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六年(462年),宋孝武帝刘骏下令毁掉祖父宋武帝刘裕居住过的阴室,在原址上大兴土木,建造玉烛殿,所谓阴室,即皇帝生前的居室。
当时,刘骏还带着一群大臣前往观看。
只见旧屋床头上有一截土墙,墙上挂着麻葛灯笼和麻线蝇拂,很难想象一位皇帝的居室中会有这些东西,所以侍中袁顗对刘裕的节俭美德夸赞不已。
面对手下大臣对祖父的夸赞,刘骏却没有接话,只是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话,而这一句话令在场群臣无不大跌眼镜。那么,刘骏说了什么呢?
一、崇尚节俭,刘裕之德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早年非常落魄,曾经因为家中过于贫穷,而不得不依靠砍柴、种地以及卖草鞋,帮着继母萧文寿一起艰难养家。
这段苦日子的经历对刘裕影响极大,即便后来建立南朝宋,成为皇帝,刘裕依旧崇尚节俭,他不喜豪华,不爱珍宝,连后宫嫔妃也很少。
比如,宁州地方官曾进献一件无价之宝琥珀枕,然而刘裕却并未将其视为宝物,在出征后秦时,听人说琥珀能够治疗伤口,他毫不犹豫命人将琥珀枕砸碎,分给众位将领作为治伤药。
又比如,刘裕患有热病,每当发病时都需要依靠冰冷之物降温,有人为了讨好刘裕,就献上石床,刘裕躺在上面,果然感觉很舒服。
但事后,刘裕却觉得不该收下石床,他认为制造木床就已经很耗费人力,而要将石头磨成床,浪费的人力恐怕要数倍于木床,于是下令将石床砸毁。
不仅如此,刘裕还要求后宫和子女“俭正率下”,以养成节俭的风气。
登基之后,昔年用过的耨、耜等耕田农具有些得以保存下来,刘裕就将这些农具全部收藏起来,以便让子孙后代忆苦思甜,体会先辈创业的艰辛。
刘裕还将自己穿过的一件有补丁的旧衣服交给长女会稽公主,并嘱托她说:“后世有骄奢不节,可以此衣示之。”
意思是,后代子孙中若有人骄纵奢侈而无节制,可将这件旧衣服拿给他们看。
二、前期英主,后期荒唐刘裕的初衷是好的,奈何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在刘裕儿子宋文帝这一代,节俭之风还能勉强维持,但到了孙子辈宋孝武帝刘骏这一代,风气已全然败坏。
其实,刘骏在位初期做了不少实事,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比如削弱士族、提拔寒士,在与北魏的斗争中也曾收复不少失地。
在刘骏的治理下,一度出现了“外内服其神明,莫敢弛惰”的大治局面,可以说,刘骏在南朝宋历史上算是一位不错的皇帝,在整个南北朝历史中也很有存在感。
但在执政后期,刘骏站在前面的功劳簿上开始倨傲自满,饮酒作乐,经常干一些荒唐事。
比如,刘骏贪财好利,为了从来到京师觐见他的刺史手中搞到钱财,甚至不顾帝王身份,和他们赌博,直到将他们的钱赢光才停止。
刘骏还喜欢喝酒,史书记载其“终日酣饮,少有醒时”,经常趴在案几上昏睡过去。
可刘骏有个神奇之处,不管喝得多醉,睡得多沉,一旦外面有重要急事呈奏,刘骏马上就能醒过来,抖擞一下精神,整理好妆容继续处理政事,一点酒意没有。
不仅如此,刘骏还曾动员大量民力物力,在龙山开凿几十里山路,目的仅仅是为了厚葬他的宠妃殷氏,并且殷氏葬礼场面之隆重,前所未有。
更可笑的是,刘骏带着臣属来到殷妃墓前凭吊时,对大臣刘德愿说:“卿哭贵妃若悲,当加厚赏。”
还有这好事?估计当时刘德愿将毕生的悲伤事都想了个遍,哭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刘骏见到这滑稽一幕大乐,当即赐官豫州刺史。
三、笑祖俭德,成为笑柄不止是刘德愿,医术人羊志同样遇到了这好事,刘骏让他哭殷妃,羊志也是立即呜咽哭泣。
事后有人问羊志是怎么做到想哭就哭的,哪知羊志回答说:“我尔日自哭亡妾耳。”
原来当时羊志的爱妾刚死,他只不过是为自己爱妾而哭罢了。
前文说过,南朝宋在刘骏这一代,节俭的风气已全然败坏,刘骏大兴土木,扩建宫室,甚至连墙上和柱子上都用华丽的锦绣装饰,他还倾尽府藏,大肆赏赐宠爱的姬妾和臣属,
刘骏甚至还下令毁掉祖父刘裕生前的居室,兴建玉烛殿,之后便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幕。
面对侍中袁顗对祖父刘裕节俭美德的夸奖,刘骏心中毫无波动,或许他也意识到袁顗是想劝谏他效仿祖父,奉行节俭,所以他并没有接袁顗的话茬。
之后,刘骏说了一句令群臣大跌眼镜的话,即:“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
意思是,老农有这些东西,已经过于富裕了。
难以想象,刘骏竟然会以“田舍公”来称呼自己的祖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还真是孝顺!
此事还被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收录进《帝鉴图说》中,以“笑祖俭德”命名,以作为警醒后世帝王的反例。
单说评价刘裕这一点上,刘骏的表现甚至还不如他的儿子刘子业。
景和元年(465年),刘子业命令在太庙另外绘制祖先的画像,在画像完成之后,刘子业入庙观看,他指着曾祖父刘裕的画像说:“他可是一位大英雄,活捉了几个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