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国娃娃》轰动世界,照片里那位大哭的婴儿后来怎样了

诺斯罗普的笔记本 2024-09-19 19:56:56

1937年,一张名为《上海南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引起了国内外热烈反响,也将日军的暴行展现的淋漓尽致。

画面中一个满身血污的幼童,坐在被炸成废墟的火车站嚎啕大哭,可怜、绝望而又无助,但这张照片仅仅是日军侵华而犯下滔天罪行的冰山一角。

这张照片短短几个月就转载到了世界各国,也成功扭转了西方各国对侵华战争的态度。

那么,这张照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照片中的小孩活下来了吗?如今又怎样了?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再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战争的阴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如同一头贪婪的猛兽,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

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成为日军全面侵华的导火索,随着战火由北向南蔓延,很快便燃到了繁华的上海滩。

淞沪会战拉开序幕,日军凭借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了疯狂的轰炸。他们的轰炸机如同死神的镰刀,不分昼夜地收割着无辜的生命。

日军不仅袭击军事目标,更将炮火肆意对准平民区,在1937年8月28日,日军派遣了几架飞机对上海南站展开了惨绝人寰的轰炸。

当时上海南站,挤满了逃难的平民,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存的渴望,希望能借助火车逃离这座正在燃烧的城市。

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下午4点左右,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被划破,6架日本舰载攻击机如同恶魔的使者,带着刺耳的轰鸣声突然出现在上空。

小鬼子以“站内有中国军人”这个荒谬的借口,开始向拥挤不堪的车站疯狂投掷炸弹。

瞬间,整个车站陷入了一片人间地狱,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与人们绝望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令人心碎的悲歌。

车站顿时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碎石横飞,人们四处奔逃,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老人拄着颤抖的拐杖,年轻人拉着老幼,所有人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寻找生的希望。

然而,这场毫无人性的轰炸还是夺去了近千人的生命,轰炸过后,车站血流成河,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哀嚎声此起彼伏,惨烈程度令人发指。

就在这场人间炼狱中,一位勇敢的美国华裔记者王小亭冒着生命危险赶到现场。

作为《纽约时报》的特约摄影记者,他深知记录这一惨剧的重要性,在废墟中,王小亭发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画面。

一个血肉模糊的婴儿孤独地坐在满目疮痍的月台上,周围是断垣残壁和遍地尸骸,这个婴儿就是王家升,他的父母已在轰炸中遇难。

小小的身躯,稚嫩的面庞,与周围的死亡和毁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是整个中华民族在苦难中的缩影。

王小亭的手微微颤抖,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他知道,这个瞬间将会成为历史的见证,可能会改变世界对中国抗战的看法。

随后,王小亭冒着生命危险,将这卷珍贵的胶片秘密送往美国,这张被称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一经发表,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它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照片中的婴儿成为无辜受害的中国平民的象征,唤起了全球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这张照片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远远超过了千言万语的描述,它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许多原本对远东战事漠不关心的西方民众。

然而,面对铁证如山的罪行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日本方面的反应却令人愤怒不已。

他们首先以误炸为由搪塞,企图推卸责任,当这个拙劣的借口无法平息汹涌的舆论浪潮时,他们又恬不知耻地指责照片是摆拍,是中国方面的伎俩。

更有甚者,日本当局甚至悬赏缉拿王小亭,妄图抹杀这个真相的见证者。

这种种行为非但没有掩盖真相,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陋嘴脸,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谴责声浪越来越高,同时也加大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力度。

许多国家的政要和知名人士纷纷发声,谴责日本的暴行,呼吁国际社会正视中国的抗战。

然而,对王小亭来说,拍摄这张照片的代价是巨大的。

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上海,逃亡至香港,即便在香港,他也不得不时刻提防日本特务的暗杀。

最终,他辗转至东南亚各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那么,照片中的婴儿后来怎么样了呢?

淞沪会战之后,战火持续蔓延,中国军民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展现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而那个在废墟中幸存的婴儿王家升,命运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在轰炸发生后,他被一位心怀同情的苏联搜救队员发现并领养,这位搜救队员将他带回苏联,给了他一个新的家和新的身份。

王家升的故事,仿佛是战争中无数流离失所者的缩影。

在苏联长大的王家升,虽然远离故土,但那张震惊世界的照片始终是连接他与中国的纽带。成年后的他深知和平的可贵,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事业。

王家升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中国在那场浩劫中的命运,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顽强生存,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成长、壮大。

回顾这段历史,上海南站轰炸事件只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中的一个缩影。

然而,正是这样的惨剧,以及像王小亭这样勇敢的记者的报道,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和艰辛。

它不仅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认知,也成为了唤醒世界良知的一记警钟。

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时,不应该只停留在仇恨和悲痛上,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构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世界而努力。

正如王家升所做的那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和平的真谛,为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力量。

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上海南站的那个血腥午后,那个在废墟中哭泣的婴儿,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按下快门的记者,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提醒着我们和平的可贵,也激励着我们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创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仇恨的美好世界。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老照片里的故事——1937年日军轰炸上海南站,坐在铁轨上大哭的男孩,活下来了吗?

人民资讯:1937年的今天,日机轰炸上海

澎湃新闻:80多年前上海南站的这一幕轰动了世界舆论

1 阅读:103

诺斯罗普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