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赓豫西遇险,敌司令追着喊大哥,陈:我就坐下来当大哥

观今言 2025-02-19 19:07:33

1947年河南西部的豫西大地上,曾经创造了这样一个军事神话。

那时候,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陈赓大将率领的部队在豫西地区连续攻城掠地,声名大振。

然而就在此时,陈赓的一位旧相识——国民党中将李铁军率部对他穷追不舍,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国民党高官在追击陈赓部队的时候,一边打仗,一边嘴里喊着“大哥”。

李铁军

而我们的陈大将军,面对这个称呼也开心笑纳,说:那我就坐下来当大哥!

陈赓和李铁军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缘分和纠葛,让他们既相恨相杀又能称兄道弟呢?

这还得从1924年,两个人还是热血爱国青年时说起。

那一年,黄埔刚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一位年轻人就脱颖而出,他就是我们的开国大将——陈赓。

陈赓是湖南人,身上有着湖南人的泼辣和爽朗,因此结交了许多朋友,这其中就有一个人,那人就是来自广东的李铁军,他只比陈赓小一岁,两个爱国青年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正是后来国民党的一把手老蒋,那时候“中山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老蒋不顾中国人们的利益和要求玩弄权谋,他下令,黄埔军校的学员们需要做决定,必须投身一个党派,如果加入国民党,就没办法再加入其他党派了。

在信仰和主义之下,陈赓坚守内心,选择了我党,而李铁军却加入了国民党,从此两个好兄弟形同陌路。

在内战时期,李铁军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国民党军中平步青云,官至国民党陆军中将,成了老蒋的心腹爱将。

而此时的陈赓,跟着我党的队伍南征北战,渐渐成为部队里的中流砥柱。

1947年,陈赓接到任务,率领部队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在豫西这片大平原上,陈赓和他的队伍屡战奇功,他们先后攻克了鲁山、方城等8座县城,为我军平定中原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这一系列的胜利却让一个人如坐针毡,这个人就是时任中国最高统帅的老蒋,面对国民党的节节退败,他只得紧急调派李铁军南下追击。

于是陈赓和李铁军这一对曾经在军校无话不谈的兄弟,走上了狭路相逢的陌路。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两军之间更不会因为彼此的同学关系就手下留情。

李铁军的国民党部队紧咬着陈赓不放,而陈赓也因为队伍装备落后,频频陷入被动。

毕竟曾经是好兄弟,李铁军太了解陈赓的战略了,于是他用“抱团战术”,想要玩人海战术,从人数上拖垮陈赓。

而此时陈赓的部队在李铁军部队的追击下疲于奔命,战斗力几乎降到了冰点。

眼看着战事吃紧,自己要落到下风,陈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牵牛”战术。

陈赓派出了一支小部队伪装成主力,引诱李铁军的部队进入伏牛山腹地,然后带领着真正的主力隐藏在周围的山林当中,伺机而动。

终于,在陈赓的严密布阵派兵之下,李铁军的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陈赓只用了很少的兵力就给李铁军来了个瓮中捉鳖。

面对这豫西战场的胜利,陈赓得意地说:李铁军不是喊我大哥吗?那我就坐下来当大哥,命令他停止追击!

陈赓的话看似是一句玩笑,却蕴含了巨大的战术智慧。

战败后的李铁军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这位在学校里的老大哥,他感叹道:陈大哥不愧是大哥!

陈赓的将领才能不光帮助我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事的胜利,也让对手拍手称赞,甚至不得不服。

说来,陈赓和李铁军之间的这场“大哥”对“小弟”的“战争”,展现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当真令人佩服不已。

面对着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陈赓临危不乱,反而以“坐下来当大哥”的心态,化解了危机,赢得了胜利,既为中原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又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充满智慧与情谊的传奇故事。

现如今,我们虽然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年代,但陈赓的“牵牛”战术,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他和李铁军之间的“大哥和小弟”之“战”也成了中国军事史上令人回味无穷的一段故事。

真正的将领不仅需要勇气和谋略,更需要一颗幽默而坚定的心,陈赓作为我军当中战功赫赫的大将,他的事迹就像一段佳话,将为后人永世流传。

0 阅读:30