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上的加计抵扣,加计抵减,加计扣除的概念,切莫混淆!

税律周 2024-05-21 06:38:00

加计抵扣、加计抵减、加计扣除是三个在税务上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主要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有关。下面是这三个概念的主要区别:

1.加计抵扣

这个概念主要涉及增值税领域,特别是与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抵扣相关。一般情况下,企业购进农产品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果这些农产品用于生产适用较高税率(如13%)的货物,企业可以在生产领用环节额外加计抵扣一定比例(如在生产领用当期按1%计算加计抵扣的进项税额),从而实际上提高了扣除率,增加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2.加计抵减

加计抵减是针对特定行业的一项增值税优惠政策。它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如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的企业,且这些服务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在计算应纳增值税额时,对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一定比例(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工业母机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5%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测、装备、材料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加计,以此增加可用于抵减销项税额的金额,从而减轻税负。

3.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主要应用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这是一种鼓励特定类型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某些符合条件的支出(如研发费用、残疾人工资等)在实际发生额的基础上,再按一定比例(如研发费用的75%或100%,残疾人工资的100%等)加成扣除,从而减少应税所得额,降低所得税负担。

总结来说,这三个概念都属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范畴,但应用的税种、目的和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加计抵扣针对增值税中的农产品进项税,旨在增加进项税抵扣;加计抵减同样针对增值税,但面向特定服务行业,用于直接减少应纳增值税额;而加计扣除则是企业所得税的优惠,通过增加特定支出的扣除比例来降低应税所得。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