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为什么选择开罗和德黑兰?
很多人提起二战时期的开罗会议,都将它视为蒋介石政府外交工作的最大功绩,蒋委员长也因为和英美两大巨头一起亮相,似乎真的实现了政治方面的“平起平坐”。果真如此吗?
想说明白这个问题,就得先搞清楚一点,为什么会选择在开罗和德黑兰举行盟国三巨头的会晤呢?
因为自从美国加入战争以来,罗斯福和丘吉尔就保持着定期会谈的做法,这也是维持英美合作关系的支柱之一。罗斯福一直想让斯大林也加入到这个会晤体系中间来,但是“钢铁大叔”坚决不同意去欧洲大陆以外的地方,因为这样就会让他失去和前线指挥官的电话联系,也让他无法随时掌握前线的军队状况。
但是罗斯福同样不愿意屈尊前往俄国:开玩笑,你以为美国总统就可以不要面子吗?当然了,前往苏联那极不方便和超级漫长的旅途,同样也让罗斯福无法承受。
于是,在1943年9月8日,斯大林提议三国政府首脑去当时已经被英美苏三国军队控制住了的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举行会晤。(注1)
丘吉尔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可罗斯福一直拖到11月初,才终于松口,同意前往波斯首都德黑兰。
有人可能会问了,不是说开罗会议吗?怎么扯到德黑兰会议上面去了?
其实啊,如果照罗斯福的想法,本来是不会有开罗会议的。但就是因为美国总统想带着中国一起参加三国会晤,结果被斯大林毫不客气的拒绝了。
这位苏联领导人冷冰冰地回复说,让他参加三国会谈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所有其他盟国的代表 必须“绝对地被排除在外”——这不就是特指中国嘛。
没辙的罗斯福这才不得不分别举行了两个会议:一个是从11月22日到26日同英、中举行的开罗会议(代号“六分仪”)。第二个是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同英、苏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代号“优里卡”)。
而德黑兰会议结束后,英美两国首脑因为有些问题没有扯清楚,于是从12月3日到6日,在开罗又举行了第三次会议。
在二战的历史里,开罗-德黑兰会议是盟国三巨头的第一次会晤,而当时的战局也正好处于黑夜将尽,日光未至的阶段,于是乎,三国首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怀着很大而又各不相同的希望分头奔向了德黑兰。
胜利之路的抉择
开罗-德黑兰会议本质上是一次军事会议,因为并没有就三国的战后合作问题达成很可靠的谅解。而当时的战争局势也不允许三国领导人考虑太过久远的事情,压倒一切的核心问题,还是用何种方式来合作击败德国和日本。
欧洲战场上的争论本文就不展开了,免得影响大家阅读体验。这里需要着重讲述的,是当时的太平洋战场局面,因为正是太平洋战局的风起云涌,直接粉碎了蒋介石政府的希望和战争地位:
对于美国来讲,中缅印战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要让中国继续抗战,坚持到对日本发动最后一战(即全面的地面进攻)时,充当一个坚固的铁砧,让盟国大军充当巨大的铁锤,把日本人砸成齑粉。
因此,中缅印战区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打通缅甸北部联通中国的陆上通道,由美国提供海量军事物资,重新训练、装备,整编大量中国军队,再送他们去和日本人作战。不要说什么美国佬出钱,中国人送命之类的屁话,因为这是当时中国战场国共双方一致认可的盟国间最佳合作模式,大家各取所长,各出其力。
如果这一构想能够真正实现的话,别的方面不好说,蒋介石肯定是最大受益人。假设当时中国真的可以得到海量的美援,哪怕和苏联一样多,那么重庆政府不仅可以摆脱经济困境,还能够真正的组建起一支规模数百万,全面装备重型武器的半现代化军队(装备现代化,指挥近代化)。
按照中国当时的状况,手握这样一支可怕的军队,蒋总司令那就真的可以做到见谁不顺眼,谁就得闭眼了。不过嘛,按照蒋某人的尿性,即便有了这么支大军,他依然不会全力抗日,仍旧会对日采取防守模式,而延安根据地估计就会面临什么一二三四五次围剿和反围剿了。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除了“驼峰航线”和遥远漫长的西部交通线外,没有其他运输通道,导致很多物资堆积在印度,运不进来。因此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准备了另外一套方案:在1944-1945年对日本本土实施攻击前,实施一次围攻香港的大规模的钳形攻势。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从陆地上进攻日本的各个战场都进展缓慢,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的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战役,美澳陆军部队在密林里艰难跋涉;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开展缅甸战役,收复缅北,已经变成了美国陆军唯一认可的方案了。
如果没有美国海军搅局,缅甸战役会大幅提前,而蒋介石被罗斯福呵护的好日子也会继续:
1943年开始,随着美国造船厂的发力,美国太平洋舰队迅速扩大,实力猛增的美国海军开始考虑另外一条击败日本的道路:
1943年11月20日,就在开罗会议召开之前,美国海军的特混舰队掩护陆战队进攻吉尔伯特群岛中的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战斗持续了五天,美国人以1600余人阵亡的代价夺下了这两个不足50亩的珊瑚礁。
照片中椰子树干搭建的防波堤是塔拉瓦之战的标志。
这次行动的军事意义不在于夺取了两个小小的环礁或者机场——这是美国海军第一次在距离陆基基地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将登陆部队送上滩头,并全程为他们提供了海空掩护。而就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两年里,陆基飞机的掩护被认为是成功实施两栖登陆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
而塔拉瓦之战后,美国海军已经可以动用足够的舰载飞机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而从此之后,由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登陆舰和各种供应船只组成的大型舰队,就可以顺利地在本来没有航路的大洋里四处出击,攻击日本帝国的海上环形防线。
太平洋战场上的攻击方式就此日新月异:在被攻占的岛屿上的机场好之前,完全可以让特混舰队的舰载机提供这一段时间的防空,而再也不用受到陆基飞机有限的航程限制,舰队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双方都能预测的航线,一个岛一个岛,一个港口一个港口的死磕了。
美国海军攻击的机动性自此猛增,这也让舰队迅速穿越中太平洋接近日本本土的战术可行性大大增加——对日作战中美国海军将占据压倒性的地位。
如果照此推断,一旦美军攻占了靠近日本本土的一些岛屿基地,海空联合力量就能够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甚至在开始进攻日本本土之前,日本的作战能力就会为之瘫痪。
作为后来人,我们都知道这一战略方向是对的,但是当时没人敢把宝全押到这上面啊。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在中国的日本部队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当日本本土被隔绝、被炸成废墟之后,他们会投降吗?
鉴于已经发生过多次被包围的日本部队顽抗到底,死不投降的事情,没人敢轻易下结论,日本本土沦陷后,中国大陆上的百万日本军队就会一枪不放的投降。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会继续在当地掠夺给养而战斗到底。
因此,尽管金海军上将对进攻缅甸的方案颇为疑虑,但是他没有反对马歇尔坚持的这一方案。美国人在开罗会议上希望英中两国地面部队在美国的物资、空军和一支极小的美军战斗部队(即“梅里尔的劫掠者”)的帮助下收复缅甸。
但是英国人对进攻缅甸的计划从来就没有任何兴趣,首相丘吉尔更是最大的反对者。道理很简单,在这么个遥远的丛林里面和日本军队打仗,即使战胜了对英国也毫无帮助。而计划中英军发动的两栖登陆作战,还会大幅占用原本可以被用于地中海战区的海陆空资源(最为紧缺的就是坦克登陆舰)。
可悲的是,无论英美两国如何争论未来战争的胜负走向,这一切都和当时的中国毫无关系。
有这么一个政权
当中国的抗战进入到第12个年头时,蒋介石领导的重庆政府早已是危如累卵,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很可能等不到日本人战败(注2),这个“腐败、贪污、无能、龌龊”的政府就会自己垮台了。越来越多关于重庆政权的负面消息被传回国内,还全都是来自于基层部队官兵。
这也难怪,驻扎在中国内地的美国官兵,他们接触的最多的,可不就是重庆政府的贪官污吏,和在黑市上投机倒把的投机商吗?他们既不知道高层的战略,有限的认知也让他们分辨不出很好的中国人民和很坏的蒋介石政权的区别——在美国国内,曾经印象不错的中国变得越来越面目可憎。
而最不光彩的,莫过于蒋介石本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政府和国民党内部个人和派系之间龌龊不断,阴谋重重;他还要费尽心思的在共产党和日本人面前维持他那摇摇欲坠军事和政治地位。
在中国街头的美国大兵
自从美国介入战争后,蒋介石就专心只干一件事:保存他自己的军队实力,并尽其所能向美国人索取大量的援助物资,至于对日作战的重担,那就全是别人的事情了。
英国也好,美国也罢,他们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战略计划,只要不会可能危及他在国内的权力地位,这些战役打成什么样都是无所谓的。
进行缅甸战役蒋介石自然是乐观其成的,因为这样大概率是可以增加他能够获得的援助物资的。但是蒋介石却咬死一点不愿松口,除非英国人发动两栖登陆配合,否则他不同意动用国内的远征军和印度的驻印军部队配合进攻,因为这些部队在防备共产党和维持国统区秩序方面更为重要。
因此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真实的愿望和计划,其实都没有人当成一回事,国民党自己的顾问团纯属公款旅游+凑数,会议上讨论的中缅印作战计划也和这位名义上的总司令毫无关系,因为那是史迪威将军和蒙巴顿海军上将制定的。
简单来讲,这个从四个方向攻击缅甸日军的计划就是:
英军在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组织一次两栖突击;英军沿着缅甸海岸发起一次以若开为目标的攻击,这是对缅甸中部的打击;从北部发起一次以密支 那为目标的进攻。而最后一项其实又包含了三个彼此配合的军事行动。
中国军队分别从印度和中国边境对向进攻(驻印军和重组后的远征军);温盖特将军率领的相当于一个师的空降突击部队从后方破坏日军交通。整个战略颇具胆略,但是受制于缅甸那灾难级的地形,前线军队的补给完全要依靠空中运输。整个计划想要成功,关键就在于中国和英国军队密切配合,而且还需要大批的飞机和登陆船只。
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对于这个计划基本没有表态,却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担心行动开始后大量抽调的运输机会影响“驼峰航线”输送到中国的物资数量。因此,他坚持让英美同意,无论其他方面对现有飞机提出什么要求,每月至少要保证不低于10000吨的物资经过“驼峰”空运到中国。
否则他就不同意在缅甸使用中国军队。
蒋介石对英国人的不信任完全可以理解,1942年中国远征军因为英国人的背刺而近乎全军覆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但是,他这种以出兵要挟盟国的做法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罗斯福支持他的将军们,为了造成既成事实逼迫英国人行动,他不顾英方的态度,私下向蒋介石保证将实施两栖作战来配合拟议中的中国在缅甸北部的进攻——蒋介石松口了,他同意出兵。
蒋介石怎么可能理解到,英国人是绝对不会让美、中方面逼着他们去执行一项他们认为不明智 的战略的。英美之间的战略裂缝从来没有像这次这么大过,事实上,英美已经在对日作战意图方面僵持住了。
这一切,自然也不会有人告诉蒋介石,蒋介石以为英国会出兵配合进攻,因此他同意在缅北动用中国军队参加地面行动,但实际上一切仍然悬而未决。三方会议并没有就对日战略达成一项真诚的,可行的协议。
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26日结束,整体的进展微乎其微,没有一个问题能够达成切实有效的协议:英、美两国的战略家们意见不和甚至是对立;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蒋介石也没能了解全部情况,还对英国在缅甸的意图又产生了新的误解。
而最关键的是,完全是因为蒋介石政权的内部虚弱,开罗会议关于中国在战后远东地位所作出的政治方面的保证,最后绝大部分都化为了泡影。
自觉已经和罗斯福、丘吉尔在国际会议上平起平坐的蒋介石倒是志得意满。1943年12月,蒋介石终于同意史迪威将军动用在印度的驻印军进攻缅北的日军。
开罗会议结束后,丘吉尔和罗斯福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德黑兰,就在会议的第一天,斯大林就做出了保证,在取得对德战争胜利后,一等到远东苏军的力量得到必要的增援和加强后,苏联将参加对日战争。
远东的战略形势就此大为改变,中国已经不再是不可缺少的了。而且,设立在苏联远东的空军基地,在执行对日轰炸时更加方便。
对日本的作战战略在随后的1944年初的几个月里做了大幅修改,中国不再是个牵动全局的因素。而蒋总司令心心念念渴望的,能够在战争结束时拥有一支足以保证他的政权高枕无忧的强大军队的希望,也就此随风而去了。
等待空运到前线的中国部队。
注1:伊斯兰革命前,伊朗都叫波斯,二战期间,这里是英美援助苏联物资的重要陆上通道,于是为了保护这条生命线——英国和苏联联手出兵占领了这里。。。
注2:现在的读者当然清楚,日本人在1945年战败了,但是在当时,盟国的战略就是全力在1945年7月前击败德国后,再来集中力量收拾日本。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在1947年结束对日战争,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推论是错误的,可当时美国最权威的预测家和战略家们都同意这个观点。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