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4日,在日本丽泽大学的讲堂里,好多人都在全神贯注地听70岁的孔德成老先生兴高采烈地讲《论语》。
休息的空当儿,原本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妇人和她儿子,老早就走出讲堂,守在孔德成先生必定会经过的路上了。
短暂地惊住、说不出话之后,这对分别了40年的姐弟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抱在一起放声大哭,眼泪把彼此的后背都弄湿了。
这姐弟俩都已经到了暮年,他们,可是孔子世家的第77代传人。
在中国大陆,从网络上了解到,孔子后裔辈分最小的是个90后的姑娘,她是第83代,现在住在辽宁。
不过,历史不断变化,时间一点点过去,孔子的好多后代就慢慢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孔子影响了数代中国人和中国历史,那他的后代如今都在哪里?我们又要怎么去找他们?
【依家谱寻访】要是想知道这些后代都去哪儿了,《孔子世家谱》那可称得上是最棒的指南书了。
《孔子世家谱》是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它已经传了2500多年,有80多代人参与其中。这可是全世界历史跨度最长,而且保存得最完整的家谱。
这本家谱在明朝就有了“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约定。
不过,在解放前实际进行的大修就只有这么几次,第一次是在明朝天启年间,第二次是清朝康熙年间,第三次是乾隆年间,第四次是1937年的民国时期。
90年代的时候,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孔德墉都已经70岁高龄了,他可是孔子的77世孙,就带着团队开始对《孔子世家谱》进行第五次大规模修订。
这次修订完了之后,录入到家谱里的人数都快接近200万。特别要提一下的是,这次的大修订有三个明显的特点,跟以前可不一样——
《孔子世家谱》详细记载了,孔子的后代经过2500多年繁衍,已经散布到全球各地。现在,有好多新变化。女性可以入族谱了;云贵川那14个少数民族的孔氏后裔也头一回被写进族谱;而且,以前是“全国谱”,现在第一次扩充成“全球谱”了,像韩国、新加坡、美国这些地方的外籍孔氏后裔都被纳入族谱。
在大陆这边,浙江可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对于孔子后裔来说,除了山东之外,他们很多都徙居到这儿了。到现在,中国大陆的孔子后裔都已经传到第83代。
根据新修订的《孔子世家谱》,第83代是“念”字辈。听说有个90后的姑娘叫孔念莹,就在咱们中国的辽宁省生活,她对孔子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可感兴趣。
“树长得再高,也总有根;水淌得再远,也总有源头。”97岁高龄的孔德墉老人说,全世界姓孔的人大概有300万,不过,可不是每个姓孔的都是孔子的后代。
咋确定是孔子后裔?得能拿出自己支脉的家谱,还得和之前每次大修的《孔子世家谱》总谱对得上,这样才能被确定是孔子后裔,才能被收入新谱里。
这么着,只要依照这本家谱,只要在家谱里能查到的,都会写明属于哪一支,相关的脉络排列得特别清晰,能有条有理地一直追溯到上一辈祖先,直至孔子。
好些年前,香港科技大学的孔宪铎教授,他可是孔子的后人。第五次修订工作还没完成的时候,他就专门跑到山东去查自己的身世了。
那时候,工作人员把民国版的《孔子世家谱》一打开,一本本厚厚的卷宗就出现在眼前。工作人员按照户支的顺序,先找到他爸爸,接着再按顺序找到他爷爷……
一代接一代地往上追寻,就像穿过时空隧道似的,虽然家族分支众多,但是每一辈的脉络都很清楚,最终溯源到始祖孔夫子。
嘿,你知道吗?孔宪铎教授,他可厉害了,他家有着2500多年的传承,他的历代先人都清清楚楚地一一在册。
虽然历经了数不清的朝代更迭,现在的他没办法和先人碰面,可就好像有一股奇妙的力量从纸上跳了出来,一下子就紧紧揪住了他血脉中的灵魂,这让孔宪铎震撼极了,心里满是感慨……
他特别高兴地对大家讲,他回去后肯定得让身在美国的儿子晓得,他的身世可是能实实在在追溯到孔圣人那儿的!
这,可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景象,这是孔子后裔的荣耀,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延续的一个小小写照哟。
尽管他们国籍各有不同,讲的是不同民族的语言;
有着不一样的肤色,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干着各种各样的工作。
可是,他们始终悄无声息地以自己的方式把孔子一脉相承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来。
好多人可能都会纳闷儿,这2500年的传承,到底是咋延续下来,一直绵延到现在的?
【政坛的重视】从古至今,孔子可是咱们国家古代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和文化,对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治国、让统治地位稳稳当当的,都起到特别积极、特别重要的作用。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从政治方面去考虑,给孔子的后裔封上不同的封号和爵位。
这个老早就有的规矩,从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9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起,就这么一直沿用到民国1935年孔子的77世孙孔德成那儿。
宋仁宗至和二年的时候,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愿提出,要改掉唐代那些不妥当的地方,效仿汉代的旧制度,把孔子第46代孙孔宗愿封为“衍圣公”。
孔宗愿在经禀奏获准之后,就成了历史上首个“衍圣公”。
打这以后,这个封号就被历朝历代一直用着,一直用到民国二十四年。
在悠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会主动不停地变更、提高对孔子后裔的封谥。
这项操作让儒家文化影响力更大了,能深入到普通老百姓心里头,真真正正地成了入世的思想理念。这样一来,人心凝聚得更好了,国家也朝着稳定、团结、和谐的方向不断发展。所以,这是历代政坛统治者都特别看重的一项举措。
正因为历朝历代的政坛都特别保护、推崇孔子的儒家文化,孔子的后裔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一直延续下来。
孔德成,他可是孔子的嫡系子孙。他当过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还做过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同时也是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他老是拿“敦品励学、爱国爱人”这种传统教育当基本精神来激励自己,遵循学诗学礼、谦恭俭朴的孔子子孙的家风家规,在传承和发扬孔子的文化思想方面作出了不少卓越贡献。
90年代的时候,孔德成和他的姐姐孔德懋有机会在日本碰面了,这样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2008年10月的时候,孔德成在台湾去世了。到了2009年9月,孔子的第79世孙孔垂长就正式承袭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这个职位,还能享受特任官的待遇。
2021年11月,住在北京的孔德懋女士因为生病去世了。
到这儿,孔子第七十七代的这嫡孙子、嫡孙女,都已经去世了。
与此同时,好多海外的孔子后裔也都纷纷投身到这股时代潮流里了。他们不但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还老是找机会亲自回中国山东曲阜寻根……
【海外的后裔】2008年清明节快要到的时候,曲阜来了100多个孔子的后裔,他们来自海内外各地。这时候,有个14岁的男孩特别引人注目,那男孩一头金发,眼睛湛蓝湛蓝的。他是谁?他就是从英国来的詹姆斯,是孔子的第79代后人。
有个超帅的小伙子,他的中文名叫孔垂旭。他和家人,还有100多个孔子的后代,一块儿来到这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给他们的祖先扫墓。
詹姆斯他爸孔伟中是个中国商人,他妈妈是英国人。
詹姆斯觉得,中国就是他的家,他的祖先就在这儿。打他开始记事起,就清楚自己的历史了,他认为回山东曲阜这件事对自己可太重要了。
另外,新加坡、印尼、韩国、美国等不少国家的好多孔子后裔,都不停地到中国来找自己的祖先。
在他们当中,朝鲜半岛上孔子五十四世孙孔绍的后人,在韩国都已经繁衍到第八十六代。
韩国人口普查显示,2005年的时候,在韩国境内的曲阜孔氏已经有83164人了。
在《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的时候,他们被收录进去了,名字被定为高丽派,这可是唯一的海外支脉。
在这些人里,有韩国知名的书法家,有在军政方面担任重要职位的官员,还有作家之类的人物。
人口蹭蹭往上涨,国内外孔子后裔也在不断增多、扩散,这样一来,寻访和确定孔子后裔的工作就变得更难了些。
不过,科技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了,这些麻烦事儿也都能轻松解决。
【家谱数字化】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科技也不断进步,这时候,世界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开始用数字化系统。
数字化不断推进,这可给寻访孔子后裔,还有家谱的续修、查询、校验、谱审核以及地图交互和统计,都带来了又快又好的便利。
到时候,谁要是还想知道孔子后代在哪里,只要轻松地拿鼠标点一下,就能得到最好的答案。
【结语】顾炎武讲:“夫子之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就是说,孔夫子教学生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还有忠诚和信用这些品德,性和天道都在这当中。
孔子的思想文化传承了几千年,这可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它也是我们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健康发展、不断强大、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
咱们现代人,不管是不是孔子的后代,都有责任、有义务把孔子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样做,就能提高咱们自身的修养,让咱们建立起正确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