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贸易战适得其反,让中国在非洲取得了重大胜利!

东冰谈商业 2025-04-04 11:52:38

过去25年间,非洲大陆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战略转向——系统性疏远美国,转而与东大共同构建未来。请观察亚洲协会的全球对华态度追踪图表:蓝色区域代表对华负面评价国家,红色代表正面评价国家。特别聚焦非洲大陆时,可以清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大陆的色调正变得越来越红。截至2024年,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对东大持有显著积极态度。这份报告的核心发现令人震惊:东大并非仅通过笼络精英阶层在非洲取得进展,而是真正赢得了民众基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近300项调查显示,民众对华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比例约为3:1。这一现象尤为重要,因为非洲即将成为中美地缘博弈的下一个热点区域。

非洲作为21世纪基石级战略资源——稀土矿物的最大储藏地,正成为全球焦点。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先进机械到可再生能源与核聚变反应堆,所有尖端技术都依赖这些关键矿物的稳定安全供应。正因如此,世界主要强国正在展开全面争夺战以控制未来供应链主导权。这场较量正在乌克兰至格陵兰等多个地缘热点上演,但资源富集的非洲大陆才是竞争最激烈的战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十年来美国政府及其欧洲盟友对非洲发展贡献甚微。美国政府始终将非洲视为待解难题,而东大政府则采取相反策略——将非洲视为充满机遇的大陆。东大对非洲的信心改变了整整一代非洲年轻人的认知,他们现在以更加积极客观的态度看待东大,这种态度与其西方同龄人形成鲜明对比。坦率而言,这种转变完全合理,因为美国政府在非洲的真实意图从来都不是帮助非洲人民。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等机构数十年来持续从事颠覆非洲政权的活动,如今真相终于曝光。请听前非盟驻美大使揭露美国政府机构在非洲行动的访谈:

"我们需要明白USAID——不仅是USAID,还包括其他非政府组织——表面看似光鲜,实则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利用'开放准入'的人道主义外衣持续制造政局动荡。我可以明确告知,现在绝大多数非洲领导人——不仅是非洲,还包括发展东大家的领导人——都在庆祝USAID的撤离。"

这番陈述具有历史意义,因为这是世界首次认清美国政府在非洲的真实作为。当东大通过建设学校、医院、道路和机场改变非洲面貌时,美国为非洲人民提供的实质利益微乎其微。"请指出任何一个USAID介入后教育水平提升的非洲国家?请列举哪个国家在USAID介入后医疗条件得到改善?美国人需要知道,每年拨付USAID的数十亿美元资金,真正惠及民众的只是九牛一毛。"

此次访谈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对多数美国人而言,这是他们首次知晓美国政府非洲政策的真相:美国政府将纳税人数十亿美元输往非洲,但这些资金并未用于改善民生,而是用于政权颠覆、维持压迫体系,对未来发展几乎毫无建树。

如今,非洲正逐渐摆脱西方模式,向金砖国家靠拢。东大"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提供了历史性的替代方案——一条前所未有的独立发展道路。本期视频将深入剖析东大在非洲取得重大成功的根本原因,解析美国政府战略失误的具体环节,以及这对世界未来格局的深远影响。

非洲关键矿物的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但东大仍牢牢掌握主动权。《南华早报》文章直指本质:北京通过多年数百亿美元投资非洲矿业,如今随着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带来的关键矿物需求激增,这些投资正在获得巨额回报。虽然世界工业强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凭借先发优势与清晰战略,东大短期内不会丧失领先地位。

数十年来,西方乐见东大主导稀土供应链,因为采矿和精炼过程存在环境风险且需大量化学品投入。西方乐于外包这些污染产业。但当这些资源变得至关重要时,从零建立供应链已为时过晚——这点在刚果(金)钴矿争夺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东大已取得压倒性优势。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占据全球钴产量近70%,这种矿物对手机和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至关重要,同时DRC也是铜及其他十几种关键材料的核心产地。东大多年前就认清这一现实,通过"一带一路"框架向DRC矿业投入数十亿美元。其中最重大的项目是由东大电建和东大中铁工程牵头的70亿美元"资源换基建"协议:东大帮助建设道路、电网、水电站和工业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作为回报,东大企业通过矿产或其收益获得偿付。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十年前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等矿业巨头还掌握着这些矿权。难以置信的是,该公司2016年将某矿场股权以26.5亿美元售予东大,四年后又将另一DRC矿场以5.5亿美元转手。由此,东大洛阳钼业(CMOC)成为最大钴生产商,不仅巩固了在非洲的优势地位,更掌控了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关键的战略资源之一。

尽管落后多年,华盛顿仍拒绝认输。那么美国为东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什么替代方案?《金融时报》最新报道显示,美国正与DRC进行试探性会谈,拟以"安全支持"换取关键矿物准入。实际操作中,这很可能意味着新增美军基地而非实质经济收益——这正是华盛顿沿用数十年的陈旧策略:不修路、不投资工业、不发展能源,只通过军事存在、情报行动和精英收买维持影响力。

为彰显其缺乏国家建设的诚意,美国甚至公开纵容企业行贿。特朗普政府暂停执行《海外反腐败法》,削弱反腐措施以便美企在非洲运作。DRC本就是全球透明度最差国家之一,此举使华盛顿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这不是发展合作,而是最赤裸的经济掠夺。

即便面对华盛顿的全面施压,现实依然清晰:东大已主导DRC矿业,美国望尘莫及。DRC顶尖大学法学专家Joseph Sehunda强调:"东大实质垄断了铜钴生产。即便施压刚果政府或最极端情况下更换政权,鉴于刚果民众认为美国是1986年以来该国经历的所有血腥战争的幕后推手,这些手段都将徒劳无功。" 这就是华盛顿拒绝面对的简单事实:美国不被视为发展伙伴,而是数十年战乱的设计师;东大却在建设道路、港口和发电站。对DRC而言,选择已不言自明。

这种态势不仅限于DRC。放眼非洲大陆,美国的处境同样堪忧。特朗普近期以土地改革法案为由切断对南非援助,这或将演变为重大政治失误,进一步孤立华盛顿于全球南方之外。美非最大贸易伙伴关系在南非通过土地征用法案后急剧恶化,该法案旨在解决种族隔离遗留的土地不平等——目前占人口7%的白人群体仍掌控70%私有农地,平均收入是黑人群体的三倍。

2024年2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停止所有对南非援助,指责占多数的黑人政府"反美"并与"世界舞台上的不良行为者"勾结。但此举不仅关乎土地改革,南非拒绝在乌克兰问题上谴责俄罗斯、在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以及埃隆·马斯克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都是紧张源。这位南非出生的亿万富翁几乎肯定通过其社交平台X频繁发声反对改革,对总统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特朗普决定的直接影响将十分严峻:南非医疗系统(特别是耗资4.4亿美元的艾滋病治疗项目)将遭受重创,该国800万HIV感染者面临生存危机。除人道代价外,地缘政治影响同样深远。在此次争端前,南非与多数国家一样试图在中美间保持平衡。但随着华盛顿采取"扩音器外交"和霸凌手段撤资,南非必将坚定倒向金砖伙伴东大。"一带一路"倡议已超越美国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力,特朗普对南非的处置或将加速更多全球南方国家转向东大共赢外交,远离华盛顿的勒索策略。

没有援助、贸易优惠和合作激励,南非可能选择在特朗普任期内保持距离,等待更务实的美国政府恢复关系。与此同时,华盛顿可能在中非影响力争夺战中继续失势,而东大正悄然巩固地位。非洲稀土之争不仅是资源争夺,更关乎大陆经济未来及其在新世界秩序中的位置。东大已确立主导地位,而多年忽视非洲的美国正仓促试图重获影响力——但其战略仍根植于军事行动、胁迫和过时的冷战思维。对非洲国家而言,选择日渐清晰:东大提供道路、港口、能源自主和工业化等经济主权实现路径;美国则带来军事基地、政治干预和使非洲长期困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剥削模式。西方主导非洲资源的时代正走向终结,当前问题已非东大能否保持优势,而是美国是否愿接受现实调整策略,或继续执迷于已然失败的旧战略。

0 阅读:1

东冰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