等热烈欢迎。随后聂司令员主持召开会议,讨论中央和军委关于成立冀热察挺进军的决定,萧克与彭真、贺龙、关向应、马辉之等都参加了,大家认为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会后萧克与程世才便出发去了平西。走到天下九塞之一的紫荆关,就离门头沟百花山不远了,也就离被日寇占领的北平(北京)城不远了。一想到在冀热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前景,心情无比激动的萧克,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

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

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

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

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

有学者称此诗为“希望之诗”,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全诗无不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特别是对冀热察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望。“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正如将军所预期的那样,到1941年,平西、平北、冀东已实现“三位一体”的格局,在敌后形成了三大块互相邻近、人口达 320 万的根据地,北平完全处于我八路军包围之中。虽然挺进军编制于1942年初撤销了,但其所属的军分区和军队却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晋察冀军区第11、第12、第13军分区,发展为冀察和冀热辽两个二级军区,所属的7团、9团、10团、11团、12团、13团和40团,发展为冀察和冀热辽的四个军级纵队,完成了中央交给的占领华北、挺进东北的战略任务。

在认定这首诗是萧克将军的“赴任诗”后,我又想考证一下它是不是将军唯一的“赴任诗”。为此,我搜过百度和知网,也看过《萧克回忆录》和《萧克印象》,但都没有找到相关依据,后来何会云教授又帮我搞到了《萧克诗稿》电子版,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我想,萧克将军一生写过很多诗,要想搞清有几首“赴任诗”确非易事。看来,要想知道这首是不是唯一的”赴任诗,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求证。

图为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门前镌刻的“赴任诗”

(尊重原创 是人之美德)

蒲润洲,60后,祖籍怀来,生于赤城。喜欢文学与文史,偶有小文见诸报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